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护航,“医工结合”的机会和趋势在哪里?
近年来 , “医工结合”一直是医疗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医工交叉力量在临床价值的逐步突显 , 相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 譬如AI辅助影像识别与诊断、精准微创手术机器人、可吸收溶解生物材料与3D打印等 , 为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带来福音 。
如今 ,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 以及智慧医疗时代的到来 , 医工交叉融合面临更深层次的探索 。 然而 , 在推进“医工结合”的路上 , 也存在一定的阻碍 。 那么 , 目前存在哪些困境?我们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呢?以及未来趋势在哪里?
针对这些问题 , 近日 , 在第二届中关村“医工谷”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医工谷”)上 , 学界、业界的专家齐聚一堂 , 展开了系统讨论 。 该论坛由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中心、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举办 。
文章插图
与会专家合影
机遇和挑战
从基本盘来看 , 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与老龄化的趋势也孕育了一个庞大的医疗市场;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显著差距 , 也预言了中国医疗市场的增长潜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发布报告称 , 2016年—2019年 , 全国卫生总费用从4万亿元增长到6.5万亿元 , 年均增长超12% , 预计“十四五”规划末期 , 全国卫生总费用将达到12万亿元 , 到2030年总费用可达16万亿以上;另外 , 发达国家医疗费用占比平均达11%以上——其中美国占比甚至达到16.2% , 而我国占比仅有6%左右 , 还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
另外 , 医疗健康产业也频频迎来政策红利 , 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 再到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今年“十四五规划” , 无不在为医疗健康产业“保驾护航” 。
也因此 , 医疗健康创业创新创业热度居高不下 , 受到资本重点关注 , 成为跨越经济周期的领航者 。 在这当中 , “医工结合”绝对称得上是中坚力量 , 它可反映到药物、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各个细分领域 。
以医疗器械来看 , 不同细分领域都出现了各自的头部企业 , 典型如骨科领域的凯利泰、心血管领域的乐普医疗、电生理类的微创医疗、医疗设备领域的迈瑞医疗 , 以及IVD领域的华大基因 , 它们无不是“医工交叉”的结晶 。 与此同时 , 在医疗器械领域 , 还有太多的临床需求未被满足 , 前沿医工交叉创新也成为它发展的新动力引擎 。
文章插图
前沿医工交叉创新方向
【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护航,“医工结合”的机会和趋势在哪里?】不过 , 即便如此 , 医工结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 。 受限于我国医研企融合发展的程度和目前我国精密工业的发展水平 , 我国“医工交叉”成果转化速度和概率 , 还受到一定制约 。
具体来看 , 在国际上 , 医研企融合发展的模式 , 一般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提出创新理念 , 然后由研究机构或企业完成专利申请 , 并以医生的最大满意度做成样品 , 最终专利属于医研企几方共有 。
但在我国 , 临床医生与研究机构或企业还未实现密切的融合发展 , 医生很多临床创意并不能被转化成产品;即便医生和企业之间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 受限于我国精密工业发展的水平 , 企业生产的产品常常还不能达到医生的满意度 , 等等 。
应对与方案为此 , 王田苗院长指出 , 为了系统解决上述上述难题 , 除了战略上的指导思想外;还要加强医工交叉的学科基础 , 即针对重大的前沿科学问题和高精尖问题 , 用国家的形式来进行组织和部署;建立可持续的医工交叉生态 , 协同多方 , 推动大企业和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和法规;大力培养医工交叉的人才 , 尤其是年轻人才 。
- 中国移动良心了?10年不换号,老用户将享4大特权
- 虾米音乐,中国在线音乐发展的牺牲品?
- 苹果为中国用户发了款新品:AirPods Pro?年限量款
- 美媒:美国拉小弟搞开放网络规范摆脱华为 但更多中国公司加入竞争搅黄美方计划
- 苹果为中国用户发布牛年限量款AirPods Pro,售价人民币1999元
- 德国专家:中国这项顶尖科技尚未突破,还请你们不要盲目自嗨
- 华为连续三大动作,开始全面自救,比尔盖茨:中国芯破冰指日可待
- 1999元!苹果推出中国专属AirPods Pro,在耳机盒上印了个牛年标志
- 为何日本实体店能“干倒”电商,中国实体店却不行?原因值得深思
-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日本这项技术封锁中国,如今舔着脸求我们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