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下无敌”的明朝,坐拥两百多万军队,为何还会被打的那么惨?( 二 )


《大明风华》中的京营五军营将士
明朝|“天下无敌”的明朝,坐拥两百多万军队,为何还会被打的那么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朱元璋设计的这一套卫所制度 , 从出发点来看 , 是为了实现所谓“养百万兵而不费民间一粟”的目标 。按朱元璋的设想 , 所有军户按卫所建制固定居住于某地 , 由国家分给田地 , 农忙时种地 , 农闲时训练 , 遇有战事则直接组建成军上阵作战 。这样 , 国家不需要花费巨额的军费 , 靠着军户们自种自食 , 就能养活一支庞大的军队 。此外 , 由于军户制度把士兵和户籍严密挂钩 , 所以军队的稳定性就比募兵制相对要好 , 这一点在上一篇讲元朝军户制时已经谈过 。正因为有这些优点 , 所以明朝就拥有了中国历代王朝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军队 。咱们之前谈到过 , 在明朝之前 , 中国军队数量的历史记录是由北宋保持的 , 最高峰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人 。而到了明朝洪武年间 , 全国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八十万人 , 一举打破了这个记录 。到了永乐年间 , 明军数量更上一层楼 , 达到了二百八十万人的恐怖数字!以明代的生产力水平 , 如果没有卫所制和军户制 , 要拥有这么多军队肯定是不可能的 , 由此也可见朱元璋设计的这套制度的可取之处 。
明代福建沿海所设的部分卫所建制
明朝|“天下无敌”的明朝,坐拥两百多万军队,为何还会被打的那么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朱元璋设计得再理想 , 他也预料不到日后的变化 。1449年 , 明朝第六代皇帝明英宗御驾亲征 , 带领京营二十多万精锐去讨伐入侵的瓦剌军队 。结果一不小心玩脱了 , 在土木堡被瓦剌军队打了个全军覆没 , 明英宗被俘 , 二十多万京营精锐一夜之间全部葬送 。虽然此后京营又再次重建 , 历代明朝皇帝也多次对京营加以整顿 , 但其战斗力却再也恢复不到土木堡之变前的水平了 。1550年 , 鞑靼的俺答汗率数万蒙古铁骑突破长城防线 , 一直打到北京城下 , 号称十几万的京营明军躲在高大的北京城墙后面 , 任凭鞑靼军在北京城外肆意烧杀抢掠了十天 , 竟无一人敢出城交战 。到了明末 , 京营更是一塌糊涂 , 军纪败坏 , 训练缺乏 。无论是对八旗铁骑还是起义的农民军 , 明朝朝廷都根本不敢派出这支毫无战斗力的军队 。最后当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 , 京营十万大军 , 几乎一仗没打就全部投降了 。
国外绘制的庚戌之变中鞑靼骑兵攻击居庸关的场面
明朝|“天下无敌”的明朝,坐拥两百多万军队,为何还会被打的那么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明军精锐禁军的京营为什么会衰败到这种程度呢?这和明朝的卫所制度的衰败有着直接关系 。京营本来就是从全国的卫所军户中选拔的精兵所组成 , 各地的卫所能不能给京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兵 , 这是京营能否保持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然而 , 明朝卫所制度从永乐年间达到巅峰之后 , 就开始因为种种弊病走上了下坡路 。卫所制度的第一个弊病 , 就是军户农民性质多过军人性质 , 战斗力完全得不到保障 。按朱元璋的设计 , 军户主要工作是种地 , 所谓“二分守城 , 八分屯种” , 真正军事训练的时间很有限 。而明朝自永乐之后 , 内地长期承平 , 没有战事 , 军户基本上一年到头都在种地 , 几乎没有啥军事训练 , 这就跟农民没啥两样了 。所以到了嘉靖年间 , 倭寇肆虐东南沿海的时候 , 东南地区的卫所兵简直不堪一击 , 甚至创造了让五十三个倭寇从浙江登陆 , 一路杀到南京城下 , 沿途杀伤明军官兵数千人的耻辱记录 。
《抗倭图卷》局部 , 图中可见明朝卫所兵只有一身号衣 , 武器颇为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