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有助于文学照亮人性
文章插图
微软“小冰”在绘画 。 新华社发(任超摄)
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于2017年5月出版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以来 , 当代文学创作的生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 反而是微软小冰写过的两篇高考作文 , 虽然语句简单平淡 , 但是出现了“我”、出现了抒情主体 , 让人感到颇为玄妙 。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 机器在模拟人类思辨与情感方面 , 基本达到了一般初中生的创作成果 。 “它”的存在就是仿拟本身 , 是一个谎言 , 它所言说的一切都来自于仿拟 。 人工智能除了没有主动去做“仿拟”的动机之外 , 在技术上它已经有能力提供现实世界的表象 , 包括人类思维和情感的表象 。 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
虚构文体 , 在技巧性处理叙事主体的情况并不鲜见 。 比方叙事主体是一个跨性别者 , 可能情况还更复杂 , 魔术般地进行虚构和想象 , 是当代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 虚构艺术的伦理提醒我们创作者需要处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虚构?
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 , 小说主要处理欲望的问题 。 什么是欲望呢?就是规训的问题 , 例如贪嗔痴 。 好的小说能够发明新的欲望 , 如《西游记》中的“齐天”之欲 。 孙悟空走出花果山 , 是因为花果山不够好吗?显然不是 , 是因为他怕死 , 他对生之有涯感到恐惧 , 他对安逸的生活感到莫名的不满足 。 小说照亮了他的这种“不满足” , 生发了后续的故事 。 他要克服死亡 , 克服死亡之后 , 依然觉得不放心……听故事时 , 读者抱着好奇心 , 看看小说人物如何引领我们走向现实世界很难处理好的问题 。 这是我们创作最初的目的 。 虚构是满足我们修改世界的欲望、以想象驯服世界的方式之一 。 所以 , 人工智能的欲望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虽然不具备渴望生发或克服本能的动机 , 却可能有办法帮我们照亮现实世界中被遮蔽的人的需求 。 有学者告诉我们 , 人类情感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 机器除了超越解放生产力的单一工具性 , 还可以精准为人类解决情感需求 。 2013年的电影《她》 , 就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孤独的人类对于机器的情感依赖 。 这样包裹在科幻外衣之下的爱情故事 , 本质依然是一个伦理问题:科技到底让我们的亲密关系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 一个可以想见的答案是 , 都市人变得越来越封闭 , 当下的疫情更加剧了这一情况的发展 。 科技看似为沟通提供了便利 , 以至于人们开始逃避真正的情感接触 。
如果说十年前 , 人工智能与情感的联结多有浪漫化的倾向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如今的我们已经可以在现实世界看到相反的返乡 。 令人感到恐惧的事实是 , 我们可以从社会新闻上看到 , 当智能家居逐渐普及时 , 家庭关系、恋爱关系也在出现变化 。 “暴力”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 。
纽约时报已经有过多次报道 , 内容是受害者们发现家中的热水器、中央空调温度忽冷忽热 。 过了一段时间 , 她们才发现自己遭到了“高科技家暴” 。
据《钛媒体》报道:“近年来受到智能家居家暴的女性突然开始多了起来 , 她们的共同点是生活条件较为优渥 , 家中有大量智能家居设备 , 但她们自身对于科技产品几乎一无所知 , 生活环境就完全被掌控了智能家居设备的另一半所掌握 。 ”以性别与科技的社会学角度来研判 , “以往一个家庭空间中家电控制权力是很分散的 , 但有了智能家居 , 掌握着手机端控制权力的人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家电 。 安装者甚至可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 很多女性都对这些产品不太熟悉 , 这就让控制权更加集中在男性身上 。 以往艺术作品里常常会出现男性惹太太不高兴 , 太太以不做晚饭来惩罚的情节 。 恐怕从今以后要颠倒过来 , 出现男性用智能家居报复太太的情节了 。 ”所以 , 人工智能本身虽然不具有主体性 , 可是它介入人类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方式 , 是当代现实主义的新话题 。 也就是说 , 人工智能在文学中的呈现 , 是可以去科幻化的 。 它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 很可能在未来影响到现实主义的创作 。 它不一定令我们感到更幸福 , 反而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
- 人工智能|麻辣财经:我国“算力”增长迅速,有力支撑人工智能发展
- 人工智能改变生活 智能验脚让穿鞋更科学
- Lip Factory利用人工智能现场为顾客创建定制口红
- 人工智能正在了解人类的“言外之意”
- 仅用168天,商汤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项目结构封顶
- 谷歌:想发AI论文?请保证写的是正能量
- 美国需要与盟国一起实现人工智能优势
- 百度华为阿里领衔,聚焦最值得关注的十家人工智能公司
- 智聚江苏 共创未来 2020第三届江苏人工智能大会在宁举行
- 大数据专业的同学,如果要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该怎么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