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见到妈妈,孩子就开始“闹腾”,是内心缺乏安全感吗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 ,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忙了一天 , 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 , 试图在门口进行简单的情绪调整 , 拿出钥匙 , 打开家门 , 亲切可爱地说上一句:“我回来了 。 ”
这时迎面跑来一个“小精灵” , 孩子张开手急着让你抱抱 , 嘴里喊着“妈妈” , 然后开始在屋子里上窜下跳 , 还把自己吃剩的饼干塞进你的嘴里 , 又是拉头发又是捶打肩膀 , 就像一匹脱缰的小马驹 。
不仅如此 , 你再不能得到片刻宁静 , 走到哪孩子就跟到哪 , 让你无法施展 。
这时老人走出来对你说:“这小家伙 , 一天在家可听话了 , 你一回来就变身了 , 跟你这个亲近 , 真是见娘娇 。 ”
文章插图
这时妈妈们才会慢慢恢复平静 , 看着一边玩一边嘴里嘟囔着:“妈妈你看……”的孩子 , 觉得这个家里仿佛正是如此才更加有生命力 , 不管在外面有多大的工作压力也会烟消云散 。
与此同时 , 心里也在不停思考着 , 是不是自己太忙忽略了孩子 , 让他缺乏安全感 , 还是孩子对自己依恋感太强?
可能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疑惑 , 难道真的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吗?或者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为何一见到妈妈 , 孩子就开始“闹腾”?有心理原因其实这是正常情况 , 宝妈们不必想太多 , 实情未必是你想的那样 。
首先 ,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抚养人 , 尽管长辈费尽心力地照顾孩子 , 但孩子还是和父母最亲 , 这就是一种本能的血液连接的能力 。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 , 白天基本不在家 , 孩子就和长辈在一起 , 老人在家都很安静或者对孩子照顾过细 , 孩子在心理上还是有一点束缚感的 。
还有的孩子好动 , 被约束的条条框框更多 , 他们更渴望在父母的陪伴下有沟通、有互动、跑跑闹闹、有更多创意的玩法 , 于是发生了上面这一幕 。
文章插图
其次 , 就是孩子对于客体永久性的认知不足 。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担忧 , 父母下班回家晚是不是遇见什么事情了?会让家里的长辈带着自己去门口等待 , 他们觉得消失的事物就不会再回来 。
孩子太小的时候不了解客体永久性 , 这也是孩子心智发展必经的过程 , 等到青春期前后这样的情感依恋就会减少 , 更加讲求自我和独立 。
文章插图
再者 , 就是孩子想向妈妈展示自己的力量 。
代养孩子的抚养人 , 白天为了安抚孩子可能会说 , :要是表现好你妈妈回来给你带好吃的、爸爸回来给你买玩具等 。
于是 , 增加了孩子对父母回家的期待 ,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混淆了孩子的认知 。
有的父母也会在临走前告诉孩子“妈妈晚上就回来” , 但孩子不知道晚上到底是什么时候 , 时间观念不足也会让孩子再见到父母时直接“撒欢” , 迫切地表达自己的期待 。
最后还有一种 , 就是那些愿意表现的孩子 , 通常急于在父母表达自己一天内的感受 , 说说都做了什么 , 这就是一种情绪上反馈和行为上的释放 。
文章插图
知道这些以后 , 可别再嫌孩子“闹腾”了 , 也不一定是缺乏安全感 , 这只是他表达爱与关注、期待与兴奋的一种方式 。
不过 , 给予孩子及时的回应仍然很重要曾经参加过一期家长学堂 , 记忆深刻的是有位妈妈说:
有个场景自己永远不会忘 , 那就是生孩子时 , 自己疼得把手指头都抓破了 , 老公在身边也不敢多说 , 直到孩子顺利出生 , 亲妈来看自己内心才柔软下来 。
- 牙疼到崩溃!杭州准妈妈试遍偏方,结果差点害了宝宝!医生提醒:怀孕时别忘做一件事...
- 不妨用这个方法:让孩子《就像妈妈一样》当妈妈,学会成长
- 你的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背后的变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 亲子间能有多像?多多用自己的脸打开了妈妈孙莉的手机,基因强大
- 李艾生孩子忍受十级阵痛,妈妈心疼女儿痛哭,无助又不知所措
- 爸爸定身高,妈妈定智商?宝宝最常见的8大遗传,到底谁说了算?
- 「米哆妈妈讲故事」妈妈发火了
- 宝宝为啥总爱粘着妈妈?对母亲“情有独钟”的背后,藏着满满的爱
- 孕晚期为了让胎宝宝顺利入盆,准妈妈要做好这些细节
- 有一种“崩溃”叫:妈妈独自带两个孩子睡觉,二宝一天晚上醒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