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制定如下事业单位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
事业单位工程合同管理制度1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管理,有效维护机关事业单位和合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使用财政资金的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管理适用本办法 。
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依法通过招投标方式达成的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是指各乡镇政府、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和民事活动中 , 作为一方当事人和合同相对人签订的契约性法律文件 。
第四条 签订合同的主体包括县政府、乡镇政府、县政府部门、县政府和县政府部门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使用财政资金的机关事业单位 。
禁止以临时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和部门内设机构的名义签订合同 。
第五条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实行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合同风险评估制度和报告审批制度 。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合同包括:
(一)标的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合同;
(二)县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或重大投资项目合同;
(三)关系重大公共利益,社会影响较大的合同 。
第七条 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应当明确具体负责合同谈判、起草、履行等事宜的承办机构和承办人 。
以县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 , 承办机构为具体负责合同承办工作的主办部门 。
第八条 承办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负责合同项目的调研、评估,提出初步意见;
(二)审查合同相对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履约能力等;
(三)负责订立合同的协商与谈判,合同文本的拟定与修改;
(四)负责将合同文本等资料报审查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五)根据审查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六)负责合同的履行;
(七)负责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
(八)负责保管合同文本及与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有关的文件资料,并按规定整理、移交 。
第九条 县政府法制机构是合同的审查机构,未经审查,不得订立合同 。
审查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对报送的合同依法进行审查,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
(二)指导或参与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
(三)审查备案合同;
(四)监督合同履行,对合同履行中产生的风险,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
第十条 提交县政府法制机构审查的合同,县政府法制机构一般应当在收到合同文本草拟稿以及相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并出具审查意见书 。
承办机构应当根据审查意见书的要求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调整 。
第十一条 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文本一般应包括合同标的、权利义务、履约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主要条款 。解决争议的方法选择仲裁的,应当明确具体的仲裁机构 。
第十二条 订立合同,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立项 。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应当经本单位领导集体讨论通过方可立项;属于本办法规定的重大合同的,还应当报县政府审批同意 。
(二)谈判、协商 。承办机构组织有关人员与合同相对人进行谈判、协商 。
(三)合同文本拟定 。承办机构根据谈判、协商结果拟定合同文本 。
(四)审查 。合同签订前 , 承办机构应当将合同文本及有关合同相对人的资产、资质、信用、履约能力、知识产权状况调查材料,合同谈判、协商材料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机构意见,合同订立依据,批准文件及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等材料报送审查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
(五)报批 。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规范性文件规定应当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合同,由承办机构按照有关程序报请批准 。
(六)签字和盖章 。合同应当由机关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授权其他人员签字的,应有法定代表人的书面授权 。签字后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
第十三条 合同签订后或履行过程中需要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变更、解除合同的 , 参照本办法第十二条合同订立的程序办理 。
第十四条 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使用的房产、地产以及重要办公设施等需要出租、出借的 , 应依法确定后,由管理、使用该项资产的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合同的承办机构报请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并履行本办法第十二条有关程序后 , 由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承办机构共同与合同相对人签订出租、出借合同 。
第十五条 重大合同签订前,承办机构应当组织对合同签订的风险评估,重点从政治、经济、环境、法律、社会稳定等方面对合同签订和履行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 。
第十六条 承办机构应当在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文本和相关资料报送县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
第十七条 合同签订后,承办机构应当全面负责合同的履行,并及时对履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处理 。
第十八条 合同相对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办机构应当提出相应对策或者建议,及时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解除权、违约责任追究权等法定权利:
(一)出现不可抗力;
(二)合同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修改或者废止;
(三)签订合同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四)合同相对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以及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五)合同相对人预期违约;
(六)其他可能影响合同履行的情形 。
第十九条 重大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本办法第十八条所列情形的,承办机构应当及时向县政府提交预警报告,并抄送合同审查机构 。
第二十条 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承办机构应及时与合同相对人进行沟通,查明情况,客观评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 。可能对机关事业单位权益造成重大损害或使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 承办机构应及时向签订合同的机关事业单位书面报告,并抄送合同审查机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应对工作 。
第二十一条 合同纠纷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 。经协商、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 , 应当签订书面协议;经协商或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按合同约定的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
第二十二条 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合同纠纷,承办机构应当全面收集证据,按照诉讼时效的要求以及仲裁、诉讼规则做好应对工作 , 防止因应诉不当导致败诉 。
第二十三条 合同纠纷处理过程中,承办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放弃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一方享有的合法权益;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 。
第二十四条 合同履行完毕后,承办机构应及时将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 不得随意处置、销毁 。
承办机构应当根据合同的重要程度,设定合同文件资料的保管期限;一般合同的文件资料应当保管10年以上,重大合同的文件资料应当永久保存 。法律、法规、规章对合同文件资料的保管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第二十五条 应当归档保存的合同文件资料主要包括:
(一)正式签订的合同文本原件;
(二)合同履行过程中签订的有关补充协议、变更协议;
(三)各种批准文件;
(四)合同前期谈判过程中的背景资料、往来函电、会谈纪要及与合同签订有关的传真、录音、录像等;
(五)其他与合同签订有关的文件资料 。
第二十六条 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签订合同的第一责任人,对签订合同承担领导责任 。
第二十七条 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加强对本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机关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县政府法制机构应当督促其纠正;情节严重的,可提请县政府研究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一)按规定应当报送审查的合同,承办机构未报送的;
(二)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未通过即签订合同的;
(三)不按规定进行合同备案的 。
第二十八条 承办机构、审查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 ,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由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 , 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签订合同的;
(二)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收受贿赂 , 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机关事业单位利益的;
(三)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超越职权,导致机关事业单位遭受较大经济损失的;
(四)未妥善保管合同资料、档案材料,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在诉讼或仲裁中败诉的 。
第二十九条 有关部门、单位要同时加强对县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签订合同的监管 。县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签订的合同,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报送监管部门备案;主业内的重大投资和非主业投资合同应当报经县政府同意后方可签订,其合同文本由签订合同的企业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报送县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
第三十条 县经开区签订合同参照本办法执行 。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玉山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监督实施 。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
事业单位工程合同管理制度2第一条 为规范县政府及其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签订行为,减少因合同签订、履行不当造成的损失,有效维护政府及部门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 ,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本县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或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时,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协商一致,订立合同、协议及其他合意性法律文书(以下统称合同),适用本办法 。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县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派出机构、直属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合同,主要包括下列类型:
(一)国有土地、滩涂、水域、森林、荒山、矿山等自然资源的租赁、发包、承包、出让合同;
(二)国有资产的建设、养护、出租、承包、买卖合同;
(三)行政征收、征用、委托合同;
(四)政府采购合同;
(五)政府特许经营合同;
(六)政策信贷合同;
(七)行政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咨询合同;
(八)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招商引资合同;
(九)行政事业单位借款合同;
(十)计划生育管理合同;
(十一)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其他合同 。
第四条 政府及政府部门的法制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 。
政府各部门应协助政府法制机构做好政府合同的管理工作 。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应当明确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具体负责合同的谈判、起草、履行等事宜 。
在以县政府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中,承办部门是指具体负责合同前期工作的有关部门;在以县政府部门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中,承办部门是指县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 。
第六条 合同承办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合同项目的调研、评估、提供初步意见;
(二)审查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
(三)负责订立合同的协商与谈判 , 合同文本的拟定与修改;
(四)将合同文本等资料报本部门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五)县政府或县政府授权或委托签订的合同应当及时报送县政府法制机构审查;
(六)根据法制机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配合法制机构对合同进行监督、检查;
(七)负责合同履行,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八)负责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
(九)保管合同文本及与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有关的文件资料 , 并负责按规定整理、移交 。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订立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实信用、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订立合同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市场调查 。凡需要订立合同的项目 , 应当进行市场调查,形成书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合同标的物的市场状况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提出要约邀请或要约事项,报送单位负责人审定并签署意见 。
(二)资信调查 。对潜在的签约对象,应当对其注册登记情况、股权结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财务状况、行业声誉、以往信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资信调查报告报送单位负责人审查 。
(三)谈判 。合同标的额巨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由单位负责人和具有相应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人员组成谈判小组或招标小组 。
(四)拟定合同文本 。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到标的明确、内容齐全、条款完备、责任明确、用语规范严密 。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印制格式合同的,按格式合同要求确定合同内容 。
(五)合法性审查 。合同在正式签约前,应当交由单位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签订合同 。
第九条 县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或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并且合同标的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在合同签订前报送县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
以县政府或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签订合同,由县政府法制机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 。
第十条 合法性审查采用书面审查方式,送审单位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送审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合同当事人身份证明;合同当事人资信证明;合同文本以及相关法律文书 。
第十一条 需要办理合同所涉及事项的审批、合同登记、备案或者需要办理合同公证等法律事务的,依法或者依合同约定办理 。第十二条 合同一般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合同主体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合同标的或者项目的详细内容;
(三)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及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
(六)合同变更、解除及终止的条件;
(七)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八)生效条件、订立日期 。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订立合同时 , 禁止有下列行为:
(一)以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非法手段订立合同的;
(二)超越行政事业单位职权范围作出承诺或义务性规定的;
(三)利用合同低价折股或者无偿、低价转让国有资产的;
(四)利用合同违法发包、分包、转包,牟取非法利益的;
(五)利用合同垄断经营、限制竞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
(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直接或间接以行政机关名义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提供担保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订立合同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一)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产、资质、信用、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制度}.
(二)选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时,优先选择临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 涉外合同应当优先约定适用我国的法律和仲裁规则;
(三)合同履行的期限应当明确,并设立合同变更和终止条款,如:遇到国家政策、法律变化,本地规划调整、本地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等 , 难以履约的,合同无条件变更或终止;
(四)涉及国有资产出租的 , 合同期限不高于五年;
(五)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 , 应当做好保密工作 。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法制机构应当从以下方面对合同进行法制审核:
(一)合同主体的资格、资质及履约能力;
(二)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
(三)合同文本的规范性;
;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合同管理 , 防范合同风险和减少纠纷,保障国有资产、财政资金的安全和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政府合同,是指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以及民事经济活动中,作为一方当事人所订立的涉及国有资产、财政资金使用和自然资源、公共资源利用的协议 , 包括以下类型:
(一)城市基础设施等国有资产(包括无形资产)的投资、建设、租赁、承包、托管、出借、买卖、担保、物业管理等合同;
(二)土地、森林、荒地、水流、海域、滩涂、矿藏等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依法出让、转让、出租、承包合同;
(三)行政征收、征用、委托合同;
(四)借款、资助、补贴等合同;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合同;
(六)招商引资合同;
(七)其他政府合同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订立、履行和管理政府合同的活动 。
因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应急措施 , 订立政府合同的,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市政府工作部门应当根据本规定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 制定本部门的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本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订立和履行合同的管理 。
以市政府工作部门的下属单位为一方当事人订立的涉及国有资产、财政资金使用和自然资源、公共资源利用的标的额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合同,应当报市政府工作部门审查 。第五条 政府合同的订立和履行遵循合法、审慎、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保障国有资产、财政资金的安全和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 。
政府合同管理遵循事前法律风险防范、事中法律风险控制为主和事后法律监督、补救为辅的原则 。第六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对本市政府合同的订立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组织实施本规定 。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全程参与以市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政府合同的磋商、起草、审查、签订和履行 。第七条 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订立政府合同,禁止下列行为:
(一)违反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订立合同;
(二)临时机构和内设机构作为一方当事人订立合同;
(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作为合同担保人;
(四)承诺合同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提出的不合法要求;
(五)在合同中约定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内容 。第二章 合同示范文本第八条 起草政府合同时 , 应当优先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国家、省没有制定合同示范文本的,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可以组织制定合同示范文本 。第九条 市政府合同示范文本由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牵头制定 。部门合同示范文本由各工作部门组织制定 。涉及多个部门的,可以由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 。第十条 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国有资产、财政资金的安全和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原则 。第十一条 部门合同示范文本应当报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 。未经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不得使用 。
部门合同示范文本报送审查时,应当一并提交制定示范文本的说明和背景材料 。第十二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部门合同示范文本,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事业单位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一)合同示范文本的内容是否会产生法律风险 , 对国有资产、财政资金的安全和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产生不利影响;
(二)合同示范文本的内容是否完整、详?。??稀吨谢?嗣窆埠凸?贤?ā返谑??醯墓娑ǎ?
(三)合同示范文本的用语是否准确、严谨;
(四)合同示范文本是否对纠纷解决方式有规范的约定;
(五)合同示范文本中是否含有其他不合法内容的条款 。第十三条 制定和审查政府合同示范文本,必要时可以听取公众、社会组织的意见 , 保障合同条款的公平合理 。
涉及专业技术领域的政府合同示范文本 , 可以委托、邀请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参与制定和审查 。第三章 合同的磋商和起草第十四条 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来确定合同对方当事人 。
采用政府采购或者招投标方式确定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