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界泰斗”“中国新诗发展的引渡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对于大众而言,人们所熟知的是谢冕先生身上的这些诸多头衔,但其实,在工于专业学术研究之外,谢冕先生还有一个不太为众人所知的身份——“资深吃货”。对于美食,对于美食与人生、与做学问之间的诗意关系,多年来,谢冕先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并用心写下了不少文章,最近精选辑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食随笔集《觅食记》。
文章插图
10日,以《觅食记》出版为契机,谢冕先生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所长曹文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齐聚培文书院,以“唯诗歌与美食不可错过”为主题,与“北大博雅讲坛”线上35W+读者一起分享了关于美食、关于诗歌、关于人生的那些有意思的事和有趣的人。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主办,培文书院、北大博雅讲坛承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诗探索》、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协办。
文章插图
谢冕
【 先生|《觅食记》:九旬诗界泰斗谢冕先生笔下的美食人生】“美食可以是引导我们走向美的人生的一种方式”
邵燕君教授形容谢冕先生是“三好”教授,即“好看、好吃、好玩”,对于一切美好的事物,谢冕先生始终抱有热爱之情,即便在面对人生之不如意时。而美食于他,不单是舌尖之味——作为福建人的谢冕先生,东西南北的口味都能接受——更是味中有“道”,世态之道、人生之道、境界之道,正如他在《觅食记》中所写的:“我们能从美食中学会:多元、兼容、综合、互补、主次、先后、快慢、深浅、重叠,以及交叉的方方面面。”
曹文轩教授与谢冕先生共事多年,忆及往事,他认为谢冕先生作为学者时,在诗歌批评文字中散发出诗人的迷人风采,透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业界高度;而作为挚爱美食的生活家时,无时无刻不向周围的友朋后辈传递出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对此,谢冕先生认为,“一个学者,一个比较圆满的学者,一定不满足只做学问、做苦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快乐的人生,你的人生快乐了,精神境界放松了,你的工作可能就会做得更好”。
“觅食”与“觅诗”
新诗研究与文艺评论是谢冕先生的主业,而在与诗歌相伴的年月里,他同时也抓住了“研究、读书”之外的一些乐趣,在常年的东奔西走中,在不断与美食的美妙相遇中,成为了一位饶有兴致的“觅食者”,并乐于为平常食物生动画像,为与美食的精彩邂逅述写故事,于是有了“饺子记盛”“馅饼记俗”“包子记精”“馒头记粗”,以及“一路觅食到高邮”“除夕的太平宴”“那一碗卤煮火烧”等,这些对食物的丰满记录。
作为谢冕先生的学生,孟繁华教授回忆起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次经历:“那时我曾陪他去福建各地,在福州街边,他驾轻就熟地买了鱼丸,与我等站在街边悠然自得。”他认为,谢冕先生是大学者,但更有人间情怀。文如其人,食如其人。专注、认真,不辜负所有的美食。而对于美食与做学问之间的联系,谢冕先生主张:“做学问是体验,体验人生、体验学术,那么就需要细致,要了解它的源头,了解它的人格,了解它的许多变化和创造性,这就和我们的饮食有关系”。
文章插图
直播活动结束后,紧接着举办了《觅食记》新书发布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特别做了主题发言,他从文学、诗歌、生命的意义出发,谈到谢冕先生是如何把维持基本生存的“饭”提升到审美层面的“酒”的境界的,以及谢冕先生作为一个“发光体”的全面性,光线温度不仅来自学术,还来自日常俗世的生活细节。
据悉,谢冕先生1932年1月生于福建福州,刚迎来九十岁生日,正式跨入“九零后”行列。作为谢冕先生多年寻味美食的随笔结集,此次出版的《觅食记》记述了其走南闯北、游东览西、吃香喝辣的故事和经历,书中关于吃的知识丰富,品种多样,从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记”,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游历山川的“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一家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从知美味的“红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论乏味”,谢冕先生笔下的美食文字,记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读的同时,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丰满,从中还可读出一位有趣且可爱的“觅食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谢冕先生对美食的兴致与热爱,映射出他的生活观念与人生态度,读者从中能窥见一位九旬学者对待五味生活、对待美好事物的“不老”赤子初心。
- 杜运燮|《西南联大现代诗钞》:一本书,一所名校,一个诗派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论文选|陆祖鹤书法论文选《书道之悟》出版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藏品|《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叙述者|疼痛不是生活的全部
- 只此青绿|《只此青绿》推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
- 新书掠影|读书 | 社会史
- 秋菊|青未了‖咏菊
- 伤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有坚强的人格,都源于生活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