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如何鉴赏?

鉴赏古文诗首先要结合当时年代和社会的背景 并了解作者的经历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来阐述古诗的主要内容
诗歌的发展史
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隋唐诗歌 , 宋词,元曲,明清诗歌
中国古诗词来源于春秋战国的《诗经》、《楚辞》,发展于汉魏时期的《乐府》和四、六骈文;兼收而并蓄,久锤而始成;波澜壮阔于唐、宋,余波激荡于明清;是中国汉语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早在远古时代,文字还不发生以前,在民间已经传播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诗歌也在其中酝酿而生.据说,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歌唱原始打猎的英武;而《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记载了中国原始歌颂中第一首情歌.
据文字记录,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涌现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诗经》收集了西周初至年龄中叶,约500多年间的305篇诗.它按音乐尺度分为“风”、“雅”、“颂”三局部.“风”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处所乐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域的乐歌,“颂”则是宗庙祭奠时的乐舞曲.当时社会生涯的各个方面,特步运动鞋,以及劳动听民的思维情感,都在《诗经》中得到了逼真的反应.具备赫然的时代感和国民性.在艺术上,《诗经》声调流利,语言朴实,常用赋、比、兴的伎俩来表情达意.
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造了拥有楚文化独特光采的新体诗——楚辞.楚辞体诗打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句式以五言、七言为主,是非错落,机动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把偶字句变为奇字句,岂但能更好地表白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而且,其中充斥着神奇绮丽的设想,弥漫着楚地特有的文化浪漫.诗人屈原,应用这种诗歌形式,创作了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抒情长诗《离骚》.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楚辞》..
赋是两汉最流行的体裁,是一代文学的标记.汉初贾谊、淮南小山的赋,尚未脱楚辞形迹,被称为骚体赋;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汉代大赋的形式格式;至汉武帝时代,献赋诵赋风尚大盛,产生了一大量赋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极写帝王苑囿之盛、野猎之乐,稍后的扬雄,有《甘泉》、《羽猎》诸赋.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中的民歌.汉乐府民歌和《诗经》是一脉相承的,《诗经》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以抒情为主,汉乐府擅长叙事铺陈,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完整成熟.《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第一叙事长诗.到东汉,文人在乐府民歌影响下试作五言诗,班固的《咏史》诗,写得质木无文,极少诗味,然而是现存最早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才成为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汉末魏初,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中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创造了“建安文学”的光辉.其作品 “大方任气”,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凄凉,反映了骚乱的社会事实,暴露了诗人盼望建功破业,同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胜利的篇章.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辨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构成大固定的规律,只是由作者依照个人的内容须要和声韵感到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因为受到了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法则,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天然的声律发展到讲求寻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留神平仄和韵律的性质,造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帝国空前富强,国度从长期决裂走向大一统,封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充足发展,使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唐代诗歌应运而生,其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淘宝网韩都衣舍,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初、盛、中、晚唐都名家辈出,佳作一直,仅仅《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多位,诗作近五万首.
初唐时期,靡丽软艳的“上官体”诗流行一时.“初唐四杰”及稍后的陈子昂,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诗颓风,使唐诗开端由宫廷走向社会,由艳情转向现实,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时,宋之问和沈?期在诗歌的形式上也做了勇敢的摸索,他们共同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到了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而别开生面.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五言绝句,如《鹿柴》、《辛夷坞》等,擅长将绘景状物与阐发禅趣相联合,意境优美,艺术精妙.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诗风刚健,韵味深长,唱出盛唐强音.高适的《燕歌行》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七言歌行体诗,刻画雄奇的边塞景色和艰难的军旅生活,或悲壮浑朴,或奇逸峭拔,都是唐代边塞诗的佳篇.另外,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史称“诗仙”.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无不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感情色协调艺术个性.杜甫诗歌号称“诗史”,风格沉郁抑扬.他用诗歌创作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像《三吏》、《三别》这样的诗歌,实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进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负盛名.那些幽美写景述怀诗,也不忘忧国忧民,如《登高》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后人将李杜成为古今诗坛的“双子星座”.
进入中唐时期,经由短暂的衰败,诗歌创作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热潮.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是王维、孟浩然一派的持续;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一派的余绪.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现实主义诗人,提倡了一场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愿得皇帝知”,的创作主张,并以宏大的热忱投入了新乐府诗的创作实际.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堪称古代叙事诗中的杰作.这一时期,和元白诗派齐名而诗风殊趣的是以韩孟诗派.韩孟诗派以才学为本,以谈论见长,作诗力避平俗而求僵硬奇险,开了后世宋诗的风气.此外各具艺术个性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刘禹锡、贾岛和李贺.其中,李贺以其浓丽浪漫的诗风自成一家,并启迪了晚唐的李商隐.
到了晚唐,随着唐王朝走向败落,诗歌气格染上了浓厚的衰亡感伤色彩.最有成就的诗人是杜牧和李商隐.世称“小李杜”.杜长于写七绝,可与盛唐“七绝圣手”王昌龄并肩.他的咏史怀古诗,风格俊爽高绝.写景也做作清丽,如《山行》让人百读不厌.李的七律沉博绝丽,以恋情诗独擅胜场.他的《无题》诗,工于比兴,用典甚多,往往意蕴深永,回味无穷,部门作品则不免有艰涩难解之病.
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词又被称为“诗余”或“长短句”.词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达到壮盛.它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中唐以后,文人才士倚声填词才渐成风气,[菩萨蛮]、[忆秦娥]挂名为李白所作,缺乏确实的证据.温庭筠、韦庄都是晚唐曲子词创作的佼佼者.五代时,西蜀和南唐成为词的创作核心,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于西蜀.而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朴素天然又肌理丰盈语言倾诉出国破被俘以后的家国身世之恨,感叹遥深,形象真切.据《全宋词》所载,作品有二万余首,词人一千四百余位.
北宋初期,朝廷提倡吃苦,君臣晏安,词风继承花间一派的婉约绮靡而视为正宗.晏殊的词风雍容闲雅,有富贵气,Beely,其子晏几道,由于其个人遭受的可怜,词风有异于晏殊,较多低回感伤的色彩.范仲淹镇守边塞,生活阅历不同,他的词中开始出现了境界宽阔、格调凄凉之作,给宋初词坛注入了一股新颖感.
词到柳永手上,有了第一次革新.柳永从都市中下层人民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以写男女告别相思和个人流浪江湖的羁旅之愁见长.他的词多用铺叙白描之法,档次明显,语言通俗,音调繁复美听,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布衣色彩,在当时市民中传唱极盛.收录于中学课本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雨霖铃》(“寒蝉悲凉”)等词借景寓情,俗而能雅,尤传诵于后世.苏轼作为词的革新家,又不满于柳永词沉吟于风花雪月之中,肆力打破诗词界线,把艺术的笔触伸向了辽阔的现实生活和个人极其丰富的心坎世界,扩展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丰硕了词的表现手段,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诗体.这就是所谓“以诗为词”.苏轼的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用词来写景、抒情、怀古、记游,甚至说理谈禅风格多样.《江城子》(“十年生逝世两茫茫)、《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笔细腻、风情悠扬,《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高歌入云、逸怀浩气,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给宋词带来了新气候,启发了南宋豪放词派的出生.这时的秦观、赵令峙,贺铸、黄庭坚等人也各有本人的成就,他们独特创造了北宋词坛多种风格彼此竞争的繁华局势.
集北宋婉约词之大成的是周邦彦.他基础承继了柳永的词风,仍表示男女恋情和羁愁行役等传统内容,但因为他妙解音律,有很高的艺术涵养,在使词艺趋于优美化方面功不可没.读他的词,能够感触到他在章法构造变更的多样性、表现技能的丰盛性、音律语言的谐畅精工.南宋的格律派词人,无不在艺术上受到他的熏染.
在南北宋之交,还出现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意境深沉,感情宛曲,造语清新,尤其是南渡当前的作品如《声声慢》(寻寻找觅)等,将国破家亡的悲愤与身世流浪的伤痛融会一气,缠绵抑郁,感人心魄,其审美价值大大超过了早期主要抒写闺情的篇什.
宋室南渡以后,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感时伤乱,抒发爱国情怀,成为词的一大主题.南宋初词人大多亲历靖康之变,故其词作冲破了北宋末年的平淡浮靡,表现了鲜亮的时代特点.有名的有张元干、张孝祥、陈与义,向子谨、朱敦儒等,他们上承苏轼一脉,下启辛派词风,是两者之间的重要过渡.辛弃疾生当南宋衰世,有出将入相之才,满怀抗金报国的凌云之志,但受朝廷让步偷安政策的羁缚,壮志难酬,郁愤深积,只得将一腔爱国情怀寄之于词,使宋词的思惟境界和精力面孔到达了辉煌的高度.他继承东坡词的豪迈风格而加以发展,尤其是他驾驭语言的功力极深,能将经史子集之语熔铸入词而一如己出,前人称其“以文为词”,辛词又深于寄托,融传统的婉约和豪放于一体,人称他的词作是“色笑如花,肝肠如火”.把词的艺术进步到一个新的境界.名篇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攻破传统的章法结构;《永遇乐》(千古山河)壮怀剧烈,英气逼人;而《摸鱼儿》(“更能消多少番风雨)缠绵哀怨之中有“裂帛之声”;《清平乐》(茅檐低小)清新活跃,都各具特点.同时的陈亮、刘过等,风格似辛却有点一触即发.后代属于辛派词人还有刘克庄、刘辰翁.
南宋词人姜夔继续周邦彦,走上了尚风雅、主格律的创作途径.他的词作以纪游、咏物、怀人为重要内容,意境清空,格调骚雅,音律严整,在艺术上冠绝一时.史达祖、高观国等人是他的羽翼.在词风偏于疏宕的南宋,吴文英词却偏向于密丽的风格,人称“七宝楼台”,堪称桂林一枝.由宋入元的重要词家尚有张炎、周到,王沂孙等,跟着南宋王朝的覆灭,他们哀怨衰飒的词作成了宋词的序幕余韵.
元代文学以戏曲著称,元杂剧以它高度的社会历史价值、奇特的艺术风格和情势体系,开拓了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期.其中,一种配合当时风行曲调清唱的抒怀诗体——散曲.散曲有小令跟套数两种,小令是单支曲子,又叫“叶儿”:套数由两支以上属统一宫调的曲子顺次联缀而成.散曲作品存在浓重的市民艰深文学颜色,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爽的空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情景融合,堪称“秋思之祖”.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是张可久和乔吉,他们一改前期散曲的本质,而趋于雅正典丽,与词很难差别.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心古》结句精警,作风也与张、乔散曲迥异,在元曲中不可多得.元代其余主要的散曲作家还有白朴、雎景臣、贯云石、徐再思、刘时中等.
明代的诗歌造诣不高.明初崛起“台阁体”,主要为了树碑立传,掩饰太平.明中期,为反对“台阁体”,先后出现了“前七子”、“后七子”,他们提出复古活动,主意“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后又出现“公安派”“竟陵派”,反对复旧的机械模拟,倡导抒写性灵.
清代诗歌成绩也不大,主要诗人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士祯、袁枚、龚自珍等,诗词曾有过短暂的复兴景象.清末产生了“诗界革命”,呈现了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派诗人,改革了旧体诗的形式 。
 古诗词鉴赏有很多方法,遇到我们难以解决的考题可以套题解答,当然具体情况要灵活应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古诗鉴赏的七种类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篇:古诗鉴赏的七种类型
(1)“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句某字 ,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
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
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 , 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
示例:
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
[答] 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 , 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④“阔”字 , 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
(2)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
解答提示:
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
答题要点:
①阐明语表义 , 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
示例:
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
[答]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
(3)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
解答提示:
【高中古诗文如何鉴赏?】
 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 。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 , 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点,又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心问题 。
答题要点:
①找出诗中的意象 。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 。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 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 , 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 并指出为什么 。
示例:
问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诗中二 、 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答:①第二联中的“片云”.以远浮天边,喻诗人漂泊他乡;永夜的“孤月”,喻诗人与月共远同孤 。第三联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风”是实景 。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 。③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同时从尾联看,诗人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情怀.但一生漂泊,终被遗弃,大有连一匹老马都不如的怨愤之情 。
(4)形象型题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
②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③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
④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等 。
解答提示:
古诗词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 , 分析诗词的形象,要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形象蕴涵的哲理 。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 。
答题思路:
可以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 , 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
答题要点:
①什么样的形象 。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
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 。)
示例:
问: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 一时回首背西风 。”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 ,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头深藏碧伞中 。”两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试简析两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 。
[答]拟人表现手法 。杜诗的“绿荷”因“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而杨诗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
(5)语言特色型题
设题方式:
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
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 。
解题提示:这类题,不重在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 。因此要学会运用本编“一(二)古代诗词的语言”中所介绍的答题用语 。
答题要求:
①用一两点或一二句式 ,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示例:
请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的语言持色 。
[答]此诗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 。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 。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词,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 。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 。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人肠”抒了离情又不直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 。
(6)主旨型题
设问方式:
①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 , 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
②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 , 暗寓历史的沧桑 。就词中有关诗句,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
解答提示:
诗言志,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 。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 , 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 。
答题要点: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
②抒发或寄托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示例:
指明五代?欧阳炯《江城子》一词明写眼前实景 , 暗寓历史沧桑 。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
[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皇帝被历史无情淘汰,他们荒*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姑苏台上月”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挂了;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辙了 。
(7)技巧型题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
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 , 有什么作用 。
解答提示:
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 , 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面前说过的一些表现方法 。
①明辨抒情方式 。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分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
②辨明表现手法 。A.衬托(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三种;B.象征;C.烘托;D.白描;E.虚实结合;F.动静结合;G.点面、抑扬、正侧面结合等 。
③审清修辞手法 。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 。
答题要求: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
示例:
苏轼《饮湖上 , 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世人评它“善于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在表现形式上有过人之处 , 请品析之 。
[答]这首诗确有过人之处:一是前幅句间工于对仗,首句写水光、晴日,次句写山色、雨天,显示出一种对称美 。二是句中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描其态,“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换、对应之景 , 情是广泛、豪宕之情 , 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之情表现无遗 。
后幅的形象比喻和总体评价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道人之所未能道;诗人跨越人与物的界线,把西施不同打扮与西湖的不同风光联系起来,西湖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总相宜”,各有一番风韵 。诗人借寻常事作惊人语的艺术技巧,实是变平凡为新颖 , 化腐朽为神奇 。
上面就七种鉴赏题型,分别作了提示,反复强调的是要求“问什么 , 答什么”,不要漏掉一些要求,尽量做到答题到位、不丢分 。当然,具体鉴赏、作答时也不能硬套 , 仍要注意灵活性、准确性 。
1.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10大规律与5大套路
2. 小升初诗歌鉴赏全套解析与七种答题格式
3. 怎么做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4.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5.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