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转基因种子政策

法律分析:转基因作物产生的巨大经济、生态效益使得各国对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持积极支持态度,我国也不例外,早在2008年,国家就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该专项计划用15年时间,投入经费240亿元人民币(国家投入120亿元)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并计划于“十三五”结束时实现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6亿亩,即4000万公顷 。
法律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 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
本条例所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
目前我国是否批准大宗生产转基因粮食作物/中国现有的转基因植物:
大豆:中国老百姓天天吃的大豆油绝大部分都是转基因产品 。
2.中国已经批准了转基因棉花、马铃薯、番茄、甜椒、木瓜等作物种植 。其中广西和东北已经非法种植转基因玉米 。
3.大米:虽然农业部2009年才批准安全证书 , 并且还未批准其大规模商业种植 。但是在2005年前后 , 已经非法种植23500亩~29000亩,这些非转基因大米被夹杂在普通大米中出售 。后来酿成国际性转基因污染事件 , 湖北省才铲除了非法种植的转基因水稻 。但是转基因水稻种子的源头华中农大及张启发本人却毫发未伤 。2010年4月《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湖北转基因水稻规模种植,农民自己拒吃》 , 转基因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已经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 。此系违法行为 。
1、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植物(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是拥有来自其他物种基因的植物 。该基因变化过程可以来自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但今天该名词更多的特指那些在实验室里通过重组DNA技术人工插入其他物种基因以创造出拥有新特性的植物 。
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其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抗虫、抗病等几类。
2、由来: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或花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作为某些蛋白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生产;研究基因在植物个体发育中,以及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中的功能 。
3、优点:
以植物作为生物技术的实验材料有其特定的优点,那就是植物细胞大部分都有全能性(totipotency),可以用单个细胞分化发育出整个植株 。这样,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单个植物细胞有可能再生成一棵完整的转基因植株 。
我国的转基因作物一直都受到关注,一直以来都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所以是允许生产的.
一、全球转基因生物育种持续发展势不可挡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实现商业化以来,全球每年种植面积均以两位数的百分率迅速增长 。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为170万hm2,1997年猛增到1100万hm2,以后连年持续稳定增长 , 2005年达9000万hm2,2006年又突破了1亿hm2,10年间增长了60多倍 。1996-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种植面积已达5.77亿hm2 , 几乎与美国或中国国土的总面积相当 。
过去10年间,全球共有57个国家,针对70余种转基因植物及产品,进行了32000次田间试验和安全性评估,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苜蓿、番茄、马铃薯、西葫芦、辣椒和番木瓜等11种作物 , 50多种转基因抗虫、抗病和抗除草剂植物产品已投入商品化生产 。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的国家有22个,排在前6位的依此是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 。过去被认为偏于保守的欧盟国家中已有6个批准了转基因玉米的种植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发展时间不长,但已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子市场价值已达61.5亿美元,占全球作物种子市场(300亿美元)的21% 。预计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将超过1500亿美元 。转基因生物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未来全球生物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 。
另据分析,1996-2004年间由于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而大大减少了杀虫剂的用量,使全球农药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低了15% 。更为重要的是 , 种植转基因作物90%的受益者是发展中国家上千万的贫困农民,10年间 , 他们的收入增加了130亿美元 。转基因作物不可阻挡的发展之势,实际上反映了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坚定信心 。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应用 , 尽管时有怀疑或争论,但事实胜于雄辩,其推进速度之快 , 效益之显著,更让其他农业技术难以望其项背 , 充分显示了现代农业技术强大的生命力 。
二、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成绩斐然,但近年产业化速度趋缓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国际上农业生物工程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 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 ,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先后获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基因,研制出一批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和新品系 。转基因作物育种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已处于领先地位 , 某些项目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和开发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抢占国际生物技术制高点的成功实例 。1999年以来 , 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0%左右的速率递增:2006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达64个,种植面积超过350万hm2,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河北、山东、河南和安徽等棉花主产省的抗虫棉种植率已近100%;7年来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超过0.2亿hm2,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推广应用抗虫棉后我国棉农增收节支累计约250亿元 , 纺织业和消费者获利120亿元: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约60万t,有效地保障了棉花生产,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 。目前,国产抗虫棉不仅完全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在国内市场上稳占优势 , 而且开始向印度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除了抗虫棉以外 , 转基因抗虫杨树和抗病毒番木瓜近年在我国也进入了产业开发阶段 。我国科学家在水稻等植物基因组研究、抗病虫水稻、抗旱耐盐作物、以及旨在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产品营养与药用价值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中都获得了可喜的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
近年来,围绕转基因生物育种,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面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大量科学试验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批准种植和销售的转基因作物产品中不存在安全性问题,也未发现拟待开发的抗病虫水稻和玉米对健康和环境有不良影响 。相对而言,农业生物技术是国内外差距较小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我国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转基因作物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 。如果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从高起点切入,完全有可能实现技术创新与跨越发展 。
【国家转基因种子政策】
然而,由于受到国际上所谓“转基因安全性争议”的负面影响,我国转基因作物应用的审批速度放慢了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产粮大国,粮食安全可谓重中之重,尽管研究成果不少 , 但10年来竟然没有一例粮食作物获准生产应用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我国是全球最早开发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曾多年处于世界第4位 , 但自2003年起退居第5位,2006年又降到第6位,竟落到印度之后 。产业化速度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整体发展的突出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