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王阳明绝世功业背后的秘密:不动心( 二 )


后来他在答黄绾论良知书中也说:“彼此但见微有动气处 , 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 , 互相规切 。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 , 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收敛得 , 愤怒嗜欲正沸腾时便廓然能消化得 , 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然见得良知亲切时 , 其工夫自不难 。缘此数病良知之所本无 , 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 , 若良知一提醒时 , 即如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与黄宗贤》 , 《全书》六 , 第119页) 。这也是说 , 致良知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能使人在“动气”时断然地控制感情、情绪的平衡 , 使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平常心” , 这种控制感情情绪以保障最佳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的能力 , 不是靠平平常常的方式可以获得的 , 实现这种境界的难度大大超越一般的勇气甚至面对死亡的勇敢 。从心性本体来说 , 此种境界所以可能的根据是由于“此数病良知之本无” , 这也就是四句教心体本无喜怒哀乐的思想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 致良知与四句教有极为密切的关联 。
只有真正了解阳明正德末年经历的巨大人生困境 , 和面对的严峻的生存考验 , 我们才能了解“良知”的学说对阳明自己早已超出了纯粹伦理的意义 , 而涵有生存意义上的智慧与力量 。
《传习录》载:“问有所忿鉣一条 , 先生曰:忿鉣几件人心怎能无得 , 只是不可有耳 。凡人忿鉣著了一分意思 , 便怒得过当 , 非廓然大公之体了 。故有所忿鉣便不得其正也 。如今于凡忿鉣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 , 不要著一分意思 , 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且如出外 , 见人相斗 , 其不是者 , 我心亦怒 , 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 , 如今怒亦只得如此方才是正”(《全书》三 , 第76页) 。由此可见 , 阳明所说的不动心代表的境界并不是心如枯槁 , 百情不生 , 而是“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 , 这也就是程颢所说“情顺万物而无情” 。七情是意识主体的活动必然具有的 , 其本身并不是不合理的 , 问题在于要使七情的发生“不曾动些子气” , 即不使感情与情绪破坏、伤害心境的平衡与稳定 。这种不动心的境界 , 用前章讨论的语言 , 即“无累”、“无滞”的精神境界 。如阳明对薛侃说:“悔悟是去病之药 , 然以改之为贵 , 若留滞于中 , 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上 , 《全书》一 , 第48页) 。他对黄直也说:“文字思索亦无害 , 但作了常记在怀 , 则为文字所累 , 心中有一物矣”(《传习录》下 , 《全书》三 , 第76页) 。
在阳明看来 , 超然境界不仅是排除一切紧张、压抑、烦躁等否定性情绪 , 对于任何意念都如此 , 人不应使任何意念情绪留滞于心 , 留滞就是有累 , 即受到感情情绪的牵扰 , 无法保持自由活泼的心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他充分肯定了佛道的生存智慧 。有见于儒者多为名利所缚 , 他感叹道“人生动多牵滞 , 反不若他流外道之脱然也”(《与黄宗贤》 , 《全书》四 , 第96页) 。“方今山林枯槁之士亦未可多得 , 去之奔走声利之场者则远矣”(《寄希渊》 , 《全书》四 , 第97页) 。他进而认为佛老与儒家的终极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 , 但有上一截 , 遗了下一截 , 终不似圣人之全 , 然其上截同者不可诬也”(《传录》上 , 《全书》一 , 第43页) 。
正德十二年至十五年 , 阳明在江西平乱时取得多次重大的军事胜利 , 后来他的学生问他用兵之术 , 他说:“用兵何术 , 但学问纯笃 , 养得此心不动 , 乃术尔 , 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 , 胜负之决 , 不待卜诸临阵 , 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征宸濠反间遗事》钱德洪按语 , 《全书》三十八 , 第540页) 。对于王阳明的显赫事功 , 人们常常会问:这与其学术思想是否有关?事实上 , 如果说阳明的学术与他的军事胜利有什么关系的话 , 那么可以说 , 主要是他的“不动心”的境界使他得以自如地应付复杂的局面 。早在正德十一年阳明受命巡抚南赣时 , 他的朋友即预言“阳明此行必立事功” , 人问何以知之 , 他说“吾触之不动矣”(《年谱》 , 《全书》三十二 , 第449页) 。至于阳明在江西平叛时指挥若定的实例更是不胜枚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