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就医:肺癌患者常去的科室介绍
对很多家庭来说 , 癌症突然来袭 , 会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 很多家庭也没有癌症治疗经验 , 到了医院看到这么多科室 , 到底应该去哪里就医?如何尽早就诊正确的科室进行针对性治疗 , 少走弯路?
跟据我们观察 , 大部分癌症家庭在确诊之后都存在盲目就医或者不知所措的情况 , 为了避免这类问题 ,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肺癌患者可能进行就诊的科室 , 希望有助于大家科学就医 , 避免耽误病情 。
1
胸外科
胸外科属外科科室 , 对于早期可手术切除的肺癌病人通常在胸外科进行治疗 , 一般会根据肿瘤大小 , 侵犯的范围以及手术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 主要包括肺段切除 , 肺叶切除 , 袖式肺叶切除 , 全肺切除 。 手术是否能将肿瘤切除干净是能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方面 。 手术切除肿瘤后常常会将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 是确诊是否为肺癌或其他良性病变的重要方式之一 。 对于检查发现肺部占位的患者 , 在排除全身其他组织器官有转移后 , 可先前往胸外科明确是否可进行手术治疗 , 如早期患者推荐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 将大大改善预后 。 有条件的患者可选择微创技术下(胸腔镜)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 此外 , 部分IIA、IIB期适宜手术的患者也可选择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 但对于IIB期患者推荐术后进行含铂双药方案辅助化疗 , 对于部分IIIA、IIIB期患者 , 也可进行手术治疗;但术前应行新辅助放化疗 , 术后行辅助化疗 。
2
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 , 肺癌的内科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免疫治疗 , 另外还可包括一些辅助抗肿瘤治疗 。 肺癌的内科治疗占据了肺癌治疗的半壁江山 , 尽管手术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 , 但对于一些早期就有淋巴结转移或局部侵犯的肺癌患者来说 , 术后的全身内科治疗仍然非常重要 。 而对于晚期病人来说 , 内科治疗则构成了肺癌综合治疗的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 比如 , 一些不可手术的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癌患者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 而对于某些驱动基因突变阳性(如EGFR+、ALK+等)晚期肺癌患者可以通过服用靶向药达到很好的生存获益 。 而如今兴起的免疫治疗则在一定程度上给不能耐受化疗 , 也不能进行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 。 目前免疫治疗也在逐渐成熟 , 逐渐变得被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可用 。 总的来说 , 肿瘤内科是肺癌患者就诊最重要的科室之一 , 也是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的保障 。
3
介入科
对于不能手术或常规放化疗效果不佳的肺癌 , 介入治疗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 在部分患者中可以达到还不错的治疗效果 。 对于中心型肺癌 , 其血供主要来自支气管动脉 , 因此可以通过介入插管 , 在支气管动脉内直接灌注化疗药物 , 这样肿瘤内的药物浓度高、治疗效果好 , 而全身副反应较轻 , 也不需要长期住院输液 。 对于伴有咯血的肺癌患者 , 可在灌注药物的同时 , 采用微粒对支气管动脉进行栓塞 , 大多数的咯血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
对于周围型的肺癌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欠佳 , 可以在CT定位下 , 采用射频电极针或冷冻探针直接穿刺进入肿瘤内 , 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 , 通过100℃左右的高温或极低温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 疗效确切直接 , 治疗时间仅需1~2小时 , 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很小 。 对于部分位置好、直径小于5cm的肿瘤 , 可以一次性杀灭 , 达到外科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 。 对于邻近肺门大血管的肿瘤 , 介入治疗也可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 , 减轻肿瘤负荷 。 对于肺癌、淋巴结转移等造成的气管支气管狭窄 , 放化疗常常不能很快解决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 , 可采用介入技术放入气管支气管支架 , 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 , 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 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胸膜和肋骨转移引起的剧烈疼痛 , 都可以通过穿刺引流和射频消融等方法得到有效治疗 。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介入科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热敏灸创始人陈日新获聘深圳烯旺科技首席科学家,探索标准化治疗助中医现代化
- 乙肝患者,身体发出4个信号,病情或在恶化,及时就医,不能拖
- 高血压患者冬日更要科学饮食
- 终于找到肺癌发病的原因了!医生提示:远离肺癌,要做好这四点
- 权威解读:EGFR敏感突变肺癌靶向治疗原发耐药的机制及临床对策
- 同时5名患者用上ECMO!专家提醒:天冷猝死高发,出现不适尽快就医
- 最新“癌谱”丨我省这五种癌高发: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甲状腺癌
- 大妈手指粗圆像“鼓槌”,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肺癌!怎么回事?
- 多措并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任城区安居街道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 科学汇 |疫苗为什么能预防某些疾病?注射了疫苗就等于终身免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