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全部内容了,欢迎留下你的想法,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炎炎夏日,只为等到你,大家好,[名字]这厢有礼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家族堪称举世无双的第一大家族:他们不是百家姓上的“赵钱孙李”,也不是哪一朝哪一代的皇室后裔。他们之所以如此牛,那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了不起的祖宗。这个家族是谁呢?这个祖宗又是谁呢?哑谜不打了,在中国历史上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两千多年绵延不绝,还能世代封爵,做到这一点的也只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圣人孔子了。而孔子之后的孔子家族,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族。
文章插图
孔子在世的时候,他的儒学虽然没有如后世那般发扬光大,但也早已经名声在外,活着的孔子其实就已经有了圣人的称号。孔子死后,春秋战国的混乱并没有影响儒家思想的发展,孔子从神坛走上了更高的神坛。七百多年的春秋战国结束后,天下进入一统,但是由于秦始皇奉行更为有效的法家思想,再加上不懂事的儒生在当时鼓吹分封制,所以秦始皇没有对孔子后人有所表示,但也一直相安无事。到了汉高祖十二年,痞子出身的刘邦无法再无视儒家一派的影响力,于是在登基后的第十二年,封了孔子第八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从汉朝到宋朝的千余年的历史中,孔子后人都有世袭的爵位,虽然封号时有变化。即便是在魏晋南北朝和五胡十六国等不堪混乱的岁月里,孔子一族都受到了当权者的礼遇,家族稳步发展。到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孔子被追封为“文宣王”,孔子的直系孙辈世袭为“文宣公”,此时的孔子家族又上了一个台阶。到了宋仁宗时期,中国的文化到了鼎盛时期,有当朝大臣建议“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意思是说:孔子谥号“文宣王”,而孔子后裔封爵“文宣公”,将其先祖孔子的谥号加在孔子后裔身上,不可以,应当纠正。于是宋仁宗改封孔子后人为“衍圣公”,第一代衍圣公是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虽然“衍圣公”的官职品级不高(在宋朝是八品文官),但文化含金量甚足。与以往的褒成、褒尊、宗圣、奉圣、崇圣、恭圣、褒圣等封号相比,“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至此孔子家族步入了被神话(尤其是被当权者)的阶段。
文章插图
到了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靖康之变后,孔子家族也和当时的中国政局一样,步入了分裂、内讧。当时孔子的第四十七代孙孔端友跟随赵构南迁,在衢州又开宗庙,被称为“南宗”。而留在北方的孔子后人却归顺了金朝,女真人为了笼络人心特封了孔端友的弟弟孔璠为衍圣公,是为“北宗”。后来蒙古崛起,起兵南下后,北宗一脉跟随金人南迁开封。蒙古人占领曲阜后,为了笼络人心同样封了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为衍圣公。这样,宋金元三朝并起,各有一个衍圣公,可谓中国历史上的奇观。这三位衍圣公结局如何呢?坦白说结局都不错,因为为了显示自己的统治正统,没有什么比得到孔子后人的支持更有帮助了。后来蒙古灭金,金封衍圣公孔元措被元政权所得,蒙古人仍封孔元措为衍圣公,而改封孔之全止充曲阜令。后来蒙古灭掉南宋,忽必烈遍访南宗后人,终得孔洙。但孔洙让位于曲阜宗子,忽必烈感叹说:“乃真圣人后也。”但由于孔元措无子,他的子侄们为了争夺衍圣公的封号一直争论不休,忽必烈为了谁也不得罪,衍圣公之位一直空缺了一百年之久。到了元仁宗时又重新复立。满清入关后,为了稳定政权用了极端的“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但为了笼络读书人,又宣布承认衍圣公在明代享受的全部特权。因此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衍植第一个上书表态拥护清朝的统治。之后满人投桃报李,仍封其为衍圣公,还加太子太傅衔,位列内阁大臣之上。
- 史可法坚守不降后扬州全城被屠杀,钱谦益降清后南京百姓得以保全
- 清朝|民间传闻吴三桂因陈圆圆被抢而投降清军,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 却叛|史料中的李逵更加凶恶:让南宋密州守将骑木驴,他却叛宋降金当了汉奸
- 书法家|投降清廷,被人称为“贰臣”,一位缺少气节的明清书法家——王铎
- 降清|吴三桂降清主因不是为“红颜”,而是李自成进京后发生的三件事
- 联络|段景住联络降金,关胜把他一刀两断,鲁智深武松鼓掌叫好,真打起来有谁会帮宋江?
- 近代史|日本发现吴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开降清真相,专家:错怪他了?
- 降清|从1644年的时局来看,吴三桂降清陈圆圆非主要因素,而是无奈
- 无奈|吴三桂的无奈人生:从降清到反清,都是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