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新冠疫情对中国农产品供给安全尤其是粮食安全的冲击成为当前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世界粮农组织发出警告,新冠病毒大范围传播有可能会对粮食供应﹑全球贸易和粮食安全造成极大风险,更使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进一步凸显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实现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 , 事关重大,不容轻视 。基于全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 1.3 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 470 公斤,远超国际人均 400 公斤的安全标准线 , 库存消费比同样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 17% ~ 18% 的安全水平 。因而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 只要不触动大规模恐慌性社会抢购的底线,就不会导致粮食大范围供求失衡,进而诱发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 。虽然过度放大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冲击矛盾并无必要,但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必须谨慎乐观,一方面新冠疫情对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冲击必然有一个滞后的发酵期,后续性影响将逐步显现 。另一方面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诸多长期性挑战依然存在 , 近期疫情影响和长期深层矛盾相互叠加,将可能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构成不能低估的较大压力 。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任何盲目乐观都是极其危险的,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应有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不仅应及时应对重大疫情冲击带来的复杂后续影响,更要高度重视有效化解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中长期矛盾 。
从发展的视角综合分析,除了当前关注度极高的粮食种业之外,中国粮食安全还面临五个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的挑战性矛盾:
一是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困难 。
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稳定必须以基本的粮食播种面积作为支撑 。但就现实看,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中国保持现有粮食播种面积面临不容回避的现实困难 。其一是耕地“非农化”难以逆转 。在中国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带来耕地面积大规模减少的趋势仍在发展,即便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过程中 , 形式上的占补平衡也是以耕地实际质量下降为代价实现的 。大量良田沃土的持续减少对粮食生产形成显著的“挤出效应”,通过增加耕地面积从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其狭小 。其二是耕地“非粮化”不断发展 。推进土地集中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于比较效益明显偏低 , 土地流转不断提速的过程就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土地流转规模越大,耕地“非粮化”发展相应越快 。其三是耕地粗放经营仍然严重 。虽然中国部分区域粮食规模经营实现了较快发展,但绝大多数地区粮食生产中小农户分散生产的基本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之后,农业生产中老龄化矛盾愈益突出,总体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 。不仅粗放经营十分普遍,而且耕地常年性抛荒和季节性抛荒现象也大量存在,从而对通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来有效增加供给能力形成严重制约 。
二是粮食供应链面临全面冲击 。
粮食安全不仅需要生产环节的安全,更需要形成前端农资和后端加工的完整供应链才能保证有序稳定的粮食供给 。具体分析新冠疫情对中国粮食产业的影响,可以判定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是短期性的,而对粮食供应链前后端的影响则更具有长期性 。从农资供应来看,在整体经济运行困难加剧背景下,生产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态势难以扼制,一大批中小农资生产企业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之中 , 部分企业甚至难逃倒闭厄运 。毫无疑问,疫情对中国粮食供应链前端的冲击影响更大和更持久,这必然给后续的农资供给造成较大影响进而传导于粮食生产过程 。从粮食加工来看,粮食价值链的复杂性以及贸易和运输的重要性 , 使疫情影响下的国际粮食市场脆弱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 。当前国际粮食供给已经进入一个相对脆弱的特殊阶段,全球粮食供应链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不仅会对中国粮食加工业形成加工原料不足的严峻制约,而且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趋势必然快速向国内市场传导,致使总体上本就处于微利状态的粮食加工业生存更为困难,结果可能使已有加工能力被动趋于萎缩 , 对中国粮食产业链的整体性稳定发展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 。
三是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发展能力不足 。
相对于附加值更高的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而言,粮食产业是传统弱势产业 , 尤其是小农户分散化的粮食生产方式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因而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就成为必然的发展选择 。正因如此,近年来各级政府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正在逐步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主体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土地成本、农资成本、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粮食生产成本的“地板效应”不断抬升,粮食生产的盈利空间十分有限 。大量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粮食规模生产主体主要都是依靠政府补贴来实现盈利甚至生存的,因为激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当前众多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总体上还处于艰难的发展过程之中,仍然面临发展能力不足、带动性不强的突出问题,由此构成中国粮食供需平衡依然脆弱的重要影响因素 。特别是在遭受疫情冲击和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 粮食规模经营主体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 如何对其精准支持,强化能力,提振信心 , 是中国确保持续性粮食安全必须破解的瓶颈性难题 。
疫情来的猝不及防,这次疫情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你赞同吗?怎么看?1、影响外出务工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普遍滞后 ,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外出务工 。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脱贫的131万户557万人中,务工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贫困户共有93万户,占71% , 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和项目不能开工或开工较晚 。
导致部分务工人员近期无法外出务工,有的务工人员在一季度基本没有可能获得务工收入 。长时间不返岗或者返岗后收入偏低,会对部分贫困户如期脱贫带来较大影响 。?
2、影响产品销售 。由于疫情防控期间物流通道不畅,需要即产即销的大棚蔬菜、水果等出现销售难、运输难问题 。
部分贫困户靠养殖业增收,受人员流动限制、活禽运输管控、屠宰场所关闭、市场消费缩减等因素制约,不得不延长养殖周期、增加成本投入 , 加上产品无法进入市场变为收入,影响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再生产的实施 。?
3、影响春耕生产 。目前正值春耕生产期,疫情给春耕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种子、化肥、农药的农资供应总量足够,主要问题是农资运销最后一公里受阻,难以进店入村 。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农村防疫搞“一刀切”,甚至封村堵路 , 农事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春耕如果不能按时令进行,就会影响贫困群众的收入 。
4、影响就近就业 。部分贫困群众原来主要依靠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疫情导致企业市场主体延迟复工复产,贫困群众就业期缩短,收入水平可能下降 。?
5、影响帮扶实效 。在稳定控制疫情之前,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涉及的企业和项目有不少不能开工建设,有的不能按计划投入运营,对贫困群众的直接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不出来 。?
扩展资料:
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
1、对外出务工人员给与交通补贴,开具两地认证的健康证明,对吸纳就近务工人员的企业按人头和工作时间给与一定的补贴 。中小企业能够70%的就业,我省在金融、税收等方面极力的扶持中小企业,帮助其度过难关 , 对不减少务工人员的企业给与一定的补贴 。
2、打通运输关节,帮助推销农产品 。我省将低风险地区的防疫卡口全部拆除,打通省内外运输关节,帮助农户将积压的农产品尽快销售 。?
3、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不影响春耕农忙 , 不影响我省粮食的生产,很多地方容许农民按时春耕,对缺少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的农户积极帮助联系购买 。?
4、积极的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解决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就近就业,支持符合防疫条件的服务、餐饮等第三产业尽快开门营业,及时解决一部分就业 。
5、受疫情影响停建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新的项目通过审批会尽快投入建设中,这些建设项目能够解决一部分群众的就业 。
感谢小秘书的邀请!
这次疫情确实对农民的收入有很大影响 。
一、农产品影响
比如草莓生产正值销售季节,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市民体验采摘的时候,对于草莓户而言不管是进入市场还是采摘销售都是旺季,但是今年很多地方摘下来运不出去 , 市民都在家里不出门,体验采摘的归零,对草莓行业来讲是极大的挑战 。
尽管生产基地货源充足 , 但是却面临运不出去的难题,造成滞销;另外,人心惶惶不敢出门买菜购物,恐慌心理下影响了众多农产品的销售 。对于农民而言,影响也是颇大 。
二、影响外出务工是必然的
我国农民工群体基数大并具有明显的跨区务工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农民工数量接近2.91亿人,其中到乡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比例占60%,大约50%选择进城工作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及时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 , 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响应 , 延迟企业开工时间,通过交通管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省域间、市域间、县域间、镇域间甚至村域间的人口流动 , 呼吁市民、村民居家不外出,然而随时间推移农民外出务工需求愈发强烈,矛盾突出 。另外中小企业的纷纷关闭,会存在大量农民工失业的困难局面 。
这次新冠状病毒疫情波及范围广,全国上下都在抗疫 。这次疫情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农村也实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 封锁村庄,对道路进行管制,人员24小时值班等 。这些措施给疫情的防控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此次疫情也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
菜农种植的很多的农产品滞销 , 我们当地的蔬菜大棚里种植的圣女果,往年最贵的时候8块钱左右一斤,而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农户种植的圣女果才两块多钱并且出现了滞销,外地客商进不来,我们出不去 。让农户愁容满面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开不了工,农民也不能外出务工,尤其跨省务工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