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条路

我的家乡长临河,位于肥东县南部,源于三国赤乌年间,濒临巢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 。古镇依山傍水、安详秀丽 。湖上烟波浩渺、景色如画 。镇里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历史气息浓郁 , 是合肥周边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它东临白马山、青阳山,向南驱车约10分钟,可达“湖天第一胜景”的中庙 。向西沿环湖大道行驶1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合肥市区 。向北一路前行,就是肥东县城店埠了 。由此,店埠至中庙的这段路就被称作“店忠路”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在县城工作 , 店忠路也就成了我每次回家的必经之路 。那时,这条路还是一条仅能容两辆车交会、弯弯曲曲的沙石路,可以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来形容 。路面被大车碾压得凹凸不平,每次回家挤在班次不多的客车里,遇到颠簸的路况,车里的人东倒西歪,晃来晃去 , 遇到一个急刹车,坐着的乘客猛地撞到前排椅背,像炸了的爆米花 , 额头鼓起大包是常事;站着的乘客 , 则踉跄着集体倒向前方 。每每我都会紧紧抓住栏杆,竭力维持平衡,但也免不了冲撞别人 。后来 , 成家有了孩子 , 对于晕车的我和孩子来说,回家的路就成了一次次难熬的路程 。有一年春节,一直都是雨雪天 , 路面被雨雪“啃”出了大大小小的坑,回娘家可是吃尽了苦头 。初二那天 , 又逢雨天,客车在雨中摇摇晃晃地慢慢爬行,像折了腿的螃蟹 。偶尔还会遇上扛自行车的人,在一旁躲闪溅起的泥水 。我和女儿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一路呕吐 。好不容易到家了,人也像生了一场病,母亲做的一桌子好菜,也没有诱起我们的胃口 。每每这时,母亲总是很伤感,搓着围裙边小声叹气:“哎,什么时候这条路能平平坦坦,不让我的宝贝孙女受这个罪呀 。”
期盼中,店忠路前后改造了三次,第一次是在2000年初,由原先的沙石路修成两车道的沥青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流物流的增多,沥青路的路面不再平整,两车道也已不能满足车辆行驶的需求 , 于是,在2000年底,店忠路又进行了第二次规划改造 , 部分路段增加了两车道,取直了部分弯道 。回家的路,再也见不到汽车驶过后,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车泥泞的景象了 。
随着环湖大道的畅通,滨湖新区的快速发展,古镇长临河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赶上了环巢湖旅游发展的好时机 。2013年,县里对店忠路进行了第三次改造 , 建成了双向六车道沥青路,非机动车道和赭红色的人行小道 。作为肥东县城与环巢湖大道的唯一连接线,店忠路成了全省首条、国内第三条智慧公路,那颜值如刚嫁的美人 。瞧,路中间宽阔的绿化隔离带 , 路两旁起起伏伏、高高低低的景观林带,车行绿廊中,人随绿流飘,好不舒畅!高高的太阳能路灯,似一只只海鸥展翅飞翔;美观大气的智能站牌,召唤着我停车漫步 。蜿蜒的人行小径旁,栽满了各色低矮的花草,浓郁的香气让人忍不住凑过去闻了又闻 。不时可见农耕劳作形象的白色石雕点缀林间,平添了几分艺术气息 。绵延十几公里的绿化,让人们充分享受“车在路中行,路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惬意 。在栽植植物的选择上,绿化设计者们用足了心思,为了不遮挡视线,店忠路选择了姿态轻盈的树种 , 香樟、栾树、杉树、银杏、柳树,同时穿插红枫、乌桕、红头石楠等彩叶树,嵌入了垂丝海棠、紫薇等各色花卉 。低矮的灌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灌木下方则是自由生长的小草,花草树木组合在一起,每个细节都能体现出匠心 。色彩此起彼伏 , 显出了丰富的层次 。
因为喜欢乡村,我和先生把家安在了白马山,每天清晨和傍晚,行驶在宽阔的店忠路上,打开车窗,清风徐徐,绿意盎然 , 花香阵阵,心旷神怡 。无论春夏秋冬,店忠路两侧总有红花绿树相互交映 , 赏心悦目 。鹅黄的迎春花,玫红色的海棠花 , 淡粉色的樱花,深粉色的桃花,大朵的扶郎花,金色耀眼的波斯菊 , 深浅不一的紫薇花,香气扑鼻的桂花,肆意洒脱地绽放,美丽至极 。最妙的是空中飘过一阵儿小雨,沥青路面显得格外清亮,绿绿的小草儿和树叶儿,姹紫嫣红的各色鲜花,在细雨的亲吻下娇艳欲滴 , 摇曳生姿 。置身于一条充满自然气息的长廊中,享用这一路花草馨香,这该是何等美妙的感受!
前几日,给86岁高龄的老父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群人说说笑笑的声音,“我正和邻居们一起散步呢,现在咱的家乡建设得这样美,乡亲们吃不愁,穿不愁,这日子过得呀,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丫头,我还要多活几年呐 。”
是啊,店忠路改造扩建后,带动了周边的乡村旅游,道路沿线的藕塘、果园、农家乐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奔小康 。而那些景观绿化的养护,多由年龄偏大的乡亲们承担,不经意中他们都变成了“园丁” 。
【家乡的那条路】
沙石路,沥青路 , 景观大道,智慧公路,店忠路这条平坦而又美丽的路啊,一直在变宽、变直、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