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_的诗句曲_的诗句是什么

曲_的诗句有:果中曲_毒,曲_因君置 。
曲_的诗句有:曲_且传觞 , 果中曲_毒 。拼音是:qūniè 。结构是:曲(独体结构)_(上下结构) 。注音是:ㄑㄨㄋ一ㄝ_ 。
曲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 ,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亦作“麴_” 。亦作“麴孽” 。亦作“曲_” 。亦作“曲懋” 。是一个词语 , 读作qūniè 。有酒曲;酒;酒税等含义 。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麴_” 。亦作“麴孽” 。亦作“__” 。酒曲 。引《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麴_ 。”孔传:“酒醴须麴_以成 。”汉王充《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蘖 。”唐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之一:“众庶之气,杂于阴阳,陶于变化者,其由麴孽乎!”宋苏轼《盐官大悲阁记》:“秫稻以为酒,麴_以作之 。”⒉指酒 。引《宋书·颜延之传》:“交游_茸,沉迷麴_ 。”明郑若庸《玉_记·商嫖》:“每日价_图_蘖,谁知道__呵杯酒有弓_ 。”清方文《穷冬六咏·无酒》:“生来嵇阮性,_蘖助天机 。”⒊酒税 。引《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掌书记李袭吉献议,略曰:‘国富不在仓储,兵强不由众寡,人归有德至於率_阎,定间架 , 增麴_ , 检田畴,开国建邦,恐未为切 。’”
三、网络解释
曲_曲_(麴_),亦作“麴_” 。亦作“麴孽” 。亦作“曲_” 。亦作“曲懋” 。是一个词语 , 读作qūniè 。有酒曲;酒;酒税等含义 。同义词有麴_、麴孽、曲_、曲懋等 。文章取自《天工开物·下篇》第十七,分为曲_,酒母 , 神曲 , 丹曲四节 。主要讲述酿酒的技术及方法 。
关于曲_的诗词
《除夕感怀·岁月何妨曲_埋》
关于曲_的成语
耸肩曲背千里一曲旁指曲谕羊肠九曲旁通曲畅艰难曲折审曲面_弯弯曲曲低情曲意九曲回肠
关于曲_的词语
千里一曲艰难曲折委曲求全羊肠九曲旁通曲畅耸肩曲背旁指曲谕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曲_的详细信息
唐诗、宋词、元曲1. 关于一曲的诗句
关于一曲的诗句1.写一句跟音乐有关的诗句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__李白
闲夜坐明月 , 幽人弹素琴 。
忽闻悲风调 , 宛若寒松吟 。
白雪乱纤手 , 绿水清虚心 。
钟期久已没 , 世上无知音 。
好听琴
唐__白居易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
张山人弹琴
唐__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
岂惟丘中赏 , 兼得清烦襟 。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幽)音 。
了然云霞气(意),照见天地心 。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
改弦扣(和)商声,又听飞龙吟 。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
其将炼金鼎,永矣(以)投吾簪 。
听弹琴
唐__刘长卿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江南弄 赵瑟曲
南北朝__沈约
邯郸奇弄出文梓 。
萦弦急调切流征 。
玄鹤徘徊白云起 。
白云起,郁披香 。
离复合,曲未央 。
余音绕梁 , 三日不绝
琵琶行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 , 
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
【曲_的诗句曲_的诗句是什么】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
〖玉声如乐〗唐.刘轲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曲终无异听 , 响极有馀情 。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请君莫奏前朝曲 , 听唱新翻杨柳枝 。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 , 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 , 三山鸾鹤情 。
昔去落尘俗 , 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 半入江风半入云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唐.无名氏
司乐陈金石 , 逶迤引上公 。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 。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
圣寿三称内 , 天欢九奏中 。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
2.一篇诗一斗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这句话出处是什么
一篇诗,一斗酒 , 一曲长歌,一剑天涯 。
出自手游王者荣耀英雄角色李白的台词 。李白的其他台词如下:1、今朝有酒今朝醉 。
(出自唐·罗隐《自遣》)2、大河之剑天上来 。(据《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改编)3、来!干!4、一篇诗,一斗酒 , 一曲长歌,一剑天涯 。
5、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出自《侠客行》)6、你的顽抗,让我诗兴大发(原本是“你的血,让我诗兴大发) 。
7、将进酒 , 杯莫停 。(出自《将进酒》)8、哈哈哈哈哈,但愿长醉,不复醒 。
(出自《将进酒》)9、情怀,懂不懂?10、努力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干什么?11、来干来干 。12、谁能接我一剑 。
13、呃~也是,醉了 。14、我和我的剑到此一游 。
扩展资料:
英雄历史原型:李白,字太白,人称青莲居士 , 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和张旭的草书 , 合称“唐代三绝” 。
根据《旧唐书》的记述,他自幼便是天才,性情爽朗大方,豪放不羁 。他尤其喜欢剑术,推崇侠义精神,自称“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足见非同一般 。
同时,李白好酒,不仅与贺知章、张旭等人并称“酒中八仙人” , 还挥笔写下以酒为题材的名篇《将进酒》 。从青年时代,李白便离开故乡踏上远游的道路,踪迹遍及南北 , 笔下山河壮丽,气势壮阔 。
他曾经三次来到长安 , 当贺知章读到他的诗文 , 惊讶的称赞他为“谪仙人” , 甚至连玄宗皇帝都对他的才华仰慕赞叹不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白 。
3.关于“歌声”的诗句有哪些
(1)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2)我舞影零乱 , 我歌月徘徊 。(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4)闲将玉钗敲砌竹 , 清歌一曲月如霜 。(5)战士阵前半死生,美人军前犹歌舞 。
(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8)(整首诗写歌声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 , 阿阁三重阶 。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勉强算写歌声的吧,本来是写曲的 。)
(10)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
4.形容音乐的诗句
1.临江仙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
月亮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 , 冷浸一天星 。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 。
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 , 江上数峰青 。
2.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 空山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女娲炼石补天处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吴质不眠倚桂树 , 露脚斜飞湿寒兔 。
3.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 , 积德重熙有馀庆 。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
4.玉声如乐 刘轲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
繁音忽已阕 , 雅韵诎然清 。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
5.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5.描写曲子的诗句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
湘娥啼竹素女愁 ,  李凭中国弹箜篌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梦入神山教神妪 ,  老鱼跳波瘦蛟舞 。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诠 ,  析
吴丝: 吴地产的箜篌弦 。
蜀桐: 蜀地产的箜篌身 。
张: 弹奏 。
湘娥: 湘水女神,即帝舜妃娥皇、女英 。
素女: 神女 。
昆山: 昆仑山,传说产玉处 。
十二门: 长安四面各三门 , 指长安 。
女娲: 神话中的女神 。
神妪: 神女,号成夫人 , 爱好音乐,能弹箜篌 。
吴质: 传说中月球中砍桂树树的吴刚 。
露脚: 古人认为露下来和雨一样 , 故称为露脚 。
开篇四句写李凭弹奏的艺术效果 。暮秋时节,箜篌乐曲使高空的行云为之凝聚不前 。乐曲勾起了湘水女神的忧思,滴滴泪珠洒遍斑竹;乐声感动了擅长音乐的素女,她神色黯然,哀愁不已 。是谁演奏得如此出神入化?李凭弹也 。
第五、六句具体描写箜篌乐曲的美妙 。诗人用玉石碎裂形容乐声的清脆悦耳,以凤凰和鸣比喻乐曲的婉转柔美;再以荷花流泪形容乐声低沉幽咽,以香兰欢笑比喻乐曲的轻快明朗 。从而用诗句描写乐曲达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境界 。
最后八句写乐曲所创造的意境 。乐曲融化了长安城的冰冻,乐声使天帝心神摇荡 。忽然间,乐曲激越高昂,仿佛惊天破石,秋雨骤下,使演奏进入高潮 。
本诗构思新颖 , 想象奇特 , 夸张大胆,语言奇丽,意境幽幻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被誉为“摹写声音至文” 。
6.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古诗词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 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 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 , 故称“曲” 。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
燕归来 , 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与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43565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 , 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7.求一首诗词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 , 不为超度 ,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 , 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 蓦然听见你颂经的真言;
那一月 , 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天空中洁白的仙鹤 , 请将你的双翅借我
我不往远处去飞,只到理塘就回
只是,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 。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 。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唐诗意象图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 。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 , 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 , 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 , 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 , 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唐抄本 《唐诗卷》(24张)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 ,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 , 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 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 , 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 , 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 , 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全唐诗》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凡二千五百二十九人”,后人多从其说 。其实,玄烨所举数并不精确,近年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编《唐代的诗人》、《唐代的诗篇》,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
山水田园诗派
相思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 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 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 。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 。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 , 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 , 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 , 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
起源
“曲于词”源自民间,俚俗粗鄙乃是其天然倾向 。由于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词”被重新发现,词源于民间俗文学的观点已得到广泛承认 。隋唐之际发生、形成的曲子词,原是配合一种全新的音乐--“燕乐”歌唱的 。“燕”通“宴”,燕乐即酒宴间流行的助兴音乐,演奏和歌唱者皆为文化素质不高的下层乐工、歌妓 。且燕乐曲调之来源,主要途径有二:一是来自边地或外域的少数民族 。唐时西域音乐大量流入,被称为“胡部”,其中部分乐曲后被改为汉名,如天宝十三年(754)改太常曲中54个胡名乐为汉名 。《羯鼓录》载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来曲 。后被用作词调的,许多据调名就可以断定其为外来乐,如《望月婆罗门》原是印度乐曲 , 《苏幕遮》本是龟兹乐曲,《赞浦子》又是吐蕃乐曲等等 。《胡捣练》、《胡渭州》等调,则明白冠以“胡”字 。部分曲调来自南疆,如《菩萨蛮》、《八拍蛮》等等 。部分曲调直接以边地为名 , 表明其曲调来自边地 。《新唐书·五行志》说:“天宝后各曲,多以边地为名,如《伊州》、《甘州》、《凉州》等 。”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也说:“今乐府所传大曲 , 皆出于唐 , 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也 。”伊州为今新疆哈密地区,甘州为今甘肃张掖,凉州为今甘肃武威,熙州为今甘肃临洮,石州为今山西离石,渭州为今甘肃陇西,这些都是唐代的西北边州 。燕乐构成的主体部分,就是这些外来音乐 。二是来自民间的土风歌谣 。唐代曲子很多原来是民歌,任二北先生的《教坊记笺订》对教坊曲中那些来自民间的曲子 , 逐一做过考察 。如《竹枝》原是川湘民歌 , 唐刘禹锡《竹枝词序》说:“余来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 。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 。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 。”又如《麦秀两歧》 , 《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七引《王氏见闻录》言五代朱梁时,“长吹《麦秀两歧》于殿前,施芟麦之具 , 引数十辈贫儿褴褛衣裳,携男抱女,挈筐笼而拾麦 , 仍和声唱,其词凄楚,及其贫苦之意 。”宋代民间曲子之创作仍然十分旺盛 , 《宋史·乐志》言北宋时“民间作新声者甚众”,如《孤雁儿》、《韵令》等等 。燕乐曲调的两种主要来源,奠定了燕乐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辞的俚俗浅易的文学特征 。歌词在演唱、流传过程中,以及发挥其娱乐性功能时,皆更加稳固了这一文学创作特征 。歌词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征,与正统的以雅正为依归的审美传统大相径庭 。广大歌词作家所接受的传统教育 , 历史和社会潜移默化之赋予他们的审美观念,皆在他们欣赏、创作歌词时,发挥自觉或不自觉的作用 。努力摆脱俚俗粗鄙、复归于风雅之正途 , 便成了词人们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
发展
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 。张炎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 。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 , 稍近乎情可也 。”(《词源》卷下)就是对这方面特征的一个总结 。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 。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 , 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被后人推尊为“豪放词”开山祖的苏轼,其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范围 。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的渗透 , 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宋词创作的主流倾向,正属于被孔子屏弃的*靡的“郑卫”之声一流,与风雅篇什背道而驰 。它只有表层次上的享乐生活追求,决没有深层的意蕴供回味 。所以,宋词人们一面沉湎于声色的快乐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饰,自我辩解,“自扫其迹” 。后人“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 , 也为其曲意解释 。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发情动,形诸歌咏 。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 。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词的创作之中 。如能将艳情的表述含蓄化、朦胧化,似有兴寄,让接受者产生无限言外托喻之想 。且将字面、句子、声韵皆加以锻炼,使其具有典丽高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 , “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出现较完整.
高峰
苏轼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 。陈师道用“以诗为词”评价苏词 , 道中苏词革新的本质 。从整体上观照,词的“雅化”进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词逐渐向诗靠拢的一个过程,努力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所以 , 陆辅之才说:“雅正为尚,仍诗之支流 。不雅正,不足言词 。”苏轼以前 , 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演变 。首先,苏轼词扩大了词境 。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他外出打猎,便豪情满怀地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他望月思念弟弟,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他登临古迹 , 便慨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五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刘熙载《艺概》卷四概括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其次 , 苏轼词提高了词品 。苏轼的“以诗入词”,把词家的“缘情”与诗人的“言志”很好结合起来 , 文章道德与儿女私情并见乎词,在词中树堂堂之阵,立正正之旗 。即使写闺情,品格也特高 。《贺新郎》中那位“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的美人,可与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格调比高 。胡寅《酒边词序》因此盛称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 , 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 。”词至东坡,其体始尊 。再次 , 苏轼改造了词风 。出现在苏轼词中的往往是清奇阔大的景色,词人的旷达胸襟也徐徐展露在其中 。传统区分宋词风格,有“婉约”、“豪放”之说,苏轼便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 。凡此种种“诗化”革新,都迅速地改变着词的内质,况周颐因此肯定说:“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 , 为一代山斗 。”(《蕙风词话》卷二)刘熙载转换一个角度评价说:“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 。”(《艺概》卷四)东坡的复古,正是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 , 也是向唐诗的高远古雅复归 。至此 , 词之“雅化”也取得了本质性的突破 。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
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吴文英、李煜、欧阳修等 。代表作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暗香(旧时月色) 吴文英: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主要特点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 , 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 , 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
豪放派
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刘过等 。代表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主要特点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 , 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 。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 , 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 。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 , 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
定义
元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 , 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 , 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 , 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
编辑本段地位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 , 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 , 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 , 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 , 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
编辑本段兴起
元曲的组成 , 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 , 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 ,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 。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 , 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黄浯危?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
编辑本段发展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 。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 。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卿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 , 小令活泼深切 , 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 。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 , 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 。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 。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 。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 , 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 , 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 白朴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 元曲的代表作:窦娥冤 。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 , 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 , 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 。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 , 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 , 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 。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 , 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 , 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 , 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 , 没有衬字的是词 。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 , 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 , 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 。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
编辑本段声情特点
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 。分做作六吕十一调 , 共计十七宫调 。如下: 仙吕宫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 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蕴藉〕 小石唱:〔绮丽妩媚〕 高平唱:〔条畅晃漾〕 般射唱:〔拾缀坑崭〕 歇指唱:〔急并虚歇〕 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捷激袅〕 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