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连自己女婿都不放过?

文逆北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以“反腐得力”著称 。而朱的反腐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大的名声 。不仅与朱在对贪腐人员的处理手段上冷酷残忍有关(如将贪官处死后剥下人皮示众),也与明初政府所颁布的一系列反腐条令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了,即使是在这样一种反腐败的大环境下,依然有人铤而走险、以身犯法,以致于落得身首异处 。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就是代表 。
欧阳伦本出身贫寒,只是因其学业用功 , 才得以通过科举的方式跻身于政治高层,朱元璋在对其进行殿试过程中 , 对他的答问十分赏识,在笼络人才等因素的作用下,朱元璋将自己的爱女安庆公主许给了欧阳伦,穷小子变金凤凰,欧阳伦从此逐步走上了他的人生巅峰 。
(影视剧作中的欧阳伦)
不过,欧很快便被眼前的荣华富贵冲昏了头脑,除去接受他人贿赂外,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欧阳伦又串通官员做起了私贩茶叶(茶叶为国家管制的物资)的买卖,结果最后遭人告发而被朱予以处斩 。那么问题来了 , 朱元璋为何要选择处死欧阳伦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欧阳伦贪污枉法吗?笔者认为,这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 。而更多的,则应从明初的大环境分析 。
帝国的遗产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并兵分数路 , 发动了对元的讨伐战争 。在徐达等部的连环打击下 ,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滋?径蠖急泵盘尤氪竽骶?菜忱?目舜蠖迹?笫埔讶ァ?/p>
(徐达北伐)
不过,元朝虽被明朝取代,但元时期业已形成的社会习俗与政治传统却不是一夜之间便可以全部改变的 。例如,元的建立是建立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上的 。所以草原传统也不可避免的充斥于农业社会当中,游牧民族的政治中没有所谓的君臣之别,而是以主奴关系为主干 。
(即使是画作中 , 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存在于游牧社会中的这种主奴关系)
主奴同君臣相比,显然更强调服务与顺从,这不可避免的对中原王朝的士大夫政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所以元代的文臣同其他朝代的文臣相比,身份显然要更加卑微一些,这种君臣关系的微妙变化自然也为明初政治所承袭 。
毕竟是人臣
例如人们所知的,朱元璋因孟子有“民贵君轻”说而对其十分厌恶,在一些下达的谕旨中,朱元璋不断强调臣下与平民对自己的依附关系 。欧阳伦案中朱元璋也是如此 。
首先 , 欧阳伦是靠科举制跻身于权力高层的,他的权力的获得既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也是靠着皇权支配下的政治与文化传统的认可 。所以他的第一个身份是人臣 。
但是 , 与以往的人臣所不同的是 , 无论从心理认知上、还是实际的权力结构中 , 欧又同时在以一种皇权依附者的角色存在着,所以,从朱元璋的内心深处来看 , 欧阳伦的身份再高贵,这一切也是取决于朱元璋之喜好的,这种“主奴关系”的本质,已为欧阳伦的结局预先埋设好了一颗定时炸弹 。
(影视剧作中的朱元璋与欧阳伦)
外戚干政?
其次 , 欧阳伦贵为驸马,属于外戚集团 。纵观中国历史,外戚干政弄权之事屡见不鲜 。朱元璋虽识字不多 , 但勤奋好学,尤其当上皇帝后 , 朱元璋经常请儒生为自己讲授历朝史事,所以朱元璋不会不明白隐藏于历史长河中的政治教训 。这些都让朱元璋分外的小心 。
仅仅是走私茶叶那么简单吗?
当然了 , 历史经验归历史经验,假如欧阳伦在贩卖茶叶的事上稍微收敛一些的话,朱元璋是不会痛下杀手的 。但欧阳伦不仅不加收敛,还绕开皇帝直接向官员与民间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配合自己的走私行动 。这自然是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 。
(电视剧中的明太祖问案)
因为,一次次的走私背后不仅是堆积如山的真金白银,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 。而这个利益集团的核心 , 便是我们的驸马爷欧阳伦 。既然欧阳伦可以运用手中权力和所掌握的人脉来实施“经济犯罪” , 那么实施“政治犯罪”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欧阳伦与安庆公主)
你可以碰皇帝的一切,但你绝不可碰他手中的权力,尤其这个皇帝还是本对权力极度敏感且已杀人如麻的朱元璋 。所以欧阳伦必须死,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贪污枉法太不给老丈人留面子 , 更是因为他的存在 , 对朱元璋所代表的皇权已经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而为了让自己幼小的孙子可以免去在自己死后被野心家玩弄于指掌间的悲剧(朱棣的夺权另当别论) , 杀一个欧阳伦又有何妨呢?
(影视剧作中即将被处决的欧阳伦)
参考文献:
张廷玉著《明史》中华书局2015年5月
孟森《明清史讲义》商务印书馆2011年10月
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年5月
吴晗《朱元璋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5月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中华书局2014年9月
当然是许仙和白素贞啦!
其它西湖的传说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
其实,西湖是一个泻湖 。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 。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 。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 。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 , 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 , 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
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 。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 。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
西湖民间传说故事
在西湖边上 , 从前有一个杏花村 , 杏花村里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姑娘名叫杏婵 。
杏婵七八岁的时候,一个初夏的晌午,她在村前杏树林里的草地上放牛 。这时,树上的杏子已经成熟了,一颗颗红的杏子落下来,刚好落在杏婵脚前 。她拾起杏子,正想送进嘴巴去吃,却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说话:“小姑娘,小姑娘,别咬,放了我 。”
杏婵看看四周,静悄悄地一个人也没有,是谁在和她说话呢,她心里惊疑,手一松 , 杏子就掉一地来 。说也奇怪 , 那杏子竟变成了一个天上少有的美女,立在她面前 , 原来是杏仙出来啦!
杏仙从头上拔下一支光彩夺目的金钗,交到杏婵的手里,笑咪咪地对她说:“勤劳好心的小姑娘,送给你这支金钗吧 。等你碰到急难的时候,只要敲敲金钗,叫三声杏仙 , 我就会来帮助你的 。”说完,杏仙就又变成一个顶大顶红的杏子飞到树上去了 。
杏婵长大后,嫁给宋老爹的第九个儿子做媳妇 。她嫁到宋家,小两口过得很和睦,公婆也喜欢她 。别样都好,只是家里人多心不齐 。你要往东,他要往西;你要吃甜,他要吃咸 。公公是老实人,管不了九个又长又大的儿子;婆婆好说话 , 也做不了媳妇们的主 。杏婵见公公平时谋虑的事情多,常提个一言半语,她的主意,总是又对又好 。若是婆婆忘了什么,她也都想得起来 。因此,公婆有事都爱和她商量 。
这一来,却惹得那八个媳妇不高兴,以为公婆偏疼小婶子,她们就暗地里嘀咕起来 。
一天,轮到杏婵做饭了 。她刚煮好一镬饭、一镬老豆腐,大嫂子就在厨房门口向她招手,要她去剪个鞋样 。她刚一出去,二嫂子轻手轻脚走进厨房,往灶洞里加了几块大木柴,又往豆腐里撒了几把盐 。等到杏婵回厨房的时候,只闻得一阵扑鼻的焦味 , 揭开饭镬盖看看,一镬好饭都烧焦了 。再掀起菜镬盖,尝尝豆腐的味道咸得发苦 。她一猜度,心中都明白了,却一声不响地往饭镬里加上勺水,煮成一镬镬焦粥;又往豆腐镬里加了些水,调些菱粉,煮成了一镬豆腐羹 。开饭的时候到了,下田的人都回来了,伢儿们也忙着搬桌子板凳 。八个嫂嫂站在一边,挤眉弄眼地等着吃焦糊饭、咸豆腐,看笑话儿 。这当儿 , 杏婵笑吟吟地端出了饭菜来,对大家说:“天气热,我给大家煮了镬焦粥 , 好解解渴 。这老豆腐大家也吃腻了 , 我变个法子,煮成豆腐羹让大家换换口味 。”
公公、婆婆、大伯、小侄子、小侄女……一家人都吃得高兴起来,一边吃,一边夸那豆腐羹味道好 , 说那镬焦粥又香又解渴 , 把两镬子饭菜吃得精光 。
经过这一回,嫂嫂们也真心佩服杏婵了,又看她敬重公婆,体贴丈夫 , 待人和气 , 就公推她来当这个家,让年老的公婆把担子松一松 。
杏婵当家以后,从来也不拿大,有事总是和大家商量,把一切田里事、家务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那九个弟兄专做地里的生活 , 家里事一点也不要他们操心 。家里头,妯娌九个,纺纱织布,缝衣做鞋,每天把饭食安排得好好的 。婆婆专管那些幼小的伢儿 , 公公专管上街赶集 。那大一些的伢儿 , 放牛、割草、砍柴、拾粪 , 也都有事做 。这样,一家人吃不愁,穿不愁,生活慢慢地好起来 , 房屋也翻了新 。
杏婵管家管得很公平,吃的穿的,从不厚这个薄那个,总是人人都有份 。全家老?。?先税?”玻?”簿蠢先耍坏苄旨?,妯娌间,也都和和气气 , 连那小伢儿们也都变得乖了 。
杏婵又最乐意帮助人家,邻居们缺少柴米、用具的时候,她总是不等人家开口就借给他们 。所以,周围村庄里的人们,都敬佩杏婵 。人们教训起女儿媳妇来,总是说:“你看看人家杏婵!”
你了夸杏婵,我也夸杏婵,传来传去,皇宫里的皇帝也得知了 。皇帝不信真会有这么能干的媳妇,就派一个钦差大臣,送一粒杏仁去给宋老爹一家人吃 , 看看杏婵拿它怎么办 。
宋老爹一家人听了圣旨,都惊呆了 。只有杏婵不慌不忙地从钦差大臣手中接过杏仁,说道:“钦差大人 , 辛苦了 。请在堂屋里坐坐,看我们一家吃了这杏仁再走吧 。”
杏婵搬来砖头,当场在堂屋里迭起一座灶 , 灶上安一口大镬,烧了满满的一镬滚水 。她把杏仁放在镬里煮烂了,又往镬里加了一些红糖,就一勺一勺盛起来 。哈!不多不少,正好均均匀匀地每人一碗,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杏仁茶!
钦差大臣回报了皇帝 , 还说:“这杏婵不但聪明能干,而且是个天仙般的美人哩!”皇帝听说有这么一个美人,就不管三七二一 , 叫钦差大臣带上三千御林军,去把杏婵抢进宫来 。
这一大群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西湖过,把宋老爹的屋子都团团围住 。钦差大臣进屋去宣读圣旨,宋老爹一家人都哭叫起来了:妇女伢儿们牵着杏婵的袖子裙子啼哭,男人们七嘴八舌地和钦差大臣说理争吵,乱嘈嘈地闹成一片 。杏婵双手拦住了家里人,向钦差大臣说:“请你们在门外稍等一会儿 , 让我收拾收拾,换身衣裳就随你动身 。”
杏婵走进房里,从头上拔下金钗 , 在桌沿上敲敲,叫了三声“杏仙” 。杏仙就站在她面前了 。她就向杏仙说:“杏仙啊,现在我到了急难的时刻,请你帮助我吧!”
杏仙说:“好,让我把你的家搬到西湖的底下去,永远过平安的日子吧!”
杏婵点点头 。杏仙把袖子轻轻一拂就呼呼地刮起狂风来 , 把宋老爹全家从口,连带着房屋、牛羊、农具……统统都吹进西湖里去了 。
狂风把钦差大臣和三千御林军吹得七零八落 。等到风平浪静,他们赶到湖边去看时,还望见一根烟囱露在湖面上呢!一会儿,烟囱也不见了,宋老爹一家就这样安安稳稳地沉到西湖底下去了 。
自从杏婵他们搬到湖底,邻居常常惦记着他们 。有一个邻居想试试看,他们是不是还在湖底下活着,就在湖边喊了一声杏婵 , 向她借一张耕田的犁 。过一歇歇辰光,真的有一张犁浮上水面来啦 。以后,村里人缺少什么物件应用 , 就用这方法向湖底去借 。若是外地来的陌生人,游西湖走乏了想歇歇力 , 也只要向杏婵讲一声,马上就会有桌椅板凳浮上来给你坐 。这样过了许多年 。有一次,不知是哪个贪心的人借了杏婵家四条板凳,竟搬回自己家去 。大概是杏婵生了气,从此以后,人们就再不能向湖里借到东西了 。
寻太阳
很早很早以前,在西湖边宝石山脚下 , 有个小村庄 。村里住院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加的叫刘春,女的叫慧娘,男耕女织,勤勤俭俭 , 日子过得很甜蜜 。前村后村的乡亲们都夸他们是一以对好夫妻 。
有一天早晨,东方现出一片朝霞,通红通红的太阳长起来啦 。刘春背起锄头,下田去干活;慧娘也理好丝,坐到机上去织锦 。这时候,忽地刮起一阵狂风,天上黑云滚滚 , 刚升起的太阳一下又缩回去啦 。
从此,太阳就不再升起来了 。没有太阳,又黑又冷的,树叶不绿了,花朵不红了,庄稼不长了,所有的妖魔鬼怪,都趁着黑暗,到人间来行凶作恶 。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呀?人人都发愁来 。
太阳哪里去了呢?只有那一百八十岁的老公公才知道 。他说,东海底下有个魔王,魔王领着许多小妖,这些妖魔鬼怪最怕太阳 , 太阳一定是被这个魔王抢去了 。
【朱元璋为什么连自己女婿都不放过?】
刘春看见大家在黑天黑地里过日子,心里很难过,他天天摸着轻工业,走前村走后村,挨家挨户地去问寒问暖 。他走到这家,这家说:“刘春呀,没有了太阳 , 我们快要冻死啦!”他走到那家,那家产:“刘春呀,没有了太阳,大家都快饿死啦!”刘春听了这些话,心里象刀割一样难过 。他回到家里,对慧娘说:“慧娘呀 , 世上没有太阳 , 人们都快要冻死饿死了,我打算去把太阳寻回来!”慧娘听了,想了想说:“你要去就去吧,我不留你 。家里的事你不用牵挂,只要你能把太阳寻回来 , 大家就有好日子过啦!”
慧娘从自己头上剪下一绺长发,和在麻丝里打成一双草鞋,又缝了一件厚厚的棉袄,给刘春带着 。她把丈夫送到门口,忽见天边金光一闪,远远飞来一只金凤凰,落在刘春的肩膀上 。刘春抚摸着金凤凰说:“金凤凰呀金凤凰,跟我一道去寻太阳吧!”金凤凰转了转眼睛,点了点头 。刘春又拉住慧娘说:“慧娘呀 , 寻不到太阳我就不回来 。即使死在路上,我也要变成 一颗明亮的星星 , 给下一代寻太阳的人指引道路!”
刘春带着金凤凰走了 。慧娘天天摸着黑,爬到宝石山顶上了望 。盼呀,望呀,不知道盼了多少日子,可是世上还是墨黑墨黑的,不见一丝阳光 。有一天夜里,慧娘忽然看见一颗亮晶晶的星星,飞起来挂在天空上;过不一会儿,金凤凰飞回来了 , 垂着头停在她的脚边 。慧娘一看,就知道刘春在路上死了,她心里一阵难过,不觉昏倒在地上 。
慧娘醒来的时候,她怀着的孩子已经生下来了 。这婴儿风就长,一阵风吹来,会说话啦;二阵风吹来,会跑路啦;三阵风吹来 , 就长成一丈八尺高的彪形大汉!慧娘见了真欢喜极了 , 她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做“保淑” 。
慧娘领了保淑回家,望望儿了,想起丈夫,不觉扑簌簌地掉下眼泪 。保淑见了问:“妈妈 , 你为什么哭呀?”慧娘忍不住悲痛 , 就把他阿爸寻太阳死在路上的事讲给他听 。保淑听了,就说:“妈妈,让我去把太阳寻回来吧,”慧娘看看儿子,舍不得离开 。但又想到世上没有太阳,人们都在受苦受难,总得争个出头的日子 。想到这里,就点点头答应了 。
慧娘又从头上剪下一绺长发,和着麻丝打成一双草鞋,再缝一件厚厚的棉袄让保淑穿上 。保涉走到门口,那只光灿灿的金凤凰又飞来了,停在他的肩膀上 。慧娘指着天上那颗亮晶晶的星星,对保淑说:“儿呀,那颗星是你阿爸死后变的 , 你只要朝着它指引的方向走,就不会走错路了 。”保淑点点头,慧娘又指着金凤凰对保淑说:“这只金凤凰曾陪伴你阿爸去寻找太阳,你还是跟它一道去吧!”保淑点点头,说:“妈妈,我走后,不论时间过了多久,你千万不要难过呀!价钱要是一掉泪,我的心就会颤抖起来 , 再也没有力气去寻太阳了!”
茶祖宗
很早以前,龙井是个荒凉的小村庄,在山岙岙里 , 稀稀拉拉地住着十来户人家 。人们在远山上栽竹木,在近山上种六谷,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还吃不上一顿饱饭 。
在村边有间透风漏雨的破茅屋,里面住着一个老大妈 。老大妈没儿没女,孤苦伶仃一个人 。她年纪老了,上不了山,下不了地,只能照管照管屋子后面的十八株老茶树 。这些茶树还是她老伴在世的时候栽的 , 算起来也有几十年啦 。老茶树缺工少肥,新叶出得很少,每年只能采上几斤老茶叶 。
老大妈是个好心肠的人,她宁愿自己日脚过得苦点,每年总要留下一些茶叶 。天天烧镬茶水放着,还在门口凉棚下摆上两条板凳,给上山下岭的过往行人歇力时解渴 。
这一年除夕,天落大雪,左邻右舍多少都办了点年货,准备过年 。老大妈家里实在穷 , 米缸也快空啦 , 除了瓮里剩的几把老茶叶,别的什么也没有啦 。但她仍旧照着老规矩,清早起来,抓把茶叶在镬里,发旺火,坐在灶前烧茶 。这时,忽听“喉呀”一声,茅屋的门推开了,进来一个老头儿,身上落满雪花 。老大妈忙站起身来招呼道:“老大伯呀,这山上风雪大 , 快进屋里坐!”
老头儿掸掸身上的雪花,走进屋里,一面向灶洞烤火,一面跟老大妈搭开话:“老大妈,你镬里烧的啥东西呀?”
老大妈说:“烧的是茶哩!”老头儿惊异地问道:“今天除夕 , 明天就过年啦 , 人家都忙着氽三牲福礼 , 你家怎么烧茶呢?”
老大蚂叹口气,说道:“嗳,我是个孤老太婆,穷呀!办不起三牲福礼供神,只好每天烧镬茶给过路人行个方便 。”
老头儿听了哈哈大笑道:“不穷,不穷,你门口还放着宝贝哩 。”
老大妈听了很奇怪 , 伸出头去向门外看看 。仍旧是松毛搭的凉棚,底下两条旧板凳,还有墙角落头一只破石臼,破石臼里堆满了陈年垃圾——一切还是老样子 。
老头儿走过来指指那只破石臼,说道:“喏 , 这就是宝贝呵!”
老大妈只当老头儿跟她寻开心,就笑着说:“一只破石臼也算宝贝?你喜欢,就把它搬走好啦 。”
“哟,我怎么好白拿你的宝贝呢!把它卖给我吧,我这就去叫人来抬 。”老头儿说完,就乐呵呵地冒着大雪走了 。
老大妈望望破石臼,心想,石臼这么脏,叫人家怎么搬呀!就把里面盛的陈年垃圾扒进畚箕里 , 埋到屋后那十八株老茶树的树根上,又到龙井拎来一桶清水,把破石臼洗刷得干干净净的,洗下来的污水也泼在老茶树的树根上 。
她刚把破石臼弄清爽,那老头儿却带着人走来了 。他到门口一看,不禁大声叫了起来:“哎呀 , 宝贝呢?哎呀,宝贝呢?”老大妈弄得糊涂了,指着破石臼说:“这——这不是好好摆着吗?”老头儿顿着脚说道:“嗳,你把里面的东西弄到哪里去啦?”老大妈说:“我把它倒在屋后的老茶树根上了 。
老头儿绕到屋后一看,果然如此,不禁连连顿脚道:“可惜,可惜,这破石臼的宝气就在那陈年垃圾上,你既然把它埋在茶树根下,那就成全这十八株老茶树吧 。”说完话 , 就领着人走了 。
过了除夕和新年,很快,春天又到了 。这年,老大妈屋子后面那十八株老茶树 , 竟然密密麻麻地爆出许许多多葱绿的嫩芽来 。采下的茶叶 , 真是又细又嫩又香 。
邻居见老大妈的茶树长得这样好,大家就砍掉竹木,收了六谷,用这十八株茶树的籽,在远远近近的山头上发起茶树来 。一年一年 , 越发越多 , 越发越旺 。到后来,龙井这一带地方漫山遍野都栽遍了茶树 。
因为这一带地方出产的茶叶又细又嫩又香,吃起来味道特别美,所以“龙井茶”便在各地出了名 。直到现在,茶农们都说 , 那老大妈屋后的十八株茶树 , 是“龙井茶”的祖宗哩 。
东坡肉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涝也不愁旱了 , 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地的庄稼得一大丰收 。老百姓感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好处,到过年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
苏东坡收下很多猪肉 , 叫人把它切成方块,烧得红红的,然后再按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一块,将肉分送给他们过年 。
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得好快活 , 这辰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来,大家更高兴:“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 , 把他送来的猪肉叫做“东坡肉” 。那时,杭州有家大菜馆 , 菜馆老板见人们都夸说“东坡肉”,就和厨师商量,把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通通的;挂出牌子,也取名为“东坡肉” 。
这只新菜一出,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大猪还一够卖呢,加的菜馆老板看得眼红,也学着做起来 , 一时间,不论大小菜馆,家家都有“东坡肉”了 。后来,经过同得公认,就把“东坡肉“定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 。
苏东坡为人正直 , 不畏权势,朝廷中的那班奸臣本来就很恨他 。这时见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心里更不舒服 。他们当中有一个御史 , 就乔装打扮,到杭州来找岔子 。存心要陷害苏东坡 。
那御史到杭州的头一天 , 在一家馆里吃午饭 。堂倌递上菜单,请他点菜 。他接到菜单一看,头一样就是“东坡肉”!他皱起眉头 , 想了一想,不觉高兴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这头一道菜!”
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倒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是同行公认的第一道名菜 , 于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馆的菜单都收集起来,兴冲冲地回京去了 。
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 。他说:“皇上呀 ,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贪赃枉法,把恶事都做绝啦!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 。”
皇帝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可有什么证据吗?”
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腻的菜单呈了上去 。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圣旨,将苏东坡掉职 , 远远地发配到海南去充军 。
苏东坡被调职充军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然象过去一样赞扬他 。就这样,“东坡肉”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直到今天 , 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
明珠西湖
相传很久以前,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 , 住着一条雪白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 , 住着一只彩色的金凤 。
玉龙和金凤是邻居,每天早晨,他们一个钻出石窟 , 一个飞出树林,打个照面就忙着各做各的事儿去了 。有—天 , 他俩一个在天空飞,一个在天河游 , 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仙岛上 。在仙岛上,他们发现了一块亮闪闪的石头 。金凤很喜欢 , 就对玉龙说:“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玉龙也很喜欢,就对金凤说:“金凤金凤,我们把它琢磨成一颗珠子吧 。”
金凤点头答应,他俩就动工了 。玉龙用爪子抓,金凤用喙子啄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 , 他俩真的把石头琢成了一颗滚圆滚圆的珠子 。金凤飞到仙山上衔来许多露珠儿,滚到珠子上 , 玉龙游到天河里汲来许多清水,喷到珠子上,慢慢地这颗珠子就变得明光闪亮了 。
从此以后,玉龙喜欢金凤,金凤也喜欢玉龙 。玉龙和金凤都喜欢他们的明珠 。玉龙不愿回天河东边那个石窟去了 , 金凤也不愿再回天河西边那个树林 。他俩就住在天河当中的仙岛上,日夜守着自己的明珠 。
这颗明珠真是一颗宝珠,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常青,百花齐放 , 山明水秀,五谷丰收 。
一天 , 王母娘娘走出宫门,一下就看见这颗明珠的宝光 , 心里非常羡慕 。到半夜辰光,她就派一个天兵,趁玉龙和金凤睡熟的时候,悄悄地把这颗明珠拿走了 。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欢得不得了 , 连看也舍不得给人家看一看 。她把明珠藏到仙宫里头,外面关起九重门,上了九道锁 。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 , 发现明珠不见了,他俩真着急呀!玉龙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个石窟,没有找到;金凤寻遍了山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寻着 。他俩伤心极了,可还是日日夜夜地到处寻找,一心想把心爱的明珠找回来 。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赶到仙宫来祝寿 。王母娘娘摆下盛大的蟠桃会请众神仙 。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 , 齐声祝贺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母娘娘一时高兴,就对众神仙说:“各位仙长 , 我请你们看一颗珍贵的明珠,这可是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宝珠啊!”
说着,就从衣带上解下九把钥匙,打开九道锁,走进九重门,从里面取出那颗明珠 , 用金盘端着放在厅堂中间 。明珠亮晶晶,光闪闪 , 神仙们看了都啧啧叫好 。
这时,玉龙和金凤正到处寻找他们的明珠 。金凤发现了明珠放出的亮光;就忙叫玉龙:“玉龙玉龙快来看,那不是我们的明珠放出来的亮光吗?”玉龙从天河里钻出头来,一看:“是呀,一定是我们的那颗明珠 , 快把它找回来!”
玉龙和金凤立刻朝着明珠的亮光找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宫里 。那些神仙正在伸头探脑围着明珠叫好 。玉龙上前说:“这项明珠是我们的!”金凤也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王母娘娘一听火了,冲着玉龙、金凤,张口就骂:“胡说!我是玉皇大帝的亲娘,天上的一切宝物都该是我的 。”
玉龙和金凤一听也来了火气,一同向王母娘娘说:“这颗明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长的,是我俩辛辛苦苦,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琢磨出来的!”
王母娘娘一听,又羞又恼,脖子气粗了,脸也涨红了,伸手护住放着明珠的金盘,喝叫天兵天将把玉龙和金凤赶出去 。金凤见王母娘娘不讲理,扑过去就抢明珠;玉龙见王母娘娘不讲理 , 也冲上去抢明珠 。三双手都抓住金盘,谁也不肯放松 。你拉我扯 , 金盘一摇晃,明珠滚了下来,滚到阶沿边,从天上掉到地下去了 。玉龙和金凤见明珠往下掉,急忙翻身跟下来保护 。玉龙飞着,金凤舞着,他俩一忽儿在前,一忽儿在后,一忽儿在左,一忽儿在右,保护着这颗明珠,慢慢地,慢慢地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 。这颗明珠一落地 , 立刻变成了清清的西湖 。玉龙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雄伟的玉龙山来守护它;金凤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明珠,就变成一座青翠的凤凰山来守护它 。
从此,凤凰山和玉龙山就静静地卧在西湖的旁边 。直到今天,杭州还流传着两句古老的歌谣:“西湖明珠自天降 , 龙飞凤舞到钱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