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真挚
作者一直关心河南文艺事业的发展,他担任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之后,对以豫剧为代表的河南戏剧更是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促进会先后承办了中国豫剧节、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全国豫剧院团工作交流会等大型活动,联合摄制《中华豫剧》文献片,组织人员编撰出版《樊粹庭文集》《中原戏剧名家传记系列丛书》等重要著作文献,可谓硕果累累,熠熠生辉。
通览《梨园芳华》的全部书稿,我发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一种真挚而又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包括作者对民族艺术的喜爱、对老一代艺术家的敬仰、对新一代戏剧工作者的期待以及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的赤子情怀。正是怀着对无数前辈的追慕,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眷恋,才会有“凛凛生气”绕其左右,而又心意盎然。
他在概述“豫剧大师”常香玉为人民演戏时动情地盛赞:“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白雪皑皑的天山垦区、荒漠无边的大庆油田,还是在矿井下、高炉旁、田野上、校园里,甚至在只有一个战士的边防哨所、在只有一个老人的农村五保户的床前,她都满腔热忱地把自己的艺术一丝不苟地奉献给人民。”
他在全国豫剧院团工作交流会上热情地憧憬:“我相信,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有全国豫剧同仁的合作共进,豫剧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产生出更多的戏曲精品,培养出更多的艺术大师,传播到更远的区域,让豫剧这一艺苑奇葩开遍全国,红遍世界!”
文采斐然
《梨园芳华》中,作者文笔如行云流水,文采飞扬。他在描写常香玉大师带领香玉剧社义演捐献战斗机时写道“半年辛苦寒与暑,几万里路云和月”;他在描写豫剧超强的传播能力时写道“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天府之国’到宝岛台湾,到处都能听到豫剧圆润悦耳的旋律和人们耳熟能详的唱段”;他在描写全国豫剧不同艺术风格时写道“如泰岱清风、燕赵明月、戈壁雪花,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些饱含深情的华彩篇章,既是作者情怀的真实表达,又是他才情的充分展现。
他说:“回望,是为了凝视一路走来的足迹,充实更精彩的前行;前行,是为了拼搏璀璨夺目的未来,刻画更深刻的回望。”常香玉大师逝世后,他在纪念文章中为常大师题写对联:“常香玉,玉洁冰清,德艺双馨,香玉常在,一代人民艺术家;梨园春,春色满园,声情并茂,青春永驻,万世中华戏曲魂。横批:戏比天大。”
他在赞扬“豫剧现代之父”樊粹庭的巨大贡献时写道:“历史的变迁,使许多显赫一时的东西烟消云散;时光的流逝,使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归于沉寂。而樊粹庭终其一生所从事的豫剧改革和他创作的‘樊戏’,却与广大人民群众休戚与共,以极强的生命力长留人间。”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从《梨园芳华》中,我们读出了戏曲的希望,听到了未来的呼唤,坚定了文化自信,明确了肩头责任。期待着盛世梨园更加繁荣昌盛,期待着民族艺术能够一地芳华!
文章插图
2021年1月8日《河南日报》第11版
- 梨园戏《吕蒙正》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巾帼风采丨王小鹰:上海名媛哪去了?赵津羽:闺门旦里有芳华!
- “老旦泰斗”李多奎——百年梨园世家,已传承四代,自成一派
- 翰墨迎新春 学子展芳华 岳池县新华小学师生绘长卷,写春联送祝福
- 梨园欢歌迎新年 傣剧魅力添异彩 --德宏傣剧魅丽绽放2021年云南省新年戏曲晚会
- 常德市新安学校:师生同台绘芳华,欢歌笑语唱丰年
- 北大与故宫:红楼共飞雪,百年同芳华
- 怡龄芳华解析汉服小知识
- 海报|灼灼芳华百年好
- 经典传承新风尚 梨园春风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