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周末不宅家 非遗工坊成为青少年新“打卡地”( 二 )


如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在王浩斐看来,皮影同样可以成为有趣的教育工具,“就像小朋友玩过家家一样,拿着毛绒玩具做游戏和拿着皮影演绎故事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的皮影添加了手工成分,如自己设计和填色,表演时候配有音乐,需要团队协作等。用皮影故事的方式去传达教育内容,潜移默化间,还引导了同学们对非遗传承的认知”。
打卡|周末不宅家 非遗工坊成为青少年新“打卡地”
文章插图
王浩斐在工作坊为学习皮影戏的小朋友们进行授课。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据文旅部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历经千年,传统艺术、非遗项目该如何在当代社会延续与创新,并继续激发更多创造力,成了众多非遗传承人不断探索的命题。
作为创新剪纸手艺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杨慧子把剪纸带到了大学课堂,这门课不仅受艺术生喜爱,还吸引了许多非艺术生参与。“每逢节庆或喜事,张贴剪纸是很重要的一项民俗,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象征。”杨慧子说,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剪纸技巧和工艺手法,还能对剪纸中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更可以藉由剪纸继续进行现代艺术创作,延伸出更多的创意项目”。
早在五六年前,杨慧子和朋友就尝试在北京南锣鼓巷商业区开设了一家非遗手工坊,时不时就会推出各类手工课程,除了她授课外,还会邀请其他非遗传承人前来授课。在她看来,这样的课程对于成年人来说或许并非刚需,但面向小朋友这个群体,“是不管刮风下雨下雪都要来的课程”。后来因为城市街道改造,小店不得不关闭了。
2021年下半年,她把自己的家和工坊都搬到了北京顺义区的罗马湖畔,开设相关体验课程;还有运营多年的微店,售卖自己设计的剪纸衍生产品,如四季剪纸小夜灯DIY材料包、剪纸七巧板拼图垫、剪纸挂饰等。
打卡|周末不宅家 非遗工坊成为青少年新“打卡地”
文章插图
杨慧子的剪纸文创作品。
打卡|周末不宅家 非遗工坊成为青少年新“打卡地”
文章插图
剪纸小夜灯DIY材料包。
创新改造,可别以假乱真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非遗类相关企业共2821家,2021年1-11月,相关企业新增351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产品化成了炙手可热的赛道。王浩斐觉得,“传统文化契合时代发展,创新的同时也要真正懂得皮影制作的手工艺内涵,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要真正懂得皮影,在灯光音效呈现上也要做到专业化”。
目前他们面临的挑战是,“来到店里的顾客,会觉得皮影体验很新颖。但相比于电影等形式,皮影是一个被大众广泛知道却不常见的形态,还是比较‘小众’”。此外,基于成本考虑,皮影的牛皮能否用其他材料替代;如何把体验做得更加丰富多元,吸引顾客不断前来体验,也是他正在思考的问题。
杨慧子觉得,“素质教育迎来了新机遇,美育也搭上了发展的顺风车,非遗工坊的形式就成为很好的选择,可以建立青少年对于非遗的正确认知和文化自信”。但在她看来,非遗类课程如何与传统的学校课程相配合,需要学校自己判断。
“整个社会的对非遗的认知度提高了很多,也就有市场了”。对于不断出现的各类非遗工坊,她认为,“有的是为了盈利,有的是在做情怀。但如果不是真正懂得非遗,就会做得浮光掠影。例如,景泰蓝和掐丝珐琅的门槛较高,但基于安全考虑,在工坊里可以采用掐丝彩砂滴胶进行体验;但在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们表明‘景泰蓝’和‘掐丝彩砂画’的差别,即前者是非遗,后者则是由其衍生出的工艺”。
日前,文旅部、人社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中指出,将建立非遗工坊产品目录,将目录产品纳入文化消费范围,嵌入各类消费场所;鼓励非遗工坊深入挖掘本地区文化内涵,生产特色传统手工艺产品;鼓励在A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场所,为非遗工坊进景区、进街区等搭建制作体验和销售平台提供支持。未来,非遗工坊或将在城市和乡村释放更大文化魅力和经济活力。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