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燕子的古诗

带燕的古诗举例如下: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 , 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
《绝句》杜甫唐朝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 , 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
燕子介绍:
燕子(Swallow)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 。形?。?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 。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
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 , 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每产3?7卵 。
燕子的故乡在北方,北方色玄,因此 , 古时把它叫做玄鸟 。汉字的“燕”是特指家燕 。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 。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 。
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 。食物为昆虫 。燕是典型的迁徙鸟 。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
宋陆游《燕》原文及翻译关于燕子的古诗句如下:
1、原文:
燕燕于飞 , 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 , 泣涕如雨 。
释义:
【带燕子的古诗】
燕子展开翅膀飞,翅膀展开不整齐 。这个妇人要大归,远远送她到郊区 。睁眼望她望不见,哭泣眼泪落如雨 。
赏析:
《燕燕》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 。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 。《燕燕》之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复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 。“伫立以泣”的“泪”,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艺术意象之一 。
2、原文:
双燕归飞绕画堂 。似留恋虹梁 。清风明月好时光 。更何况、绮筵张 。
释义:
燕子双双归来,围绕画堂翻飞 , 好像在留恋如彩虹艳丽的雕梁 。此时有清风和明月相伴,正是美好的时光 , 更何况还有盛大的宴会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盛宴之词 。词的前二句“双燕归飞绕画堂,似留恋虹梁”,一方面点出“燕归飞”之时,即为阳春之际,另一方面则是吟咏那富家气魄,因为穷人家是没有“画堂"和“虹梁"的 。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晏殊作词所讲究的“气象”之意 。去年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它们绕着那精美如画的厅堂穿来飞去,象是极为喜爱这美丽的虹梁一样 。
3、原文: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 , 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
释义:
春社日刚刚过去 , 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 。
赏析: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这首《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彩的 。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 , 极妍尽态,神形毕肖 。而又不觉繁复 。这首词刻划双燕 , 有环奇警迈之长,不愧为咏物词之上品 。
宋陆游《燕》
原文
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 。
只愁去远归来晚 , 不怕飞低打着人 。
译文
初见燕子飞来时,房子刚盖好,梁檩门窗都是新的 。接着只见燕子衔泥筑巢,然后又见它们频繁来往,捉虫哺育幼雏 。
双燕牵挂着巢里的雏燕,只愁飞得太远 , 归来的时间过晚,饿着了自己的儿女,不怕飞得很低,身子碰着了行人 。
本诗咏燕,颂燕 , 富有情趣 。前两句,赞誉燕子的辛勤:忙碌地衔泥筑新窠,频繁地哺育小燕子 。“初见”、“新”、“已复”、“频”等词语恰到好处地反映出了燕子的辛勤,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的爱燕、颂燕之情 。后两句,写燕子与房子主人亲密和谐的关系 。
“只愁去远归来晚”,一语双关,既是写出远门的燕子恋家,又是写房子主人惦记着燕子,怕它远去而迟归,从而,揭示燕子与人的亲密关系,“不怕飞低打著人”,进一步揭示了燕子与人的亲密关系 。这样的燕子形象无疑是美的 。

扩展资料:
陆游(1125—1210) , 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
本诗是陆游七十六岁那年夏天在山阴家居时写的,不仅写出了燕子从选择居处、衔泥筑巢到哺育雏燕的全过程 , 而且表现了它们关心幼雏、急切离巢又匆匆归巢的动作 。“只愁”、“不怕”四字揣度燕子的心态,赋予燕子以人的情感,具有诙谐幽默的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