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质疑急救”是错把马路当诊室
近日 , 一则题为《男孩心脏骤停 , 过路护士抢救成功》的视频在网路中获无数人点赞 。 据了解 , 事情发生在云南昆明 , 一名男孩在路上突然倒地 , 没有呼吸、心脏骤停 。 护士杨昆娥此时正好路过 , 立即跪地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 经过近2分钟的按压後 , 男孩终於恢复心跳 , 随後 , 男孩被送医 , 经治疗已无大碍 。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 有同行质疑杨昆娥的施救方法并不专业 , 该话题因此还上了热搜 。 (相关报道见A12版)
近年来 , 医护人员参与公共场所急救的事例不断出现 , 与之相伴随的 , 是对急救专业性或规范性的质疑 。 几乎每次类似急救过後 , 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同行质疑 , 就连去年11月19日从广州飞往美国纽约的CZ399次航班上“高空吸尿救人”的两位专业素质很高的医生 , 一度也未能幸免 。 在云南这位护士救人之後 , 除了急救专业网路大V提出质疑外 , 其他同行质疑还有不少 。
不少人认为 , 救人者精神可嘉 , 但方法错了一定要指出来 , 这有利於改进和提升 。 质疑的初衷无疑是好的 , 但假如质疑之声盖过了赞许之声 , 医务人员在外救人时 , 就会更加趋于谨慎 , 担心一招不慎给人留下把柄 。 此外 , 连医务人员救人都广受质疑 , 其他人或许将更加畏首畏尾 , 不敢上前施救 。
但要看到 , 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再强 , 即使动作规范得犹如教科书 , 也未必适应当时现场的情形 , 仍可能经受不起那麽多挑剔的眼睛 。 正如很多医务人员在专家和前辈在场时 , 会感觉安心得多 , 操作也显得更加稳当 , 但当他自己单独操作时 , 就很容易丢三落四 , 甚至心慌手抖 。 这说明 , 影响医疗操作质量的 , 除了技能 , 还有周围环境、心理素质等其他因素 。 质疑同行的医务人员 , 不妨找机会参与一次路边急救 , 亲身体验路边急救和医院急救的不同 。
又如在医院里进行诊疗 , 医务人员会尽量排除社会因素的干扰 。 医生收治因打架受伤的患者 , 只会注重为他治疗伤情 , 不会去追问由谁打伤 , 是何原因被打 , 更不会根据这些资讯来分出患者是好人还是坏人 。 收治一名性病患者 , 也不会过多追问患病的原因与细节 , 以此来判断患者的道德品行 。 一视同仁地对待患者 , 不该问的不问 , 不让社会因素影响医疗行为 , 是医务人员基本的专业素养 。
同样的道理 , 医务人员也不应让专业越界影响社会 , 混淆专业性与社会性两者的边界 。 医疗的专业性只应在专业场所体现 , 一旦离开了专业场所 , 就不能只考虑专业因素而忽视社会因素 。 路边急救情形复杂 , 拍摄的视频无法反映全貌 , 用医院的内部标准去衡量路边急救 , 通过视频片断或几句话来判断急救是否专业 , 是没有分清场合的做法 , 其质疑很难说有多少科学性和专业价值 。 耐人寻味的是 , 对於这类“同行质疑急救”现象 , 网上坊间却不吝点赞 , 作为非专业人员 , 普通人看待“同行质疑急救”可以有自己的角度 , 但医务人员对此当有足够的谨慎 。
- #新华网#中国卫生专家与沙特同行分享抗疫经验
- 「造化钟神」却再次求助于中国,中国:深表同情!,丹麦“质疑”产品质量
- 黑马公社■P40 混用屏幕!“周冬雨排列”受质疑!,曝光:华为
- 文农旅头条:景区运营之战“疫”急救:疫情后景区逆袭该如何发力?
- 与米粉同行6年 米家空气净化器全场699元起
- 『与沙特』中国卫生专家与沙特同行分享抗疫经验
- 「蜗牛的吃鸡日常」找台积电代工,华为千亿研发费遭质疑,麒麟芯片买ARM架构
- 【正义网】是对公众质疑的最好回应 | 正义锐评,彻查郭某思多次被减刑
- 『特斯拉』马斯克发推宣布捐赠呼吸机,却被网友质疑作秀
- 军华细说@纽约帝国大厦急救灯再次响起,难道美国终于重视疫情了吗?,时隔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