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谨防“低温烧伤”

来源:台海网
天冷了,谨防“低温烧伤”文章插图
台海网1月8日讯(海峡导报采访人员林少蓉通讯员毛灵智)天冷时泡泡脚 ,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 缓解疲劳、有助睡眠 。 可厦门郑大伯万万没想到 , 自己泡个脚 , 竟然出现双下肢深度烧伤 。
泡脚竟泡进了医院
低温烫伤应积极前往医院治疗
郑大伯是糖尿病患者 , 3年来没有规律监控血糖 , 1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 , 也没引起重视 。 近期天气转冷 , 下肢浮肿有所加重 , 听闻泡脚可以活血、促进双下肢浮肿消退 , 就准备了一盆温水泡脚 , 可不想 , 半小时后发现双下肢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水泡 , 因为伤口也不痛 , 就没有重视 , 只是找小门诊简单处理 , 可过了3天 , 双下肢伤口逐渐溃烂 , 精神也不好 , 食欲下降 , 体虚气喘 , 下肢浮肿更厉害 , 于是急诊厦门弘爱医院 , 于整形与烧伤外科住院治疗 。
住院期间 , 内分泌科调控血糖、肾内科保肾消肿、整形与烧伤科积极处理创面等多学科协作治疗 , 创面感染控制后伤口逐渐愈合 , 患者血糖平稳 , 下肢浮肿也消退了 , 精神状态也好转了 。
为什么泡个脚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时 , 会并发全身微循环病变及神经病变 , 郑大伯出现双下肢浮肿就是因为并发糖尿病性肾病而导致的 。 同时郑大伯还合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 对温度感觉、疼痛感觉不敏感 , 泡脚时候水温控制不当 , 就造成了低温烧伤 。
【天冷了,谨防“低温烧伤”】低温烧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液体所引起的慢性烧伤 , 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一些人 , 比如婴幼儿、老人、瘫痪病人、糖尿病足患者或醉酒者 , 容易发生低温烧伤 。 郑大伯就是因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 对温度感觉、疼痛感觉不敏感 , 被50-60℃的温水烫伤造成的 。
一般情况下 , 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 , 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烧伤 , 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 , 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烧伤 , 表面看上去烧伤不太严重 , 但创面深 , 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 多需要手术修复 , 如果处理不当 , 严重会发生溃烂 , 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 所以建议低温烫伤患者积极前往有烧伤外科的正规医院治疗 。
如何防范低温烧伤
正确使用取暖设施
首先 , 明白身边哪一些保暖用品 , 容易产生低温烧伤 。 如热水袋 , 电热毯 , 取暖炉等 , 还有暖宝宝 。
其中 , 用热水袋 , 不可以灌入刚煮沸的开水;不要灌得太满 , 70%即可;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应用毛巾、布等包住后使用 。 使用热水袋取暖的时间最好不要过长 , 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 , 睡觉时取出来 , 尽量避免整夜置于被窝内 , 如果想睡觉时放在脚下取暖 , 不要使热力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肤上 。
而电热毯 , 最好在睡觉前两小时打开;睡觉时关掉 , 加热档位不要开到最高 。 切不可边加热、边睡觉 , 很容易低温烧伤 。
小孩老人要特别关注
一般好发于老年人、婴幼儿、糖尿病患者、瘫痪病人等对热源不敏感的人群 。 这类人群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弱 , 在寒冷的冬季 , 经常需要使用取暖物品来抵御寒冷 。
更为重要的是 , 他们的感觉迟钝或无法表达 , 以致发生在烫伤初期不易被察觉 。 为了避免发生低温烧伤 , 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 。 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尤其需特别注意 。
年轻女性、学生需谨慎
年轻女性、学生使用暖宝宝或祛宫寒产品 , 甚至艾灸、理疗以改善亚健康治疗时候 , 需注意预防低温烧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