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朝代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2、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
《月夜忆舍弟》古诗现代翻译是什么?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诗三百首,边塞, 秋天,月夜,思乡怀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 , 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 , 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
赏析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 , 写出所见;戍鼓雁声 , 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 , 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 , 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 , 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 , 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 , 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 , 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 , 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 , 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 , 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 。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
结构分析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 , 人“分散”则“死生”不明 , 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 , 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 , 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赏析二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 , 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 , 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 , 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 , 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 , 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 , 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 , “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 , 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 , 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 , 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 , 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 , 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 , 一结无限深情 。
历史评价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 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 , 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锦瑟无端五十弦 ,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代·李商隐《锦瑟》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月夜忆舍弟古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诗三百首,思念,爱情抒情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斜阳 一作:夕阳)——唐代·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斜阳 一作:夕阳) 唐诗三百首,国中古诗,送别,即景抒情山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 留醉与山翁 。——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唐诗三百首,山水抒情
《月夜忆舍弟》古诗现代翻译是: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 。边城荒芜秋风凉 , 只听见孤雁哀鸣 。今夜霜露格外白,月还是故乡的明 。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
原文: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注释:
1.舍弟: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弟弟 。
2.戍鼓:战鼓 。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
4.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 , 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白露街的夜晚 。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弟兄分散 , 家园无存 , 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
7.长:一直 , 老是 。
8.达:到 。
9.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 秦皇岛万通春江花月夜房价多少钱一平?
- 歌声故事——80后的回忆《机器灵砍菜刀》
- 白居易写的忆江南古诗
- 老地方的雨歌词
- 粉红色的回忆的歌词是哪首歌的歌词?
- 《复刻记忆》的歌词
- 哪些经典电视剧是90后的童年回忆?
- 一树桃花开电视剧中罗耀辉为什么失忆
- 描写忆江南的古诗词
- 关于回忆的诗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