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我们在讨论如何辞职( 三 )


不用再理会世俗的应酬 , 不用再理会这个世界怎么看我 , 不用再去追求这个社会要求我追求的 。 亲人之间淡淡的话语比什么都让人喜悦 , 弹弹琴读读书 , 也就没有什么忧虑了 。
看看白云 , 做做农活 。 看着树木欣欣向荣 , 听着泉水涓涓流动 。 自然界的一切 , 都在季节里自然流转 。 人的生命是多么短暂 , 为什么要那么慌慌张张地急着求这求那呢?为什么不顺应自己的本心坦然面对生死?
回到家里 , 不是回到家里享福 。 陶渊明不是富二代 , 不是官二代 , 没有什么家产 , 不可能回到家里真的当隐士 , 整天吟风弄月 , 写诗喝酒 。 陶渊明回到家里做什么呢?是种田 。 也就是 , 陶渊明回到家里 , 是要去过一种实实在在的农民生活 。
陶渊明的身份 , 是“士大夫”的“士” , 虽然是“寒门” , 但也不至于去自己种田谋生 。 在陶渊明那个年代 , 士的唯一出路是“仕” , 就是做官 , 只有做官 , 才能富贵 。 不做官 , 又要养活自己 , 怎么办呢?陶渊明选择了做农民 。
比如今天在大城市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 突然累了 , 不想再在竞争的社会里奋斗 , 但又要养活自己 , 怎么办呢?回到一个生活指数很低的小城镇 , 开个小店什么的 。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放逐 。 典型的逆行 。 人往高处走 , 但陶渊明是往低处走 。 可想而知当时他一定受到很多压力 , 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说:“敛策归来 , 尔知我意 。 常愿携手 , 置彼众意 。 ”大意是当年我辞官回家种田 , 只有你理解我 , 和我站在一起 , 力排众议 。
所以 , 需要反复写诗写文解释 , 表明自己不是自甘堕落 , 而是为了一个很高级的情怀 。 什么高级的情怀呢?是为了过一种自然的不违背本性的生活 。
什么样的才是自然的生活呢?《归去来兮辞》里的要点有三个:
第一 , 是自然的人伦之乐 。 在陶渊明看来 , 如果为了当官 , 为了所谓的富贵 , 却牺牲了家人之间的情感 , 那么 , 再大的官 , 多么荣华富贵 , 还是失去了做人的意义 。
第二 , 是把日常生活融于大自然之中 , 把自然融于日常生活里 。 随时随地 , 发现自然的美 , 从高山流水 , 到一朵花 , 一片树叶 。 在陶渊明看来 , 如果官场生活把自己禁锢在远离自然的人为的而且是充满角逐的场域 , 那么 , 当再大的官 , 也没有什么趣味 。 生命一旦离开自然 , 就好像树木离开了泥土 , 不可能再有馥郁的芬芳 。
第三 , 更重要的一点 , 自然的生活方式 , 指的是顺着自然的节奏而活着的从容态度 。 这个自然 , 有天人合一中“天”的意思 , 意味着人力不能改变的力量 , 比如天地、比如四季、比如生死 , 都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 , 是一种自然的力量 。 人要顺应这种力量 , 顺应生死的命运 , 不强求 , 不妄为 。
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我们在讨论如何辞职
本文插图
陶渊明辞官后不久 , 写了一组非常有名的《归园田居》 , 其中第一首“少无适俗愿”更是把他回家种田的“高级情怀”完全诗意化了 , 并且直接把官场生活、乃至世俗生活概括为“樊笼” , 把自己回家种田看作是“回到自然”:
少无适俗愿 , 性本爱丘山 。
误落尘网中 , 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 , 池鱼思故渊 。
开荒南亩际 , 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 , 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园 , 桃李罗堂前 。
暖暖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巅 。
户庭无杂尘 , 虚室有余闲 。
久在樊笼里 , 复得归自然 。
很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自然而然的活着 ,
从未想过一定要在这个世界上混得怎么样 。
却不知不觉掉落到尘世的杂务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