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技术之于艺术的可能性 比想象更广更深

[解放日报]技术之于艺术的可能性 比想象更广更深。  技术之于艺术的可能性 , 比想象更广更深

  赵琦

  有人问我:你到底喜欢《冰雪奇缘》的什么?答曰:我喜欢电影里的冰与雪 。 固然 , 剧本扎实、音乐动听、主题丰富 , 尤其是被热议的自我追寻和女性主义表达 , 都值得一赞;但是 , 若没有动画技术所创造出来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冰雪” , 两部《冰雪奇缘》不可能成为如此杰出和卖座的动画电影 。

  技术之于艺术的可能性 , 有时比想象的更广更深 。 伟大的艺术有时诞生于一个很小的技术革新中 。 19世纪中期 , 颜料管的发明让画家可以随身携带颜料去户外创作 , 于是出现了试图捕捉瞬间光影的印象派 。 从诡盘到走马盘 , 从固定底片到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 , 电影在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中诞生 。 而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 , 电影更明显地表现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体 。 电影史学者罗伯特·C·艾伦和道格拉斯·戈梅里在《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电影创作者不可能逃避相对较高的技术复杂性 , 因为它是任何一部影片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 并不只是电影才有自己的技术史 , 但正是那种不可逃避的对一整套复杂机器的依赖——这套机器本身也依赖于光学、化学和机械发展史中的特定形成物——使技术研究在电影史研究中占有极突出的地位 。 ”

[解放日报]技术之于艺术的可能性 比想象更广更深。  技术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隐性的” , 表现为一种辅助电影艺术表达的工具 。 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的通常是技术辅助的“结果” , 对技术本身的感知不一定那么明显 。 动画电影一直是展现电影技术发展的重要部门 , 近年来 , 我们在来自迪士尼、皮克斯、漫威等品牌的许多精彩动画片中 , 看到了技术进步所创造出的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 。 与此同时 , 技术正在以更加“明显”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 动画技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创作者现在需要担心的不是画面不够逼真 , 而是太逼真 , 反而失去了动画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美” , 如今年上映的新版《狮子王》就受到此类诟病 。

  《冰雪奇缘》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上堪称一流 。 2013年第一部上映时 , 艾莎决定拥抱自我的那一段演唱完全惊艳到我 。 她一边唱着《Let it go》(影片主题曲) , 一边丢掉手套在悬崖建造起一座冰宫殿 。 精致到无可挑剔的雪花、冰宫都不稀奇 , 稀奇的是雪花可以变得如此飘逸灵动、挥洒自如 , 冰块可以反射、折射出那么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光——整个场景充满了物质和光影的“流动性” 。 这一特点在第二部中得到完美延续 , 艾莎试图穿越惊涛骇浪时 , 水以其“流动性”带出一匹波光粼粼、晶莹剔透的水马 , 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 这些超乎想象的视觉效果 , 是由非常复杂的算法和动力学模拟所支撑起来的 。 不论是悬崖建冰宫 , 还是惊涛驭水马 , 观众已经分不清 , 自己究竟是被故事在那一个节点的情感冲击力所打动 , 还是被动画技术所创造出的冰雪奇迹所震撼 。 更为本质的是 , 技术将故事的情感表达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 技术不再是“辅助的” , 而就是故事本身 。 技术在创造新的情感体验的时候 , 实际上也在创造新的故事 , 甚至新的电影艺术 。

  和《冰雪奇缘》大约同一时期 , 有两部真人电影也将技术实打实地推到了观众眼前 , 即李安分别于2016年和去年推出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 。 我曾经把120帧的视觉效果和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艺术流派照相写实主义相比较 , 认为120帧用“超级写实”的方式提供了一种“超真实”的体验 , 不仅不是破坏真实性的元凶 , 而且和电影史上的其他技术手段一样 , 可以辅助心理感觉“真实性”的实现 。 120帧让观众看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清晰” , 创造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 , 就像塞尚的画一样 , 是对“真实”的另一种基于物理学途径 , 并最终会落脚于观看心理学的精彩探索 。 而不论是《冰雪奇缘》 , 还是被同时赞赏和诟病的120帧的李安 , 都将技术用更直接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 所代表的是从技术层面去追寻“电影是什么”这个终极问题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