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豫园鱼乐榭处水花墙
呈现出复杂的历史叠加性,黄石大假山景区较多保留明代特色,万花楼、点春堂、得月楼等景区较多保留清代格局与风范
豫园初建时占地七十余亩,今荷花池、湖心亭、九曲桥一带为其主体水景之一,池西北为此区主厅乐寿堂(后改为三穗堂),厅堂之北有一泓池水,隔池即为张南阳以武康黄石堆掇的大假山。厅堂朝北看山景,朝南采光,并远眺水景,是明中晚期江南园林常见的布局方式,既获得了好的朝向与采光,又使看山、看水各得其所;朝北看山,则假山在东升西落的光线变化和光影游移中不断变幻形体,取得人坐而景动的特殊观景效果;朝南看水,则常常因逆光看水景而不自觉地将视线下移俯视水面,而逆光的视线与水面的反射则强化了水雾弥漫、波光粼粼的“江 湖”之 感,使人恍然如行望居游于丘壑江湖之间。计成《园冶》曰“先乎取景,妙在朝南”,正与此理相同。只是明代园林布局萧瑟疏朗,建筑稀疏,即使主厅看山景时也是隔着水面远望,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婉约气息;自清代建三穗堂,后又在三穗堂北拓建仰山堂卷雨楼,则空间日益被蚕食,水池日益促狭,假山日益贴近眼前,似触手而可及,也慢慢转向了另一种趣味。
文章插图
现豫园南部得月楼景区较多保留了清代格局与风范(视觉中国)
黄石大假山虽远望气脉连贯,似乎是一个整体,但细观则能发现由溪流中分,隐约析出主峰、次峰来。溪流婉转,引出一条视线通廊折向深山之中,余意无尽,引人遐想。主峰上再植林木以加强高峻深幽之感;林间有望江亭,旧时可远眺黄浦江江景,是江南园林善用借景的典例,只是现在四周高楼林立,这个借景也只能靠想象了。假山远景是以层次、走向、起伏来塑造山形与气脉,近景则着重于塑造山行时的身体感受,脚下蹬道盘曲,身侧岩崖奔突,头顶古木交柯浓荫蔽日,间或有粗拙厚重的大石桥横亘而过,能够瞬间唤起盘桓山间的身体感知与记忆来。绕过大假山,背面豁然显现一座书房——萃秀堂面南而立,树影深静,日光溶溶,气氛绝佳,出人望外。这里似乎背离了明代朝北看山的惯例,仔细看却是在细部做了很多微调的,不仅将建筑布置于假山西北角的次峰处使其获得较好的视线与采光外,还增筑台阶将建筑抬高,并控制前方林木使视线通透,并调整山形走向与坡度,使假山仍能呈现于阳光之下,进而使萃秀堂又成为一个“先乎取景,妙在朝南”的案例。
文章插图
豫园西部黄石大假山
现豫园内除西部黄石大假山景区较多保留了明代特色外,北部万花楼景区、东部点春堂景区,南部得月楼景区均较多保留了清代格局与风范;东部的九狮轩、玉华堂景区则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复的,体现出复杂的历史叠加性来。最南部的内园为1956年豫园修复时划入,内园中的戏台则是1987年自沪北钱业会馆移来;类似的迁来文物还有积玉峰、渐入佳境廊南侧石狮子等。其中清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同业公所的入住及跟城隍庙的联系上。自潘允端之后,园林日趋式微,清初遂有各类同业公所占据园内,变成聚集、议事、活动的场所,豫园因此具有了本土自发式的部分的“公共性”。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海地方士绅集资买下豫园,将之捐给了邑城隍庙,与内园东西夹峙于城隍庙两侧,遂分别被称为西园、东园,豫园因此变成邑庙园林,因应香客需求,在各种节庆日开放游览,人流如织。似乎是与欧洲18-19世纪城市公园的逐步出现与发展遥相呼应,中国东南很多城市不约而同在这一时期开始了为城隍庙购建园林的热潮,并将之打造为充满了世俗性及一定程度的公共性的园林,透露出其背后的市民社会的涌动与成形。现存三穗堂、卷雨楼、萃秀堂、湖心亭、九曲桥等等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道光间,伴随着邑庙财力衰退,豫园日渐失修,再加上鸦片战争、小刀会、太平军等等多次战火波及,豫园很多景区毁坏严重,只能由占据园内的各同业公所自行维修,豫园遂不复旧观矣。
文章插图
陆俨少、李秋君《豫园点春堂》,上海中国画院藏
豫园保护修复的历史,折射出遗产保护深入细化的进程,其中延续文人造园传统的景象式修复尤为难能可贵
- 何 弘、尚伟民报告文学《粮食,粮食》:一部文史兼备的史诗|文学评论 | 粮食
- 志愿服务活动|“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 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华林坪社区
- 成为惨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文艺评论 | 西蒙
- 传统文化|东湖评论:让更多中国IP讲述文化故事
- 中国文化|【地评线】东湖评论:让更多中国IP讲述文化故事
- 锦绣家园|2021年海南艺术创作生产工作成绩斐然 文艺演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 京绣|崇外街道参与东城区冬奥文化广场文艺演出活动
- 网络|力求在网络世界发现文艺“新大陆”
- 申城舞团|元宵佳节“舞在蓝天下”!申城舞团为平凡英雄起舞
- 任仲伦评《人世间》: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文艺评论 | 人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