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开源、无专利掣肘,RISC-V会是芯片自主的关键解吗?| 年度行业研究( 六 )


其中 , IBM 360在IBM销售的大型机适用 。 MIPS屡经“卖身”波折 , 先是卖给了Imagination , 后被转手到Wave Computing;SPARC早先被Sun公司开源 , 后被Oracle公司并购 , 如今已消失 。
作为目前主流的x86和ARM都存在知识产权的限制 ,x86几乎不对外进行授权 , ARM虽然有完善的授权模式 , 但实际对于核心架构的授权条件苛刻 , 价格昂贵 , 而且谈判流程极其复杂冗长 , 对大企业授权不友好 , 而对于初创企业则很难无法承受 。
而开源指令集方面 , 有MIPS与RISC-V较为相似 , 但也存在难以弥补的不足 。
一是因为尽管MIPS已经有85亿多片商用交付 , 但主要集中服务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市场 , 在移动市场几乎看不到 , 在新兴领域的拓展上仍有较大未知数;二是MIPS没有基金会、没有产业联盟 , 在新生态建设方面没有优势 。
总结来说 , 从RISC-V Workshop、RISC-V基金会到中国RISC-V产业联盟 , RISC-V的商业化参与度更高 , 而且是全球范围的一个通用架构 , 正在获得良性化生态支持 。 加上 RISC-V 开放的态度 , 采用了最为灵活的 BSD 开源协议都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 。 中国企业有机会使确立的知识产权壁垒 , 同时也有机会建立差异化的竞争力 。
从这一角度来看 , RISC-V的确是不能错过的一个机会 。 在帮助中国应对知识产权受限、生态体系缺失、研发成本高昂、市场需求复杂等挑战上均有助益 。 但对于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来说绝非最重要的一环 。
完全开源、无专利掣肘,RISC-V会是芯片自主的关键解吗?| 年度行业研究文章插图
RISC-V基金会会员数量持续增长 来源:EETOP
同样 , 在上文中 , 我们已经看到指令集只是芯片设计中的一小个部分 , 对于芯片公司来说 , 商业上成功的关键以及核心竞争力是处理器设计与实现能力 , 即如果发掘用户需求 , 设计方案、形成产品、实现销售、落地使用的能力 。 由此 , 中国企业要在RISC-V打开局面 ,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专注实现应用 , 尤其是在IoT、专用芯片、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市场的应用 。 RISC-V基金会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方之熙曾认为:“想要做RISC-V的公司一定要摒弃短平快的想法 , 因为芯片和互联网不一样 , 不是更早把芯片推向市场就能占有市场 。 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更强 , 但推出时间晚一些同样能占领市场 , 关键还是要沉下心认真研究应用的需求 , 让RISC-V芯片适应这个市场 , 让客户愿意用 。 ”
2.放眼全球生态 , 坚持开放思维 , 寻找差异化发展之路 。 企业必须要认识到 ,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 即便是在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这些RISC-V被认为的强势领域里 , RISC-V将与ARM都将同行发展 。 一个设计中 , 可能既使用ARM也能使用RISC-V , 或者同一颗芯片里 , 可以同时有两种内核 。
企业不能有非ARM即RISC-V的判断 , 更要积极融入到全球生态里面去 , 在智联网时代的嵌入式开发者将更方便地评估和使用RISC-V这一新技术 , 参与者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灵敏感知 。 另外 , 要充分发挥RISC-V的灵活性优势 , 找到差异化市场 , 比如对Arm的替代以及ARM无法满足的市场 。
3.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处理器设计与实现能力核心实际根植在人才和团队当中 。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 对于高水平半导体人才的需求也会更大 , 人才将会是企业打开局面应对竞争的关键 。
在国内市场 , 已经有许多企业还说着手RISC-V芯片的研发和应用 , 以下我们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
五、RISC-V与Arm全面“争锋”可能仍需数年从上文中 , 我们可以看到RISC-V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精简、模块化、易实现、自定制指令扩展等 , 似乎预示着RISC-V未来前途无量 。 但要与ARM“争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目前的挑战在于 , 一方面 , RISC-V的市场接受程度较低 , 而且没有突出的成功商业化产品突出 , RISC-V多数时候只能作为ARM产品的第二选择;另外 , 即便RISC-V的工具链和软件生态正在快速发展 , 但其适用性依旧与ARM的软件生态有着显著的差距 , 这种差距短期内难以赶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