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脚立鱼的营养价值

黄角立鱼的营养价值:
黄脚立鱼营养价值较高 , 含有蛋白质、B族维生素以及钙、铁、碘、锌等营养元素 。
黄脚立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食材 , 对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视力均有一定好处 。
【黄脚立鱼的营养价值】
1、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 。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 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 。
2、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 赖氨酸含量(每克氮中)最高,达494mg*g-1 。牛磺酸含量为3040mg/kg 。黄鳍鲷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优良食物 。
扩展资料
黄立鱼的做法
1、将黄脚立鱼去鳞、去腮、去内脏、清洗干净、备用 。
2、在鱼身上划上两道斜纹、抹上料酒、油、撒上盐 。
3、在鱼嘴巴和肚子里塞上姜片,鱼身上也铺上姜片 。
4、铺上小葱段 。
5、锅里加水 , 烧开,将鱼放进锅里蒸10分钟左右 。
6、蒸好后 , 将鱼汁倒掉,将鱼身上的姜片、葱段全部拿掉,重新铺上葱丝 。
7、锅里加热,倒油、加入蒸鱼豉油、少量水,煮沸,酱汁就做好啦 。
8、将煮好的酱汁淋在鱼身上 。
9、美味的清蒸黄脚立鱼就做好啦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鳍鲷
黄鳍鲷,学名: Acanthopagrus latus(Houttuyn, 1782),sparuslatus,(潮汕俗称)胶辣鱼、又名黄脚立、赤翅、黄立鱼 。属鲷科棘鲷属的一种海鱼 。适应力强 , 生长快,为中国南方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 。黄鳍鲷体长椭圆形 , 侧扁 , 背面狭窄,腹面钝圆 。体高,头部尖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 。尾叉形 。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 。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 , 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 。该鱼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沿海 。在河口半咸水域亦有分布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 :黄鳍鲷拉丁学名 :Acanthopagrus latus?(Houttuyn, 1782)别称 :黄鳍棘鲷、黄鳍、鲛腊鱼二名法 :Sparus latus?(Houttuyn, 1782)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亚纲 :辐鳍亚纲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亚目 :隆头鱼亚目科 :鲷科 Sparidae属 :棘鲷属 Acanthopagrus种 :黄鳍棘鲷 A. latus分布区域 :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中国台湾、福建 。简介,其他信息,形态特征,习性,经济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种苗生产,池塘养殖,病害防治,锚头蚤病,突眼症,巴斯德氏菌病,体表溃烂病,美食菜肴,简介黄鳍鲷,又名黄墙,黄脚立 , 赤翅等 。属鲈形目鲷科鱼类,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沿岸、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和中国近海 。是华南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黄鳍鲷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是颇受民众喜爱的食用鱼类,在海水及咸淡水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 。长约15~25 cm 。体椭圆形,侧扁 。头中大,前端尖 。口前位,口裂水平状 。上下颌前端具圆锥牙 , 两侧具臼齿 。侧线具鳞44~46 , 侧线上鳞通常5枚 。体具若干条黑色纵带,腹鳍及臀鳍下叶** 。为暖温性浅海底层鱼类 。喜栖息于岩礁海区 。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 。杂食性,摄食贝类、长毛对虾、蟹类、藻类和有机碎屑 。生殖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幼鱼有雌雄同体现象 。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及印度洋北部沿岸 。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 。黄鳍鲷经济价值较高,肉质好,富含脂肪,可作为港养对象,春天在沿海港湾开闸纳苗 , 进行养殖 。黄鳍鲷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 。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温度9.5~35℃,生长最适水温为24~28℃ 。成鱼则可抵御2℃的低温和35℃的高温,生长最适水温为26~30℃ 。适盐范围较广,在盐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均可生存 。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佳 。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底栖硅藻,也食小型甲壳类 。对饵料要求不严格 。仔鱼期常因饥饿而相互残食 。摄食强度以水温24℃以上最大 。1龄鱼体长16.9厘米 , 重150克;2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3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 。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两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 。1龄鱼性腺开始发育 , 至2龄即发育成熟 。在我国南方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1~2月份可见鱼苗 。黄鳍鲷是一种海产暖水性浅海近岸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海海域,也是一种较好的海水养殖种类 。其他信息黄鳍鲷是以动物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由于口裂较小,而只能摄食较小个体的鱼、虾等,一般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性的做法是将小鱼等用绞肉机切碎后投喂;此鱼的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8~30℃,在这一温度条件下,其摄食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或上升到32℃以上时,其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而静伏于水底;适宜的盐度范围最好是0.5%~1.2% 。在池塘或网箱中养殖均可 。因黄鳍鲷个体娇?。?灞砩杂兴鹕撕苋菀滓?鹚劳?。所以,在鱼体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防止鱼的体表受伤或因水质混浊而造成鱼鳃淤泥引起呼吸不良死亡 。形态特征体长13~30.6厘米 。体高,侧扁 , 长椭圆形,背部狭长,腹面钝圆 。吻钝 。体被薄栉鳞;颊部与头顶部均具鳞,颊鳞5行 。侧线完全 , 弧形,与背缘平行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 。胸鳍尖长 。腹鳍胸位 。体色青灰而带**,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 , 沿鳞片而行 。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 。背鳍Ⅺ-11;臀鳍Ⅲ-8;胸鳍14—15;腹鳍Ⅰ-5;尾鳍17 。侧线鳞44—46 。鳃耙6+8—9 。标本体长115—202mm 。体长为体高2.3—2.5倍,为头长3.0—3.5倍 。头长为吻长2.6—3.3倍,为眼径3.8—3.9倍 。体椭圆形 , 侧扁 。头中大,前端尖 , 左右额骨分离 。口中大,几呈水平状 。上下颌前端各具圆锥形犬齿6枚 。体被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弧形 。背鳍连续,中间无缺刻 。胸鳍下侧位,后端伸达臀鳍起点上方 。腹鳍较小,胸位 。尾鳍分叉,上下叶末端尖 。体青灰而带** 。体侧具若干黑色纵带和4条斜行横带 。腹鳍、臀鳍、尾鳍下叶** 。为浅海底层鱼类,杂食性,性贪食 。12—1月生殖,幼鱼有雌雄同体现象 。为重要经济鱼类 。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印度洋北部沿岸、红海、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朝鲜、日本 。习性生活于1~50公尺水域 , 常在河口区的蚵棚、红树林或堤防区的消波块附近活动,属广盐性鱼类 。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底栖动物为主 。冬季繁殖,集结至河川出海口处产卵 , 春季时幼鱼开始出现于河口,并能溯河至淡水域 。产地:主要分布于南海沿海及河口区,偶尔进入淡水 。在广东已有人工养殖 。经济营养价值黄鳍鲷是上等鱼,其肉质细嫩 , 鲜食、盐制均宜 。黄鳍鲷肉质细嫩、鲜美,为中型食用鱼,经济价值高 , 是大陆、港台市场畅销的水产品,已成为中国沿海一带的重要海水养殖对象 。中国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已可批量生产,这些将会进一步推动黄鳍鲷的养殖规模 。黄鳍鲷肌肉中,鱼肌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粗蛋白21.10%,粗脂肪1.31% , 粗灰分1.50%,水分74.40% 。干物质中水解胺基酸总量w76.38%,其中必需胺基酸w32.46%,占胺基酸总量的42.5%;呈味胺基酸w32.51%,占胺基酸总量的42.56% 。蛋氨酸为第一限制胺基酸 , 赖氨酸含量(每克氮中)最高,达494mg/g 。牛磺酸含量为3040mg/kg 。黄鳍鲷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优良食物,应注意种质资源的保护 。生物学特性一、生态习性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喜栖于岩礁海区,幼鱼生活水温范围较成鱼狭,生存适温为9.5-29.5℃ , 生长最适温度为17-27℃ 。而成鱼可抵抗8℃的低温和35℃的高温 。黄鳍鲷能适应剧变盐度,可由海水直接投入淡水,在适应一星期以后,可重返海水,仍然生活正常 , 而在咸淡水中生长最好 。一般不做远距离洄游 。二、食性黄鳍鲷为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底栖藻类,底栖甲壳类 , 浮游动植物和有机碎屑等都是其适口饵料 。仔鱼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每当初夏,水温回升到17℃时,摄食量开始增加,20℃时 , 摄食活动最频繁 。一般在黄昏前摄食活动最强烈,下半夜很少或暂停摄食 。三、生长黄鳍鲷在天然水域中的生长速度为:1龄鱼体长17.0厘米,体重150克;2龄鱼22.0厘米 , 330克;3龄鱼26.0厘米,560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5.0厘米,体重3350克 。四、繁殖习性黄鳍鲷为雌雄同体 , 雄性先熟的鱼类,1-2龄雄性性腺发育成熟,2-3龄转变成雌性 。每年产卵期为10月上旬,属一次分批产卵类型 。产卵水温为16-23℃,盐度25‰~33‰ 。养殖技术种苗生产黄鳍鲷养殖所需的种苗,绝大部分依靠海区捕捞天然鱼苗 。一、鱼苗的采捕捕捞黄鳍鲷幼苗要掌握好几个技术环节: 1、生产季节捕捞黄鳍鲷苗的季节于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 。初次见苗时间为11中旬,旺发期为12月至1月 , 2月下旬以后,鱼苗长大分散,只能捕到少量大苗 。2、鱼苗规格与群体变动每年“立冬”前,黄鳍鲷开始产卵,幼苗孵化以后成群地游向河口和内湾觅食 。11月中旬开始出现少量体长0.5厘米的鱼苗,靠岸的幼苗群体越来越大,至体长2厘米左右时群体最大 , 2月下旬后,鱼苗长至3厘米以上,并游向较深水海区 。3、捕捞工具和方法捕捞的网具主要有小拖曳网,麻布围网和缯网3种 。前两种网的捕捞地点选在近海河口和内湾咸淡水交汇的浅滩,底质砂砾,盐度14‰-15‰的海区 。中后期可用闸箔围海猎捕 。捕捞时间选在大溯潮退潮后的平流时进行,因为这时幼苗未能随水退出,停留在浅滩容易捕捞 。捕捞时两个人在两边拖网,两个人在前面用蚶壳绳赶苗,让苗慢慢游入网内,然后慢慢收拢网 。收网时要注意防止鱼苗附网磨擦受伤,又要防止把水搞混,导致幼苗缺氧窒息死亡 。捞取鱼苗时要小心,慢慢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桶或网箱 。缯网捕捞则要选择在涨潮时进行 。鱼苗的运输种苗1、运输前鱼苗的处理由海区捕来的鱼苗,要经过筛选 , 除去鱼体瘦弱和受伤的鱼苗,因为受伤的鱼苗容易感染细菌引起皮肤发炎红肿,或发生水霉病 , 患病后会很快蔓延,造成大量死亡 。起运以前,要吊养2-3天,使鱼苗受到锻炼和排泄掉粪便,减少运输中水质的污染 。2、掌握好运输用水装运鱼苗的用水应与吊养池水的盐度相接近,运输途中加水也要保持盐度相对稳定 。3、装运密度海水鱼苗的耗氧量比淡水鱼苗高,故装运密度要少一些 。一般一个350公斤容积的大木桶 , 可装体长1.5厘米的幼苗5-6万尾,或2.5厘米的幼苗3-4万尾 。4、增氧增氧是运输途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人工击水和空气压缩机增氧补充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经过12-16小时的运输,成活率可达90%左右 。放苗5、运输到达目的地后的处理鱼苗运抵后在下池之前 , 要调好水温、盐度,不能与运输用水相差太大 。鱼苗卸下后先稍稍清洗,在池中吊养,让鱼苗休息1~2小时,再清理死鱼和污物,然后点数移往放养池 。池塘养殖1、养殖场地的建造养殖场应选择在靠近海岸,水源充裕,不受污染,交通方便,防台风,防海潮的地方,尽量利用天然潮汐的涨落来灌水和排水,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排灌分家 。无潮灌能力的养殖场则应安装水泵或水车进行排灌和增氧 。精养池塘一般面积为10-15 亩,中间培育池面积为3-5亩,长宽比为1:0.6 , 水深1.8 -2.5 米,塘基坚实不漏水,池塘的注排水闸门宽0.8 -1 米,最大日换水量为30% 。放养前,池塘需晒塘,清塘和消毒,以杀灭野生鱼虾,装好闸门后进水 , 并进行施肥,培养饵科生物 。2、养殖方式黄鳍鲷池塘养殖可分为单品种的纯养,多品种的混养和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三种方式 。①单养 。每亩放养700-1500 尾,每年1-3月投放鱼苗,规格为2-5厘米 , 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起捕规格200克以上 , 投喂冰鲜下杂鱼及人工饲料,亩产一般在150-300 公斤 。②多品种混养 。混养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的生产力,常用的混养方式有:a黄鳍鲷、鲻鱼、蓝子鱼混养 。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500-700 尾(5-7厘米),200-300 尾(7-8厘米)和200-300 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00-150 公斤 。b黄鳍鲷、金钱鱼、蓝子鱼混养 。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900 尾(5-7厘米) , 200-300尾(5 -10 厘米)和200-300 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500-200 公斤 。③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 。这是为了利用单品种精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剩余饵料,以及为调节排泄物造成的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生而采用的养殖方法,一般是主养一个品种,辅以搭配放养一个品种:a尖吻鲈、鲷养殖 。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800 尾(1 0-12 厘米)和200-250 尾(5-8厘米);b鲈鱼、鲷养殖 。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1000尾(1 0-12 厘米)和200-250 尾(5-8厘米);c笛鲷、鲷养殖 。每亩放养紫红笛鲷900-1000 尾(1 2-14厘米)和黄鳍鲷150-200 尾(5-8厘米);d卵形鲳、鲷养殖 。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900尾(10-12 厘米)和150-200 尾(5-8厘米) 。搭配养殖的黄鳍鲷于每年3-4月份放苗,翌年2-3月收获,体重约200克,亩产为30-50 公斤 。病害防治锚头蚤病病原:由锚头蚤寄生引起 。病状:病原体主要寄生于鳃部和头部,有时体表两侧也有发现 。流行季节: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发病较严重 。突眼症病原:由细菌性感染引起 。病状:发病初期 , 体表无损,也无异常现象,但眼球产生白内障,瞳孔放大,后水晶充血突出,随着病情发展,眼球脱落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于6-10月 。巴斯德氏菌病病原:由巴斯德氏菌感染引起 。病状:病鱼 沉卧箱底 。*** 附近红肿突出,消化道内膜充血,并有**粘液,肝脏有许多白点 , 病发不久即死亡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在8~10月水温较高时期 。体表溃烂病病原:由一种弧菌感染引起 。病状:鳍条等发病部位产生粘液,充血 , 鳍条发红和散开,随着病情发展,患部溃烂,表皮脱落,出血 , 严重者肌肉外露,不摄食,多在水面晃游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于10月至翌年5月 。常用药物和防治措施一、外用消炎药物高锰酸钾:8-10 PPM ,浸泡3~5分钟,防治体表溃烂病 。漂白粉:3~5 PPM  , 浸泡3~5分钟,防治细菌性病 。硫酸铜:20-30 PPM  , 浸泡15~20 分钟,防治蠕虫病 。二、内服药物和一般使用剂量磺胺类:100-200 毫克/公斤鱼,每2~3天投喂一次(与饲料混合)疗程7~9天,对巴斯德氏菌病有效 。土霉素:25~30 毫克/公斤鱼 , 每2~3天投喂一次,疗程7~9天,对防治各种细菌性病有效 。四环素和金霉素:30~40 毫克/公斤鱼 , 疗程7天,可防治各种细菌性病 。美食菜肴火腿白肉蒸黄鳍鲷 火腿白肉蒸黄鳍鲷 用料:火腿、黄鳍鲷 调料:料酒、盐、姜 做法: 1、鱼买的时候已经刮鳞、除腮、去内脏 。2、回来洗净、两面切斜刀(可以加快入味时间),淋料酒、抹盐腌一会 。3、这个时候,切几片姜、把火腿和肥肉切成长方形的薄片 。4、盘底放姜片,把鱼装盘,鱼身上间隔摆好火腿和肥肉 。5、上屉蒸熟即可 。豆腐黄鳍鲷鱼汤 主料:豆腐(北)200克 , 加吉鱼350克辅料:海带(鲜)100克豆腐黄鳍鲷鱼汤调料:鸡精3克,盐4克,料酒10克,香油5克,胡椒粉2克,姜5克 做法: 1.海带芽泡水5分钟; 2.豆腐切片; 3.鲷鱼(加吉鱼)去骨 , 切片用料酒泡著; 4.鲷鱼上面铺上姜丝,蒸约10分钟备用; 5.高汤加1碗水放入海带芽,20分钟后加入豆腐,调味料,烧开后放入蒸好的鲷鱼融入汤里即可 。酥炸薰衣草鲷鱼 材料:鲷鱼100公克,水20公克,脆酥粉30公克,新鲜薰衣草1株 , 新鲜茴香3公克做法: 1.先将2:1的脆酥粉及水搅拌均匀 。2.将鲷鱼沾上作法1的面煳后 , 放入油锅煎至金** 。3.将作法2加入薰衣草、茴香,放入烤箱(预热至200℃)烤3分钟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