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颖而出!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宜超获大赛创新组第二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孔茜 通讯员 闫凡杰
日前 , 在济宁市任城区“运河工匠杯”工友创业大赛中 ,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治疗区主任王宜超以“一种电子称重转视听信号反馈式悬吊治疗系统”项目从全区17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 , 勇夺创新组第二名 , 这是他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开拓创新的回报 , 更是他13年如一日 , 坚持用“工匠情怀”服务患者的深刻诠释 。
将患者点滴细节牢记于心
【脱颖而出!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宜超获大赛创新组第二名】创新生物反馈悬吊治疗系统
“别着急 , 慢慢躺下 , 抬右手……”在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大厅内 , 王宜超正在悬吊治疗系统前 , 耐心细致地为一位偏瘫患者进行肢体恢复 , 这幅忙碌地画面已是王宜超多年工作生涯中的一个缩影 。 每日 , 他几乎都要为十几位患者做康复治疗 , 每位患者的治疗时间可达40分钟 。
脱颖而出!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宜超获大赛创新组第二名文章插图
从2008年到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 , 转眼间王宜超已从事康复治疗专业13年 。 “一切为了患者”即是王宜超一直秉持的工作信条 。 多年来 , 他坚持从日常的工作细节抓起 , 完善服务环节 , 提高服务质量 。
为帮助患者祛除病痛 , 恢复健康 , 王宜超在工作中更是一个有心人 , 将患者的细微变化都牢记于心 。 经过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 , 他发现传统的悬吊治疗系统在利用神经肌肉激活理论(Neurac理论)给予患者治疗时 , 存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感知不到自己运动链发力的情况”“运动链强弱表现不可量化”“治疗效果评价性不客观”等不足 。
为此 , 王宜超结合日常实践 , 进行思考钻研 , 经过反复对比后 , 提出现有设备的改进方式:悬吊点放置电子称重装置 。 每个悬吊点电子称重后的数据可投屏到一台平板电脑上 , 投屏后的数据可两两对比并且显示出来 , 其数据亦会被记录 。 此外 , 投屏后的电脑能够放置到患者在治疗时轻易看得到的方位 , 电脑数据在必要时还可发出语音提示 。
“该方案在悬吊治疗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体运动链理论、神经可塑性理论、生物反馈理论等的综合 , 创造出了一款全新的生物反馈悬吊治疗系统 。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治疗区主任王宜超介绍 , 该系统能够充分的解决原治疗设备对治疗过程评估的主观性及患者不能够感知运动链用力情况 , 以及数据采集的不客观性 , 在国内以及国外均是首次提出 , 受到了国内专业技术专家的高度好评 , 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
比赛中脱颖而出
创新项目斩获新荣誉
从锐意创新获得认可 , 到斩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 近日 , 在任城区“运河工匠杯”工友创业大赛中 ,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治疗区主任王宜超以“一种电子称重转视听信号反馈式悬吊治疗系统”项目从全区17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 , 勇夺创新组第二名 。
脱颖而出!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宜超获大赛创新组第二名文章插图
“康复科主要患者群体多数是偏瘫患者 , 肩关节抬举困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 ”谈及“创意”灵感 , 王宜超则表示临床工作 , 让他更加知道改善肩关节抬举问题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在对偏瘫患者的诊疗过程中 , 他发现常规康复治疗被动运动多 , 主动运动不抗阻力 , 比较轻微 , 对患者感觉输入小 。 而通过悬吊治疗在患者姿态上给予特殊摆放 , 从而使人体获得更大感觉输入 , 极大促进患者运动产生 , 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
“创新无止境 , 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亦无尽头 。 ”对于王宜超而言 , 在平凡的岗位上 , 心无旁骛锲而不舍 , 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和情怀 。 他坦言 , 在今后的工作中 , 他将始终保持“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 , 持续为解除患者病痛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