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兴短视频的品类正在崛起,“农村生活”视频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吸睛引流的能力巨大。此前,“张同学”靠50多个原创视频,短短几个月就积累了1800多万粉丝,获赞7200多万,火出了圈。从李子柒的田园牧歌,到“张同学”的粗砺感农村,乡村短视频的流量密码何在?
文章插图
“中国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开篇中这样写道,即便在该书出版70多年以后、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的当下,这话依然成立。如今,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城镇化的中国人,即使居住在城市里,也仍有很多人在农村有一个家,这便是乡村短视频大热的大时代背景。
曾几何时,“我的家乡并不美”是无数游子的心痛处,如今,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现代化的中国人有了回顾、平视家乡的信心和兴趣。斑驳的红砖房子、掉漆的柜子,喂猪逗狗、砍柴生火,不再是农村落后的标签,反而有了粗糙的亲切感,拨弄到了内心深处淡淡的乡愁。
中国高速现代化、城市化下的乡愁,通过短视频发酵、爆发,那根细细的“乡土中国”的红线,一头牵着都市CBD的格子间,一头牵着村头的风土人情。短视频像一扇任意门,将无数人带回了故乡;短视频像一架时光机,将无数人拉回了自己的童年。短视频是一面双向玻璃,消解着城乡之间的隔膜,将完成脱贫攻坚战,迈入乡村振兴时代的新农村的红红火火的日子,告诉更多的人。这里有姥姥炕席上度过的悠长夏日,有农村小伙子赶海、种田的辛苦汗水,有老婆婆自制腊肠的家乡味道,有仙气十足的田园滤镜,也有写实主义的速描,多维度地展示着一个大美的乡土中国,让人家投射乡愁、寄托向往。
乡村短视频的大热,证明了中国乡村生活IP的巨大市场潜力,也与各短视频平台对“三农”相关内容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而这背后,正是乡村振兴的大战略。“新农人”集农户、网红于一身,在镜头前带货,向全世界推广乡亲们的农产品,打通线上线下、都市农村。村头的老槐树因为短视频的曝光,而成为游子们的“梦里老家”,从而有了开发旅游的商业价值。“三农”创作者运用娴熟的镜头,讲好家乡故事,短视频里的秀美山川、风土人情,承载着乡土文化传承的重任,也是对受众的一种治愈。
文章插图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站在风口上的乡村短视频作品里泥沙俱下,一些作品粗制滥造,存在扮丑、审丑博眼球的问题。乡村短视频能火多久,能不能成为一个固定的短视频作品的类目,经得起受众的挑剔和市场的考验?
应该看到,乡村短视频是一个巨大机会,是一个农村向公众展示魅力,乃至向世界输出中国形象的契机。所以,希望短视频创作者们珍惜这样的风口机会,挖掘乡村的魅力,把短视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农具”,让乡村短视频有乡愁,更有乡村的未来。
(原题为《热评丨把短视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农具”》 作者 沈彬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冰
【 视频|央视新闻:把短视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农具”】统筹:王攀
- 专题片|10档重点创新节目将亮相总台2022年央视综合频道
- 新闻记者|安徽省首家文化遗址检察工作站揭牌
- VLOG|《我们村的年轻人》VLOG短视频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出炉
- 演奏家|艺术家+文化地标 系列短视频《京·粹》展现北京魅力
- 漫画|四川小伙靠一段“敦煌菩萨”的视频火到国外,外国人:比上帝还美
- 央视镜头|景宁“英川田螺”与“清明粿”,强势出圈
- 味道|央视《味道》栏目摄制组赴景宁县大漈乡开展专题采编工作
- 上海越剧院|中国式浪漫的锦瑟表达 上海越剧院与百视通联手推出24节气越剧短视频
- 新闻记者|95后女诗人星芽登山时遇难 知情人:突发疾病可能性更大 出发前做了充分准备
- 博爱|赞!央视即将解读焦作“博爱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