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主义|一个都不能少!作品与展示空间共同构成展览完整的艺术表现


极少主义|一个都不能少!作品与展示空间共同构成展览完整的艺术表现
文章插图
半年前,我第一次看到了“RONG·源空间艺术展”的概念性方案。半年后,临近年底之际,此展在宝龙美术馆正式落地展出,让我较完整地看到了这个展览的推进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展览实践的新趋势:不同专业人员的跨界合作,资源共享;创作和策划的界限不再分明,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作品和空间密不可分,展览本身才是完整的艺术表现。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个案,因为它同时涉及到“空间与场域”、“科技与艺术”、“景观与自然”、“本土与国际”等时下非常热门的一些学术性话题。
一、 从空间到场域
“RONG·源空间艺术展”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你进入展览现场,首先看到的不是一件件艺术作品,而是感受到一个个由作品与空间共同构成的场域。这是创作者利用新媒体和科技艺术等手段,把展览从视觉的欣赏推向一种全息的“沉浸式”体验。在这里,空间不是展览展示的一种功能性背景,它本身是语言,是构成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展览空间得到了拓展,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得到了重塑,艺术作品与展示空间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表现,最终,让展览本身成为整体性的艺术作品。
极少主义|一个都不能少!作品与展示空间共同构成展览完整的艺术表现
文章插图
回顾艺术史,我们会注意到,在极少主义出现之前,艺术创作重视艺术本体的推进,所以艺术发展史基本就是形式与风格的交替史。到了极少主义,开始对空间进行改造。极少主义常常不单单是一件作品,更多是通过一组作品的陈列营造一种剧场化的空间,让观者置身于空间中来激发观众对艺术的体验,并且削减具体的内容,让内容的少来补充观者的多。而后,装置艺术的出现,则让艺术的剧场化更进了一步。今天,艺术创作与展示艺术之间已不再有泾渭分明的区别,艺术家将自己的主权领域从单件作品扩大到整个展览本身。装置艺术对空间的拓展,也让整个空间可以作为一种沉浸式的实验。此时,美术馆从展示空间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场域,观者不再是凝视某一幅作品,而是进入由装置构建的剧场与之互动。
事实上,人天生就有从空间中体悟情感的本能,场所的形态使人本能地感知其中的精神层面。人与环境对话和沟通的前提是人对空间的感知,而这种感知能力跟人的情感、过往的生命经验等紧密相连。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场域承载着一种观念性空间的表达,场域既可以指具体的存在,又可以指代虚无的意象,甚至人的互动行为,都是场域的存在。在这次展览中,场域不仅引发观众的现场感受,更重要的是催生观众的思考。所以,倘若你进入这个展览空间,不妨听从意大利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建议:“你进入一个空间里面,要先沉浸10分钟,听这个空间跟你诉说,然后你跟它对话。”
二、 新科技拓宽了艺术表达的空间
应当说,科技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此次展览的作品《算力光影》和《风之翼》,借助于最新科技,用实时互动的方式,将原本肉眼无法看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联动关系,转化为一种可视化的影像,将之显形化,让观众直观地感受人与自然那种紧密的互动与依存。与此同时,科技还帮助艺术家在物理空间中建构一个个虚拟空间,当人们在进入这种混合场域时,产生一种新的体验与感受。最近,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就是促使我们要正视这种虚拟空间和虚拟世界存在的现实,以及它对我们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进一步打开了艺术未来可被应用的场景和空间。
极少主义|一个都不能少!作品与展示空间共同构成展览完整的艺术表现
文章插图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让艺术作品不再依凭单一的感官去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观者的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功能进入到作品的世界,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因此,受欢迎的沉浸式艺术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的开放性。无论是詹姆斯·特瑞尔“光的艺术”,还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打造的“气象奇观”,亦或是本次参展的作品《迷雾森林》、《光之融洞》,都让观众可以进入作品的内部,并且自由选择观看和感受作品的角度与方式,从而获得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观感体验。
基于此,面对沉浸式展览,任何的现场照片、图像资料、文字描述都显得十分有限和苍白。唯有亲历其间,感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沉浸,才是深入解读作品、正确打开展览的有效方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沉浸式展览之所以受人欢迎,主要在于它让参观变成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增强观者的临场感的同时,又获得了多感官的沉浸式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