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俗语二三事|青未了|| 当代散文

方言俗语二三事|青未了|| 当代散文】文/杨富华
方言俗语二三事|青未了|| 当代散文
文章插图
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 南方某地一草台班子来我们镇上演出,班主走到台下想听听观众评价如何。这时就听人说,这伙人唱得真呲毛!班主不解,就问:呲毛是啥意思?这位观众忙说:哦,呲毛就是夸你们唱得真好。班主大喜,回转台上向观众躬身施礼道:刚才有位先生夸我们唱得呲毛,请大家放心,接下来我们会唱得更呲毛……惹得台下一片哄笑。也许这位班主永远也不知道,“呲毛” 是我们鲁北地区用来形容“最差” 的一个贬义词。
类似由方言俗语引起的笑话,老杨当年高考落榜后在天津打工时也遇到过。走在大街上,常听有人在我们背后指指点点: 呵呵,一群老坦儿……我不知何意,便向一位邻居请教。邻居笑笑说:“老坦儿”是对你们外地人的一句尊称,就是老实坦率的意思。我竟然信以为真,傻乎乎地高兴了好几天。其实这个称呼里边暗藏着蔑视。
八十年代初来商河工作时,在大街上遇到熟人,第一句话就问:这闷子不咋的吧?我不知如何回答。后来才弄明白这是一句问候语,意思是近来一切都好吧?呵呵,“不咋的”在我们老家一带是不好的意思。没想到不足一百公里的距离,词意差别会这么大。在商河,两位熟人聊完天,临分别时总要说一句:就这么着吧。刚开始我还以为两人有啥约定呢,后来才知道是“再见”的意思。
方言俗语二三事|青未了|| 当代散文
文章插图
在商河工作一年之后,我对个别偏远乡镇的方言俗语仍不甚了解,回到家中便向“贤内助”请教,得到的答复竟然是“知不道”。 呵呵,我知道“知不道”就是不知道的意思,但绝不放过“给老师当老师”的最佳时机,便出言调侃道: 圣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而不道不好。“贤内助”眨巴眨巴眼,只回了一个字: 滚!哈哈,这回算是真正领教到了什么叫作“全国通用词”。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人们的很多语言表达渐趋统一,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俚语悄然消失了。在商河城里,就连照看孙子的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学着讲起了普通话。对人的称呼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过去的“婶子、大娘”被改称为“阿姨”,无论多大岁数的“大爷” 都被“叔叔”所替代。而八九十年代盛行的对女孩的美称“小姐”, 现如今成为一种忌讳,取而代之的是“美女”。最为可喜的是,随着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一些沿用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脏话”, 现如今除了极少数人偶尔吐出一半句之外,基本上消声灭迹了。至于称呼,比如“爷爷、奶奶,大哥、大姐”等等,在我国大部地区仍在沿用着。然而,这些称呼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天津,对女孩无论年龄大小都称“大姐”,如果换作别处,换作老杨这般年纪的老头儿,在大街上见到女孩叫一声大姐,不被视为“有病”才怪呢!哈哈……扯远了。
方言俗语二三事|青未了|| 当代散文
文章插图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征稿要求
征集作品体裁为散文,以聚焦民生、观照生活、反映时代为内容,包括齐鲁风情、文化走笔、时代生活三个主题。
要求思想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可读性,必须是作者新近一年内创作且具备完全著作权和传播权的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字数限制在10000字以内。
征稿时间
2022年1月14日至5月31日。
参与方式
下载齐鲁壹点客户端,申请壹点号并发布文章,标题格式为“青未了|文章标题”。
文章末尾注明作者简介,壹点号为唯一投稿平台。
评选时间
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
作品征集结束后,专家评审团将对参评作品进行评选、公示,并举办颁奖典礼和研讨论坛。
奖项设置
本届散文奖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网络人气奖以及优秀奖。
支持单位
济南市作家协会、青岛市作家协会、烟台市作家协会、潍坊市作家协会、淄博市作家协会、东营市作家协会、滨州市作家协会、德州市作家协会、聊城市作家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菏泽市作家协会、临沂市作家协会、日照市作家协会、威海市作家协会、枣庄市作家协会、泰安市作家协会、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