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悔入沙海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新华社兰州1月15日电题: 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

  漫漫黄沙 , 寂寂戈壁 , 莫高窟和守护着它的人遍历这里每一个寒暑春秋 。 76年间 , 一代代知识分子远赴大漠深处 , 接续守护莫高窟 , 疮痍之地逐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 “吾国学术之伤心史”成为过去 , 世界敦煌学的中心冉冉升起 。

  初心不悔为敦煌

  他裹着羊皮大衣 , 头戴老农毡帽 , 呼吸的热气迅速结成冰花 , 蜷缩着像是“没有生命的货物” 。 西去敦煌时 , 常书鸿还不到40岁 。

  此前 , 他是留法9年的艺术家、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教授 , 西装笔挺 , 风度翩翩 。 塞纳河畔的一本《敦煌石窟图录》让醉心油画的他为中国艺术倾倒 , 家国破碎战火纷飞更让他心系敦煌 。

  1944年 ,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大漠中创立 。 那时 , 莫高窟已荒废400余年 。 流沙从崖壁顶部倾泻而下 , 上百个洞窟被掩埋 。 壁画大块大块跌落 , 砸烂在地上 。

  破庙当办公室 , 马厩做宿舍 , 水里的泥浆澄清了就拿来喝 。 最可怕的是孤独 。 带病的同事含泪对常书鸿说:“我死了以後 , 可别把我扔在沙堆中 , 请你把我埋在泥土里呀!”

  初创者接连离开 , 妻子也弃他而去 , 常书鸿却初心不悔 。 “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 , 这个劫後余生的艺术宝库 , 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不能走!”

  段文杰、孙儒僩、欧阳琳、李承仙、史苇湘……在常书鸿的全力招募下 , 一批批大学生告别优渥的生活 , 奔赴大漠 。 旧照片见证别样青春:穿旗袍的女孩和穿白衬衫的男孩 , 乘坐的却是一辆破旧的木轮老牛车 。

  他们几乎用双手清除了数百年堆积在300多个洞窟内的积沙 , 修建了千余米长的围墙 。 临摹缺纸就用窗纸自己裱褙 , 毛笔秃了拿小刀削尖再用 , 连颜料也是自制的 。

  一个冬日的下午 , 敦煌研究院首任接待部主任马竞驰走进院史陈列馆 , 在小院里回忆起几十年前的生活:这里养过鸡 , 那里理过发 , 联欢会上的欢声笑语历历在目 。 “没人喊苦 , 也没人叫穷 , 日子就是这麽过的 , 大家高高兴兴干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