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 , 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 , 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 , 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 。“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 , 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 。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 。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 , 三次加爵弁 。“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 , **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 , 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 。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 , 贵族和平民都穿着 , 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 。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 。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 , 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 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 。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 , 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 , 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 。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 。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 , 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从图中我们看到,发式的样式丰富多彩,图案的纹样有凤的纹样,有牡丹花纹样 。有的发式显现出云纹的印迹,是发展变化的云纹的体现 。从鞋的式样上看 , 唐代盛行翘圆头鞋,做工很精致,就连草鞋也是讲究工艺的 。丝鞋的纹样绣作虎头,和现在山东一带儿童所穿的虎头鞋纹样相似,只是现在山东一带农村儿童穿的虎头鞋的鞋尖没有那么向上翘 。男鞋的样式和现代的鞋样有相似之处,说明那时鞋的发展已达到了高峰 。纵观唐代的服饰图案 , 可以这样来认识: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宋、元、明、清时期的服饰图案,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 。这时期的服饰、承前代的形式,在图案运用上不仅将云纹发展成朵云纹样,而且更多地运用了"吉祥图案"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服装的配件设计更加多了起来,特别是在宋代,开始注重幞头这种饰件的装饰效果了 。幞头,即著公服、常服时所戴的首服,又名折上巾,因为它是折而向上的巾式 。在后周时,幞头就一改以前的幅巾样式为四脚幞头了;后来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变化 , 变成裹戴的一种样式;到了宋代,幞头就成为服饰中的主要首服了 。为此,出现了各种样式的、各种图案纹样的幞头 。其颜色的运用多是两种颜色 , 或两种颜色以上的 。与之相应地又出现了革带 。革带,以宋代的服饰中是标志官职高低的一种配件 。制作革带的材料和装饰都很考究 。在图案的设计上还是运用变形的云纹或回龟纹 。图案效果给人以明快、简练的感觉 。宋代服饰图案,运用的多是云纹、回龟纹,同时也有朵云的 , 妇女的头饰也运用云纹 。宋、元、明、清时期的云纹图案,也是在唐代日趋写实的基础上出现了种类不同的装饰风格 。例如:一类在"吉祥图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如意云图案 , 几个如意云相互连在一起,增加了图案的装饰趣味;另一类的"自由式"云纹逐渐变为写生云纹图案了,明清时期云锦图案的云纹,就是典型的例子 。云锦图案上的云纹大都作为龙凤、狮子、蝙蝠等的陪衬 , 除?quot;四合云"等是规则的云纹图案外,其它大部分以写生的"行云"、"大云"、"卧云"等为主 。"行云"是一种像飘浮在蓝天的云,有徐徐而动的感觉 , 几乎和真实的云彩一样;"大云"其特点是任意向四周发展,形成"连身通气"的气势,也是接近写实的 。由于云纹在当时锦绣中运用极为普遍,因此,云锦艺人总结了画云的口诀:"行云绵延似流水,卧云平摆像如意,大云连身通气,小云巧面生灵",来描绘各种云形图等 。明代图案在继承前代图案的同时,创造并丰富了谐音图案和寓意图 。为明代明宪宗成化皇帝的常服 。他头戴善冠 , 穿有满地云纹衬托团龙及十二章纹样的服饰,冠以纱,折角向上 , 后名翼善冠;袍用**,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绣金盘龙一;带佩玉,靴为皮之 。皇帝常服饰有云纹及十二章的各种纹,寓意了皇帝才德兼备、文武双全、能呼风唤雨,是想象中?quot;人格化"的神 。明朝冠服制度规定,皇帝在举行祭礼和大典及处理朝政时要穿有龙纹的袍服 。明神宗万历皇帝寿圣节(即诞辰)所穿的龙袍与宪宗皇帝龙袍相似,只是满地的云纹样图案被满地的寓意图纹所代替 。它的装饰美化只是一方面,而纹样寓意的内涵更为深刻,仅在明万寿服服饰图案一个纹样里,美好寓意的纹样就如此丰富 。另外,随之发展的,如桂花和万年青,意为富贵万年青;太阳和凤凰,意为丹凤朝阳;莲花和鲤鱼 , 意为连年有余;金鱼和海棠,意为金玉满堂;蝙蝠和云 , 意为福从天降 。这种寓意图案还有不少,有的至今仍在沿用 。从上述图中可看出,不论是团龙、坐龙 , 还是行龙,都呈现出程式化造型,云纹、植物纹、鸟纹、鱼纹也都趋向写实,表现出程式化造型特点 。清代的服饰是我国服饰发展的顶峰,服饰图案在这时的装饰作用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如果说历代服饰图案都有一定的发展 , 都有尚可创造的余地,那么 , 到了清代 , 服饰的装饰纹样就是繁杂堆砌 。如果说清代服饰的发展与历代服饰也有不同的话 , 那么,在这里所要说的 , 就是各种服饰配件的完善、图案的繁琐,以及等级观念在图案上的反映更加森严明确了 。清代的服饰除了承前代的装束外,主要是在装饰物件上更加完备了,如服装出现了马蹄袖的上衣,出现了马甲(坎肩) 。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的纹样,在明代的八吉祥纹样的基础上,集图案的装饰作用之能事,使之达到了繁纷的程度 。服饰上的装饰也如此纷繁 。这一时期 , 服装出现了一种叫补子的装饰,以补子的纹样代表官职的贵贱 。补子纹样的差别反映了清代等级的森严 。清代的帽子一改历代的式样装束,而注重帽子顶上花翎的装饰,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职 。下面就具体冠来说明清代冠上花翎的表示内容 。皇帝夏朝冠,背面 。顶三层 , 前饰金佛,后饰舍林,此为舍林中饰东珠七颗 。清代以帽子有无花翎和顶子的制作材料来区分封建贵族的政治地位 。,群王冬朝冠,正面 。顶金龙二层,上饰东珠十 , 上衔红宝石 。贝子夏朝冠,顶二层 。前饰舍林,戴三眼花翎 。,民公夏朝冠,顶与冬朝冠同 。顶镂花金座 , 中衔东珠四,上衔红宝石 。,镇国公吉服冠 。顶用红宝石,戴双眼孔雀翎 。,皇太后、皇后冬朝冠,薰貂为之 。顶三层,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后金翟一,翟尾垂珠,五行二就 , 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末缀珊瑚 。冠后护领 , 垂明黄条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 。这些装饰的重要意义,就是显示其高贵的政治地位 。皇子福晋夏朝冠(背面) 。青绒为之 。其他与冬朝冠同,即顶镂金三层,上衔红宝石,朱纬上周缀金孔雀五,后金孔雀一 , 垂珠三行二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末缀珊瑚 。冠后护领,垂金黄条二 , 末缀珊瑚 , 青缎为带 。
汉服名称有哪些古代中国一向素享“衣冠王国”的美誉 , 服饰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 。
古人云“衣食住行”,衣为先 。在中国人眼中,穿衣是一件大事,穿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
在中国传统上 , 服装还是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
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这几个朝代所代表的是什么样的衣装服饰吧~
春秋战国时期·深衣袍服
在春秋一直到汉代,曲裾深衣,直裾深衣是当时深衣的主要款式 。
曲裾深衣承接上衣下裳,是一种根据礼制而制定的衣服,一直以来都深受士大夫阶级的喜爱 。
其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垂直的背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要公平 。
汉代 ·汉服褒衣广袖
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 。当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撑束缚女性身体发展时,宽大的汉服已经实现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 。
汉服的袖子又称“袂” , 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 。袖子,都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
袖宽且长是汉服中礼服袖型的一个显著特点 , 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 。
南北朝·华袿飞髾
魏晋时期衣冠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 。服装看起来异常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
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 , 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 。
唐代·惯束罗衫半露胸
唐朝女服较之其他朝代,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与流行意识,更加追求大气飘逸与华丽绚烂 。
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 , 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是唐代女子的传统装束 。
这种唐女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 。襦 , 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 。
从中国服装史上看 , 唐代服饰是最华丽、最绚丽多姿的,从审美的角度看 , 唐朝服饰又是最大气 , 雍容华贵的,这一点从当时人们崇尚牡丹花就能体现出来 。
小贴士大袖衫,大气飘逸 。充分反映了唐代繁华、恢弘、大气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当时华丽开放的审美风尚 。这种服饰是中晚唐时期的样式,并一直流传到五代 。
清代 · 旗装
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 。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 。旗装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 。
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 。清代以来,坎肩极为流行 。罩穿在氅衣、衬
襦裙:作为汉服的主要形式,细节一直有变化,有的为深交领至腋下,袖缘很宽,袖根宽于袖口 , 有腰线,多认为是中衣款式 。袄裙:马面裙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 , 两侧裙幅打褶,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 。齐胸襦裙:裙摆垂坠,飘逸,分对襟和交领,对襟居多 。齐胸裙上襦多束于裙内 。
1、襦裙:汉服款式之一,即上襦下裙,交领右衽 。襦裙作为汉服的主要形式,细节一直有变化,有的为深交领至腋下,袖缘很宽,袖根宽于袖口,有腰线,多认为是中衣款式 。也有的为浅交领,袖根和袖口宽度一样,为直袖 , 袖缘窄,有腰线,多认为是外穿的襦裙 。
2、袄裙,或者叫衫裙:上袄下裙,汉服款式之一 。长袖袄衫,交领右衽,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 。下裙多配马面褶裙或普通褶裙 。马面裙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两侧裙幅打褶,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上多装饰膝襕纹样,故也称襕裙 。袄裙的款式影响了朝鲜宫样及中国其他民族 。
3、齐胸襦裙:襦裙根据系结位置分出的一种款式 。将裙头和系带束在胸上方,顾名思义曰齐胸” 。起于隋 , 兴于唐 。裙摆垂坠,飘逸 , 分对襟和交领,对襟居多 。齐胸裙上襦多束于裙内 。
4、半臂:汉服款式之一,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写到: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半臂这个名称 , 在古代不同时期所指的款式也不一样 。现在普遍来讲,多指袖长及肘、交领或对襟的短上襦 。
5、氅衣 , 又称鹤氅:旧制原不缝袖,故名之曰氅也 。晋代已有记载,多道家用,宋代文人好鹤氅,明代士人多作便服外套用 。形制与披风相似,对襟,直领,大袖,衣襟用长带一对系结,衣身多为浅色,领袖衣襟均施有深色缘边,两侧一般不开衩(也有做成开衩的) 。氅衣披风外形接近,有时两者也混称 。
6、曲裾:曲裾的特点是衣襟接长向后交掩 , 出土的实物也只看到马王堆的 。
7、深衣:明代多作为士人的礼服,用于祭祀、冠礼等传统礼仪场合 , 日常并不随便穿着 。深衣用白色或玉色,交领,宽袖敞口 , 领、袖、衣襟、底边等处施皁色或青色缘边 。衣身上下分裁,腰部以下为十二幅拼缝:大襟四幅 , 后襟四幅,两侧各一幅,小襟二幅 。穿深衣时,头上戴幅巾、腰束大带与组带、足穿素履 。
8、襕衫:出现于唐流行于宋明,两宋时期的男子常服以襕衫为尚,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之旧制 。明代出现无膝襕襕衫,下摆处的衣缘较宽,取消了膝襕 。中为宋制襕衫,右为明制襕衫 。
9、披风:汉服款式之一,男女皆可穿用 , 直领对襟,袖子宽大,两侧开衩,衣无镶边,与衣同色的领缘到胸前,披风和其他便服搭配 。
【古代服饰名称】
10、直裾:直裾,上下分裁后缝合,衣身两侧不开裾,交领右衽,马山楚墓,马王堆都出土过类似的衣服,但细节有很大的不同 。后世仍有穿类似的衣服,细节已有很大变化 。
- 四川省万源市的电话区号
- 古代关于军人的诗句
- 具有观赏性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墙壁有哪些分类?
- 网页游戏2014三国有关名称
- 做今日头条自媒体,一个月内频繁的修改名称会影响推荐量吗?
- 所有运动品牌标志大全及名称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分数线
- 中国古代的十大园林是哪些
- 门窗的分类有哪些?我国古代门窗的那些事儿
- 古代关于钓鱼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