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 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 , 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 D.社会课程
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 , 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因材施教
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陶冶法
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艾宾浩斯遭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先慢后快 B.匀速加快 C.先快后慢 D.匀速减慢
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5.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答 , 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 。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
A.团体警觉 B.替代强化 C.最小干预 D.处理转换
16.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 , 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 。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 , 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 。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先行组织者 D.自我差异性
18.郭阳同学近来总是不由自主地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 。明知没有必要 , 却不能控制自己 。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19.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 , 教师对学生应该
A.鼓励合作学习 B.给予积极期望
C.提出纪律要求 D.引导发现学习
20.“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21.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 。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
A.教学责任感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B.教学幸福感
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2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23.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
25.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
29.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
30.材料:
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 。有一天 , 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会带我出去旅游了 。”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 ……反思中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几位学习后进的学生 。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 。我问他们,如果要你们选择一样的话,你们想要哪样?想不到大家都选择奖状 。于是,我说:“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 , 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 。”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 。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 。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 , 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 。他们终于在同学中抬起头来了 。
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下个月能取得“月明星”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上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会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 , “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将开展的义务劳动策划一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解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一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 。于是,这些原来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发现 , 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 , 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
问题:
(1)该班主任老师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10分)
(2)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8分)
31.材料:
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 。在学校 , 取得好成绩事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及极度苦恼;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回到家里 , 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习,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融洽 。他想改变这一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 。他非常恨自己 , 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及,他不知该怎么办 。
问题:
(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10分)
(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8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所以此题选择A 。
2.答案C 。解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 , 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 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发现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 。所以此题选择C 。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所以此题选择A 。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题干所述“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D 。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 , 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题干中,量变导致质变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因此正确答案为C 。
6.答案C 。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 , 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双轨之间是平行的,既不对应,也衔接 。答案为C 。
7.答案B 。解析:此题考察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对象划分,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 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题干中,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
8.答案A 。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 , 采用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分科课程 。故选A 。
9.答案B 。解析:我国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故本题选B 。
10.答案D 。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 , 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 。故选D 。
11.答案B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题干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 属于品德评价法 。故本题选B 。
12.答案A 。解析:有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题干中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去听课,是有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有意注意 。故选A 。
13.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 , 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故本题选C 。
14.答案D 。解析:解析:精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题干中学生把上课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做笔记,属于精加工策略 。故选D 。
15.答案A 。解析:团体警觉是指在讲演和讨论期间,老师用来鼓励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提问方法 。题干中钱老师先提问后请答,让全班同学思考,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整个思考过程中保持注意力,属于团体警觉 。
16.答案A 。解析:胆汁质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 , 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 。题干中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 , 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有明显外部表现,与胆汁质的特质相符 。因此 , 此题选A 。
17.答案B 。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 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 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题干中的张老师所考虑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为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 。
18.答案C 。解析:强迫症指的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 。题干中郭阳同学表现出的行为属于强迫行为,所以他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 。
19.答案B 。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因此 , 教师对学生应该给予积极期望 。
20.答案A 。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 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
21.答案D 。解析: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题目中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生,可见李老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 。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这四个因素 , 对人的身心发展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 , 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非教育 。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
23.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四项任务 。因此 , 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说法是错误的 。
24.参考答案
题干说法错误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认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而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因此 , 题干说法错误 。
25.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或倾向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 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因此品德的形成受情感的影响说法是正确的 。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
(3)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 。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
27.参考答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28.参考答案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29.参考答案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
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材料中班主任的做法遵循了德育原则的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具体表现在:
①做到了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材料中,班主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后进生,并通过学生擅长的方面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改变以前不爱学习、不努力的现状 。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学习,成绩也提升了很多 。
②做到了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班主任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自己擅长的方面,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一点一点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断努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提升 。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 , 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班主任积极信任、相信后进生也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所以采用写下优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改变 。
(2)首先,该老师运用了品德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德育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材料中老师通过选举“月明星”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 改变自己的小缺点,正是体现了这一方法 。
其次,该老师运用了道德修养法 。道德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允迪炙枷胱?浼靶形?刂?。材料中老师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长 , 通过发挥特长成为月标兵,最终通过优点来带动缺点,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
最后,该老师也运用了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材料中老师对于学生达到“月标兵”的标准更加严格和细致,每位同学也在老师的要求锻炼下形成了,优秀的品质,也能体现这一方法 。
31.参考答案
(1)①情绪的爆发性和冲动型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 ,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 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 。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的猛烈爆发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情感情绪冲破理智的意识控制,淋漓尽致地显露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爱、恨、不满或恐惧、绝望等情绪 。材料中,小辉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 。学校生活、与同学交往以及与父母沟通上都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 表现出冲动的一面,这些都体现了小辉情绪发展的爆发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
②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 。心理学家曾把处于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情感情绪形象地比喻为“像一个钟摆”,在寻求平衡点的过程中摇晃于两极之间,这主要与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关 。材料中,小辉情绪来的快 , 变得也快 , 正是不稳定性的体现 , 并且取得好成绩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非常和极度等都体现了其情绪的两极性 。
(2)①敏锐觉察情绪,只有首先觉知自己的情绪及产生的真正原因 , 才能适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适当的反应 , 进而给情绪一个转化的出口 。②平和接纳情绪状态③正确调整情绪④有效表达情绪 , 学会正确表达、合理宣泄情绪 。⑤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包括:宣泄: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人的情绪体验充分表达出来 。如放松训练、气功、瑜伽等;转移:是从主观上努力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良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自我调节方法;调节认知功能:主要是运用艾利斯ABC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改变认知 。对自己习惯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重解,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以更宽广的视角理解自己和他人;积极的自我暗示:指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