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山西考古线上线下选“名角”:专家民众携手发现文化魅力


考古发现|山西考古线上线下选“名角”:专家民众携手发现文化魅力
文章插图
山西举办第二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 李新锁 摄
中新网太原1月11日电 (采访人员 李新锁 胡健)从中国史前“都城要素最完备”城址,到始凿于唐代高武时期的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再到明代晋端王墓地。11日下午,山西文物、考古界人士携手文博爱好者,线上、线下合力评选2021山西考古重要发现。
当天,在第二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上,通过考古项目汇报、专家和媒体评选,山西在12项“2021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入围项目中,评选出6项“2021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代。
山西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宣布入选名单如下:太原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垣曲北白鹅两周墓地、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临汾霍州千佛崖遗址、太原市小店区明代藩王墓。
陶寺遗址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从1978年正式考古发掘至今,诸多考古发现证实,这里是中国史前“都城要素最完备”城址,分布有宫殿区、仓储区、墓地、观象祭祀区等明确的功能分区。
“2021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组队,发掘1490平方米,较为全面地揭露了1号宫殿基址。”项目负责人高江涛说,发掘确认了遗址宫城内最大宫殿建筑的存在,面积达6500平方米,是迄今史前时期最大的夯土建筑基址。
此外,考古人员在该建筑基址之上发现有2座主殿、东侧附属建筑、中部庭院等,其结构复杂、布局规整,史前罕见,应当为中国古代宫室形态的源头。
考古发现|山西考古线上线下选“名角”:专家民众携手发现文化魅力】高江涛表示,陶寺遗址宫城内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发掘、发现,对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中国等重大课题研究具有推动意义。
这一年,在山西大同,考古人员发现了当地目前唯一一座浮雕彩绘带前廊仿木石椁墓。
“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雕刻的升仙图、导引图等具有明显的汉代遗风和宗教色彩,而南壁外侧充满异域色彩的镇墓武士像,为研究民族融合、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对此,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庆捷表示,上述墓葬中的天王像和佛教关系密切,壁画仙人图姿态和云冈石窟中的飞天接近。这些都和云冈石窟联系密切。
此外,墓葬中的铭文信息表明,墓主人是今陕西扶风县人。这些信息和大同其他石椁墓信息证明,北魏时期的大同民族融合互动频繁。
山西虽然石窟寺遗存丰富,但系统完善的考古发掘较少。2021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发掘“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初步统计,此地共有70余龛、约300尊造像。崖壁上方有一尊高达6米坐佛,为唐代“高武时期”雕凿而成。
项目发掘人员白曙璋介绍,本次发现的五尊十一面观音造像,是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的显著特征。
白曙璋说,上述造像始凿于唐代“高武时期”,以唐代开元以后为主,是山西重要的唐代中型造像群。造像既有太原天龙山石窟风格,也受洛阳龙门、关中地区唐代造像风格影响。
当天,山西省考古学会通过线上渠道,邀请公众评选出3项“最受公众欢迎的考古新发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