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医生|两位医生的东北往事与一座急速衰落的工业城市

近日,第一财经VIP读书会在上海建国璞隐陆家嘴世博中心店举办,第一财经特稿部副主任李刚作为这一期读书会的领读人,带领大家阅读了《张医生与王医生》,分享这部非虚构作品中两位沈阳医生的故事,并通过他们及其家庭40多年的经历,解读了沈阳这座昔日重要工业城市的剧烈变化,以及身处其中的普通人的命运变迁。
书名朴实无华,乍一看以为只是两个普通人的平凡故事。洋洋洒洒39万字,也的确是围绕这两位医生和他们的家庭展开,“但是翻开书开始阅读,就能体会到两位作者的宏大视野”。李刚说,作者深入探究沈阳这座东北中心城市急速衰落的原因,尤其关注城市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群——工人阶级及其家庭在社会震荡中的挣扎。在东北引发舆论热议的当下,这本书的严肃与严谨,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认为是具有开创性的。
张医生|两位医生的东北往事与一座急速衰落的工业城市】 从人物故事切入大历史,显然是两位媒体人出身的作者偏爱的角度。作者之一伊险峰是张医生和王医生的中学同学,失联多年后重聚的一场同学会,令他产生通过两位医生来记录这个时代的想法。随后他得到了两位医生的郑重回应,愿意接受采访。
“非虚构写作是近年来兴起的兼有新闻报道和文学特质的体裁,把新闻写作向更深度和更广度进行拓展,值得关注。”李刚在领读中希望大家多关注非虚构作品,认为这一体裁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媒介呈现。这本书在写作上非常特别的一点是,作者不会“藏”得很深,“他们会时不时跳出来,把自己的经历、想法和存在呈现出来,与书中其他人物并置,自己也参与到讨论中”。这样的写法也是作者态度的体现。
《张医生与王医生》紧密围绕着沈阳这座城市展开,城市的经济、社会与人文环境及其变化,可以说决定了主人公的命运。“这本书让我非常感兴趣的维度之一,就是沈阳这样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在东北经济衰落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却缺乏深刻和严肃讨论的时候,介入这样的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李刚说,两位作者非常自觉地试图站在工人阶级的角度,看待沈阳4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因为城市变迁的背后,其实是很多人命运的转折和抗争,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工人和他们的家庭。而在东北当前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下,依然生活在那里的人应该怎样面对未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人文视角的议题。显然,作者的思考也希望在回溯历史的同时厘清未来的路。
张医生|两位医生的东北往事与一座急速衰落的工业城市
文章插图
书的开篇,即把目光对准了100多年前的沈阳城,借助铁路交通的大发展和关内大量移民迁入,以及各路资本的推动,沈阳迅速发展,这与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衰落和沉默形成了鲜明对比。张医生和王先生,两位生在沈阳长在沈阳的中年人,生活在非常强大的历史语境当中,他们的生活和命运,与城市的历史和发展脉络息息相关,城市的命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尽管作为高级专业人才,两位医生看起来摆脱了众多工人子弟“掉队”的命运,看起来功成名就,“但他们从中感受到的,与其说是幸福和欣慰,不如说是饱含着疲惫和怀疑的庆幸”——沈阳人李海鹏的这句评论,浸透了亲历者的沉重。
令人困惑的“社会”
伊险峰和杨樱明确表示,他们写作的目的是把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经历呈现出来。“因为他们是流动性最强,人生最积极,机遇完好,通过努力完成了阶层变迁的一代人。”这样的一批人身上,刻满了中国社会变迁的痕迹,理解了他们,可能也就理解了当代中国。
张医生和王医生出身工人和市民阶层,依靠家庭的支持和自己的聪慧、努力,他们成为能力出众、收入丰厚、有社会地位的专业人士。两位作者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呈现专业人士的知识、尊严和自我的形成过程”。这是他们非常想探究的问题,书中相当大的篇幅也是在讨论这个话题。
李刚认为,书中反复出现的“奖学金男孩”这一说法,与另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汇“社会”不断对峙冲撞,成为理解两位医生人生选择和精神困境的切入点。“奖学金男孩”来自英国学者理查德·霍加特,他在《识字的用途》一书中把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逃离工人阶层的一群人称为“奖学金男孩”。而在伊险峰和杨樱的笔下,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人阶级,与沈阳上世纪80年代的工人阶层,在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沈阳作为昔日重要工业城市的衰落经历,也可以在英国和美国找到类似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