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关于家庙和祠堂,本来不是一回事,现在变得差不多一样了,或者说也没有人去区分了。
1、家庙的来源
“庙”是祭祀朝拜祖宗的地方,繁体字“廟”从广从朝。“朝”字在甲骨文里就有,字形是早晨的太阳和晚上的月亮,最初的意思是早晨,朝拜、朝觐、朝廷等都是引申义。“庙”字最早出现在金文,就是供奉祭祀祖宗的地方。按西周时期“分封制”(即封建制)的等级设定,天子叫太庙,诸侯叫宗庙,大夫和士叫家庙。所谓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和士有家。这个时候的“家”不是后世以“一夫一妻”为主体的家,而是一个有特定地域和人口的生产单位和社会组织,相当于后来的县、乡、里等。秦国商鞅变法时,确定“一夫一妻”为一个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和征税对象,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才最终确立。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到魏晋宋齐梁陈,到隋唐,一千多年,必须是有爵者才能建家庙,一般居民人家,不管你社会地位有多高,家里多有钱,都没有资格建立家庙。到唐代,官方允许建私庙,即允许无爵的家庭建家庙。但此时的家庙建立仍然局限于社会中上层家庭,或官吏,或军武,或乡绅富贾等。
宋元之后,祠堂取代家庙作为家庭祭祀场所。礼仪规范文本《朱子家礼--祭礼》将祠堂作为举行祭祀的场所,在“四时祭”中有:“主人盛服立於祠堂中门外,西向。”在“冬至祭始祖”中有:“主人众丈夫深衣,帅执事者洒扫祠堂”等。明清之后,家庙和祠堂混用,但意思是一样的。
文章插图
2、祠堂的来源
大体上讲,祠堂源于秦汉时期。先秦时期,由于拥有家庙的资格要求太高,一般居民家庭没有祭祖的地方,于是从家庙祭祖文化分离出祠堂。相对家庙来说,祠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扩大了。
汉代流行墓祭,即到墓地祭祀父母先人。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庙。从西汉开始,墓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般事项,人们在墓前建设一些屋室,供祭祀所用,这些屋室就是最初的祠堂。后来,祠堂的规模越建越大,屋室越来越多,功能越来宽广,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特定职能和功用的地方和场所。
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诏令允许民间连宗建祠,即同一地方,或家族,或村落等,同姓家庭连宗认祖,公共建立祠堂,这样,整个社会人员都有了固定的祭祖的地方。
祠堂是祭祀的场所,也可以是议事的场所。祠堂供奉祭祀对象,但祭祀对象只是祠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祭祀祖宗是祭祀活动的主体部分,所以祠堂供奉祖宗牌位是正常形态,所以,祠堂的规制和规模大于家庙。
秦之前,祭祀天地日月,祭祀神社土地等,都在露天,汉以后,将祭祀社稷等的地方固定下来,并盖上房舍,功能也相当于祠堂。社即土地神,稷即谷神,后世的土地公公、土地奶奶等,就是社稷神的民俗化。北京的天坛、地坛、日月坛、社稷坛等,严格意义上讲,都是祠堂。
3、家庙与祠堂的混用
由于家庙的功能是祭祖,祠堂的功能主要也是祭祖,后世家庙和祠堂便混在一起了。在民间,特别是明清及以后,家庙祠堂基本不分,意思一样。
宋元及以后,一直到现在,家庙、宗庙、祠堂,宗祠,等,使用上基本没有区别。一般理解,宗庙的祭祀范围和祭祀对象要比家庙大一些,宗祠的祭祀范围和祭祀对象要比祠堂大一些,实际情况不是,用得很乱,大都取决于当事人特定认知。
从总体上和倾向性上讲,民间祭祀祖宗,用祠堂、宗祠命名的较多,用家庙、宗庙命名的相对少些。
4、祭祖家庙与和尚寺庙是根本不同的“庙”
和尚居住、作法、参拜的地方本来不叫庙,叫寺,寺是官方规范正统的名称,如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苏州寒山寺、镇江金山寺、杭州灵隐寺、南京栖霞寺、拉萨大昭寺、宝鸡法门寺等等。由于民众到寺里也是朝拜祭拜的,所以与家庙祭祀朝拜混用了,寺在民间也称为寺庙。
- 老人打扫祠堂时发现一本族谱,经专家鉴定全村都是皇室后裔!
- “拜”、“揖”是一回事吗?
- 秦朝|秦始皇生前修建了自己的祠堂,后来始皇庙反复修建,到底在折腾啥
- 在中国存在了千年的祠堂,为什么现在很少见了?该不该重建起来?
- 包公后人今何在?第35代后人定居此地,为守包氏祠堂从不外出打工
- 唐代颜真卿《郭家庙碑》(碑阴)欣赏
- 过年就是过春节吗?不,古代的春节和过年原本可不是一回事
- 俗语:“女不进祠堂”,是现代人不应触碰的古人禁忌吗?
- 为什么北方很少见祠堂,而南方几乎每个姓氏都有祠堂?
- 战争|南方多祠堂,北方却很少看到除了战争这个罪魁祸首还有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