将“传统”孕育成“传奇”——“摘帽县”河北新河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石家庄1月20日电题:将“传统”孕育成“传奇”——“摘帽县”河北新河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记者张涛、李继伟

  “现在把黄韭盆景寄到顾客手里 , 经过几遍浇水 , 过年期间顾客就可以吃上自己种植的鲜嫩菜 。 ”春节前夕 , 在河北省新河县宋亮村的蔬菜大棚里 , 村民韩宝华正忙着把黄韭菜根整齐排列在塑料花盆中 , 按照村合作社统一要求进行包装 , 通过电商卖往全国各地 。

  韩宝华说 , 宋亮村有几百年种植黄韭的传统 , 以前都是各家各户在院子里种 , 主要满足自己食用 。

  黄?I养价值高、口感好 , 近年颇受市场欢迎 。 但鲜黄韭不易保存 , 有一定种植风险 。 村里有“能人”提出像种花一样搞黄韭盆景 , 既能吃又有观赏价值 , 还能体验种植乐趣 。 “金点子”得到广泛认可 , 很快在这个贫困村推广起来 。

  村支书邢海龙一见面 , 就向记者介绍起制作黄韭盆景的“奥秘”:黄韭春天播下种子後 , 长出的韭菜全年不收割 , 营养就会全部储存到根部 , 待到入冬後挖出菜根移到花盆里 。 顾客购买黄韭盆景後 , 不施肥、只浇水 , 控制好光照和湿度 , 可以收割五六茬 。

  “一亩地可以产出黄韭盆景250盆 , 每亩纯收入1万多元 。 ”69岁的邢书泽一脸欣喜地说 , 2019年他种了3亩黄韭 , 脱了贫的他手头宽裕 , 已经早早准备了年货 。

  邢海龙说:“宋亮村2019年种植了盆景黄韭68亩 , 今年每亩可产盆景黄韭200余盆,每盆平均80元,刨去成本每亩净挣1万多元 。 通过电商平台、订单寄送等方式 , 目前村里的盆景黄韭已销售一空 。 全村已经没有贫困户 , 宋亮村也摘掉了贫困帽 。 ”

  在白穴口村 , 曾经失传几十年的传统手工织布手艺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 在村里的扶贫小院 , 村民郑景芬端坐在手工织布机前 , 正在教一些村民织布技艺 。 她对记者说:“都是年轻时候学的技术 , 撂下好多年了 。 谁能想到手工织布机这老物件还能派上新用场!”

  过去村民手工织布都是自家织来自家用 , 後来日子好了 , 都购买化纤的衣服 , 没人再使用手工织布机 。 现在城里人消费崇尚返璞归真 , 手工粗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 让白穴口村的乡亲们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