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的小故事100字

1. 关于古诗句的故事100字
关于古诗句的故事100字1.关于古诗的故事
陆游,唐婉,千古爱情成绝唱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 , 婚后相敬如宾 。然而,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 , 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 。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 , 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沉家花园 。正当他独坐独饮 , 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 。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 , 好象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
想到这里 , 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怠罚糙核孬姑茬太长咖身离去 。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 , 给他送来一杯酒 , 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 , 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 。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 , 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
陆游题词之后 , 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 。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 。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世情恶 人情薄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个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询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婉不久便郁闷成病而死 。
陆游得知唐婉的死讯,痛不欲生 。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隐痛,他后来曾多次来到沉园题词怀念唐婉 。
2.关于诗的故事100字
推敲的典故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 , 炼字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 , 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 , 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 。这样一下不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 。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了“谁”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 , 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3.有关于我与古诗的故事100字
故事是我小时候交的第一个好朋友.在我才开始认字的时候,妈妈就把优美的古诗文讲给我听 , 我听的是津津有味、》念念不忘.《咏鹅》描写了鹅在水里游泳的情景;《静夜思》诉说了家人想念家乡的情感;《劝学》提醒了我不要浪费时间 , 勤奋学习;《望庐山瀑布》描绘了一幅壮观无比的景象.
后来,我渐渐地对古诗文失去了兴趣,我有幸在小学一年级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美丽漂亮的马老师,她既像我们的妈妈,有时我们知心的好伙伴,她的脸上总是笑吟吟的,令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她对我们提出了每天背诗的严格要求 , 开始时有许多同学多不太理解,我也不是很理解老师的意图 , 马老师为了鼓励我,提出了要与我比赛背诗,看谁背得最多.老师用了一些巧妙的方法,背诗非常快,我按照老师的样子背诗,渐渐的,我对背诗越来越感兴趣了.在老师下,我已经背过143首诗了 , 在四年级背诗大王竞选中,获得了背诗大王第三名的光荣称号.现在,我对背诗更加感兴趣了,我从背诗这件事中得到了许多指示,还学到了做什么事都不要半途而废的精神.
我爱古诗文,更爱我的马老师.
4.用一首古诗编一个100字的小故事
改写《秋思》故事
树叶黄了,被瑟瑟的秋风无情地吹走 。客居洛阳城里的诗人张籍目睹这凄凉的情景,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乡 。
他想给家人写一封信 。正要落笔时,心里却涌起千愁万绪 。远离故土的自己,有多少想说的话 , 有多少想写的事?。〕て诙雷陨?畹乃?卸嗌倩跋肭闼撸?枵獯位?岚严胨档亩夹闯隼窗桑∈?讼肓擞窒?nbsp;, 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离别后的事情和自己的心里话 。信终于写好了,可诗人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封好,叮嘱送信人一定要将信完好无缺地送到家人手里 。可在送信人即将出发之际,诗人又拆开信封,仔细地看了好几遍,生怕漏了一言半语 。
送信人终于上路了,张籍一直目送他 , 直到他消失在天际 。后来,张籍就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秋思》 。
秋思
作者:张籍 (唐代)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腥肆俜⒂挚??。
5.关于诗歌的小故事,100字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 , 就想害死他 。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 , 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简短诗的故事100字以内
一座座高大的山峦矗立在这片土地上,从林中传来布谷鸟欢快的歌唱声,山脚下,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地流着,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光,好像是青山缠上了一条金色的腰带 , 格外显眼 。
忽然,一阵“嘿咻”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顺着声音看去,只见在小溪旁有一座小茅草屋 。
屋子中的木窗被人用一支竹杆撑开,露出两张满是皱纹 , 和蔼可亲的脸,是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老妻,老爷爷脸上已有几分红晕,显然是有了醉意 。只听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说道:“老头子,别喝多了,伤身体?。?老爷爷哈哈一乐,笑道:“不多,不多,这么好的日子 , 怎能不多喝几杯呢 。”
说罢,脖子一昂 , 酒杯往嘴里一倒,放下来时,已见杯底,老爷爷的脸上也更红了一些 。突然 , 从窗外伸进来一双白嫩嫩的小手,捧着一把莲子,笑嘻嘻地说道:“爹、娘你们吃!” 老妈妈一边笑一边用手接过莲子,道:“宝贝真乖!” 原来是他们的小儿子,头上扎着两个冲天辫,身穿一件白色背心和一件被泥土弄脏的红色小裤 。
老爷爷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问道:“你的两个哥哥在干嘛呀?” 小儿子道:“二哥在织鸟笼 , 准备明天去卖 。大哥在东边锄草,流了好多好多汗呀!” 老夫妻双双翘首向窗外去望 , 果然看见二儿子在地上盘坐着 , 穿一件蓝色汗衫和灰色短裤,一手抱着一个织了一半的鸟笼,一手拿着宽扁的竹条,一心一意地编织着,尽管身旁的那两只大公鸡“咯、咯”地叫个不停 , 他也全没在意 。
在不远处的田地里,大儿子在那里干活 , 在炎炎赤日下,他脱下了上衣,裤腿挽到了膝盖,戴了一顶草帽,拿着一把锄头,弯着腰一下一下地锄去田里的杂草 , 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滴下来,这时,他干得有些累了 , 站直了身子,甩了一把汗 , 喘了几口粗气,又弯下腰来,继续锄草 。老夫妻看着看着,会心地笑了…… 。
7.找一首诗歌的故事
李白诗歌欣赏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 , 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
与君歌一曲 , 请君为我侧耳听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
古来圣贤皆寂寞 , 惟有饮者留其名 。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五花马,千金裘 ,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
译诗:
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 , 永不回头 。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 ,  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 , 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 , 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 , 任性地享乐一番 。
主人呵 , 为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 。
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 。
我与你喝个大醉 , 同消万古长愁 。
评析: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 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 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 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 切 。诗的开头六句,写人 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 海,一去不复重返 , 如此 ,  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天生”十六句,写人生 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 金散尽”“且为乐” 。同 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 寞”,只有“饮者留名” 千古 , 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主人”六句结局 , 写诗 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 图一醉方休 。表达了诗人 旷达的胸怀 。“天生我材 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 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 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 极思想感情 。诗深沉浑厚,气象不 凡 。情极悲愤狂放,语极 豪纵沉着 , 大起大落,奔 放跌宕 。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 ,  一泻千里
8.关于诗的故事100字以内
诗歌百科名片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 , 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 , 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
目录 一、概述 二、释义1、基本解释 2、详细解释 三、起源 四、发展 五、特点 六、表现手法 七、分类1、古代诗歌 2、现代诗歌 八、诗体概说 九、诗作赏析白朴《天净沙·秋》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抗日战争时期诗歌 十、现代诗歌理论源流 十一、主要流派1、新国风 2、“五四”诗歌 3、新月派 4、现代派 5、九叶派 6、朦胧诗 7、中间代 8、新生代 9、湖畔派 10、韵脚派 十二、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1、节奏 2、音调 3、声情 十三、同名诗作诗歌 十四、其他一、概述 二、释义 1、基本解释 2、详细解释 三、起源 四、发展 五、特点 六、表现手法 七、分类 1、古代诗歌 2、现代诗歌 八、诗体概说 九、诗作赏析 白朴《天净沙·秋》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抗日战争时期诗歌十、现代诗歌理论源流十一、主要流派 1、新国风 2、“五四”诗歌 3、新月派 4、现代派 5、九叶派 6、朦胧诗 7、中间代 8、新生代 9、湖畔派 10、韵脚派十二、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1、节奏 2、音调 3、声情十三、同名诗作 诗歌十四、其他展开 编辑本段一、概述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 。在中国古代 , 区别“诗歌”与“非诗歌”之间的主要标准为“是否押韵”(不押韵者绝非诗歌) 。
新文化运动之后 , 在西洋文学的影响下,部分作者创作了不押韵的新诗,从此“无韵诗”正式登上了中国文学的舞台,甚至一度成为了诗界主流 。诗歌主要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 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感 。
编辑本段二、释义 词目:诗歌 拼音:shī g 《诗经》 ē 1、基本解释 [poems and songs;Poetry]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 , 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2、详细解释 中国 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 , 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
《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虽然 , 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宋 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
鲁迅 《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 编辑本段三、起源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 , 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 , 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编辑本段四、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
编辑本段五、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 , 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 , 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 , 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 ,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 , 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
1.关于古诗的有趣小故事平湖秋月藏头诗 平湖秋月是西湖赏月最佳的地方 。
原先,这里称为孤山望湖亭 。这一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 绍兴才子徐文长正在杭州 。
【关于古诗的小故事100字】
他在天竺岣嵝山房独自一人饮酒赏月,几杯闷酒下肚 , 有些醉眼朦胧 。忽然,想起诗友们说过西湖孤山望湖亭是赏月的好地方,就趁着月色,踱着方步,向孤山望湖亭而来 。
徐文长行行走走 , 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一面吟着咏月诗句,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 。这是一座临湖建筑,据全湖之胜,东可望湖滨,西可达苏堤 , 南可至南屏 , 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 。
这时,一轮皓月当空 , 风清清,水碧碧,远山蒙纱,近树笼烟 , 使人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 。他不禁诗兴勃发 , 画意盎然 。
这时,猛听得望湖楼里传出一片吟诗声 。徐文长一看,亭子里面坐满了人 , 桌上红烛高照,摆满了西瓜、红菱、月饼等各式时鲜果品酒肴,还有笔墨纸砚,看样子,是一群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赏月,赋诗作画 。
徐文长信步走了进去,想看看热闹 。望湖亭里,果然是西泠诗社的文人雅士在饮酒赏月 , 正喝得兴高采烈,见有个陌生人进来,顿时没了声息 。
主持人见徐文长身穿青衫 , 头戴方巾,一副文士打扮,虽然衣着简朴,但雅而不俗,仪态从容,觉得不可怠慢,就起身把手一拱,招呼说:“今日中秋佳节,我们西泠诗社社友 , 特在此饮酒赏月,作画吟诗 。兄台如有雅兴,不妨稍坐片刻 , 以便求教 。”
说罢,将手向四壁挂着的书画一挥 。徐文长慢步绕亭一周,向四壁诗画略略扫了一眼 , 发现尽是平庸之作 。
主持人见他一言不发,又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 , 就故意刁难他说:“兄台文质彬彬,定是行家里手 , 今日萍水相逢,我等三生有幸,乞望作画题诗 , 以开我等眼界,为中秋雅集增色 。”说罢,“嘿嘿”冷笑了几声 。
徐文长看罢诗画 , 原想稍停一会就走,见他们有的面露骄矜之色,有的发着冷笑,心想:好吧,我正愁没有纸笔抒怀、何不借此凑凑热闹 , 逗趣他们一下 。他也不谦让,来到书案前,将雪白的宣纸—铺 , 手执羊毫湖笔,饱蘸浓墨,“唰喇”几笔 , 天上出现了一轮圆月,又“唰唰”几笔,水中也映出圆月一轮,然后“嚓嚓”几笔,远处山色朦胧,近处湖亭跃然 , 湖上一叶扁舟,—渔翁在月影之中独酌 。
这时,曲泠诗社文士,都围上来观看 。见徐文长顷刻之间,画好了一幅“平湖秋月”图,水墨写意,落笔不凡.都十分惊讶 。
主持人看徐文长画得不错,想试试他的文才,就请他在画上题诗一首 。徐文长也不推辞,提起笔来就写了两句:天上一轮圆圆月 , 水中圆圆一轮月 。”
‘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 。’哈哈,这也算诗吗?”文士们正议论间,只见徐文长又提笔写下两句:一色湖光万顷秋 , 天堂人间共圆月 。
文士们大吃一惊 。他们原以为下面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没想到徐文长这么一转一收 , 四句联起来一读,真是奇句妙文,情景交融,禁不住同声叫好:“佳句 , 佳句,不知兄台来自何处,我等失敬!” 徐文长朝大家一笑 , 又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文士们一看,这首诗写得别致 。
每句头—个字特别大,连起来一读,竟是“平湖秋月”四字 , 原来是一首藏头诗 。大家都拍手称绝,要徐文长留下高姓大名 。
徐文长并不回答,只一笑 。踏着月色而去 。
扩展资料:
另一小故事:苏家兄妹对诗戏谚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 。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询 , 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 , 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 , 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 。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 , 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儿回无觅处 , 忽闻毛里有声传 。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 , 眼窝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 。
再一端详 , 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 , 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 , 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 , 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 。
2.关于诗歌的小故事在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里面有一个故事:
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诗人在长安相遇 , 因天寒微雪,乃入酒楼小饮 。有梨园歌女十余人登楼会饮,三诗人退避一角 , 拥炉火而观 。不久又来妙妓四人,一时作乐 。
昌龄等三人议:我等虽有诗名,但无甲乙之分,看唱谁的诗多,即见高下 。
先是一伶唱昌龄的诗 , 接着,一伶唱高适诗,随后一伶又唱昌龄的诗 。之涣已坐不住了 , 他认为自己出名已久,因说:“这些伶官,唱的都是《下里巴人》 , 而《阳春白雪》,俗物怎敢靠近?待此妙妓(用手指着双鬟)唱时 , 如非我诗,我这辈子再也不敢跟你们争高低了 。”
不多时,果然双鬟起唱:“黄沙远上白云间……”之涣听是自己的诗,便取笑二人说:“乡巴佬 , 我是可以小看的么?”于是三人哄堂 。伶官都冲墙角看来,问为何大笑?昌龄等说了缘由,诸伶都站起身形,前来拜见说:“俗眼不识神仙,不知可否俯就小筵?”三人相从 , 饮醉竟日 。
3.有关古诗的小故事一、游子吟
孟郊思母 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 。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 , 看了一 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 。他抬 头眺望明月 , 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五十来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 。
这几十年, 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约好看胃熬└峡迹?雒徘鞍追⒉圆缘睦夏盖鬃苁敲?前忙后 , 为自己准备行装 。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 。
母亲一边缝,一边小声念叨着:“多缝几针,缝得密实一点 儿,才结实、耐穿 。出门在外要多保重身体,早点儿回来 , 别让娘在家惦记……”当时,听着母亲暖人心脾的话语 , 望着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庞和如霜的白发 。
孟郊的心里一阵酸楚,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到 , 母爱是多么伟大?。?拖翊禾斓难艄饽敲次屡?。孟郊想到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 。他返身回到书案前,挥毫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二、游山西村
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 。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 。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 , 常常伴着青灯 , 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 气氛 。
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 。于是他柱着手杖出发了 。走着走着,山路渐 渐盘旋起来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 。当他登上一处斜坡 , 放眼望去,前面 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6303763无法再前进了 。
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 几十步,转过山角 , 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 红花之中(柳暗花明) , 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 。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 。写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三、题都城南庄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 拄杖无时夜叩门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 闷 。
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 。适逢 口渴,他便叩门求饮 。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 。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 。第 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 。
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 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 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
四、凉州词
相传 , 慈禧命人写了一幅扇面,写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 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料,写的人一时疏忽,把“黄 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写丢了 。慈禧看了之后,非常生气 。
认为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诗文,于是命人把写字的人抓来,让他当场念来,念不出就杀头 。想不到那位写扇面的人看了 自己写的诗之后先是一惊 , 既而灵机一动,对慈禧说:“老佛爷,非是臣写错了诗,而是臣 根据王之涣的诗改写的词 。”
慈禧觉得新奇,连忙叫他念来听听 。那人随口念到:“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于是,《凉州词》真的成了 “词” 。
五、一树梨花压海棠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 。
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 ,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4.关于诗歌的小故事《赏花》由来——苏小妹遥寄回环诗
六月的一天下午 , 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 , 欣赏那无边景致 , 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 。打开一看 , 原来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
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
苏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到动,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 。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诗体,也作了一首回环诗,遥寄远方的亲人: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
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
苏氏兄妹也派人将他们的诗作送与秦少游
5.有关古诗的小故事(最好是常用的古诗)李白的故事
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 。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 , 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 , 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 。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 。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 。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 。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 。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 , 曾向瑶台月下逢 。
……
2 赠汪伦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 。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 , 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 , 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 。那时 , 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 , 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 。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兴致勃勃地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 。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 , 先是一愣,不知怎么回事,马上就明白了 。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 。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 。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 。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 , 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 , 一天数宴 , 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 。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 。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 。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 。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 , 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 。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 。为了纪念李白 , 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
6.关于诗的小故事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 , 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 , 确实是一首好诗 。
对于七步诗的作者,谢灵运曾这样评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 , 天下共分一斗 。”这是说,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担(石) , 曹植一个就占了八斗,八斗为一担 。(《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 , 诗丽而表逸 。”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 。”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
说起来要追溯到曹操时期 。当时曹操钟爱曹植,因为曹植才华横溢 。曹丕身为长子 , 按理应当由他继承曹操的位置,因此对曹植心怀不满 。
后来曹操因头痛病去世 。曹丕由于迎逢曹操,又得到满朝文武的支持,继承魏王之职,废刘汉而立曹魏 。因为先前妒忌曹植的才华,意欲陷害 。两人是一母同胞,共同的母亲卞太后为曹植求情 。曹丕怕落得个对母不孝 , 对弟不友的骂名,就命曹植七步成诗,否则斩首 。本以为曹植必死无疑,谁知曹植未到七步即成诗:“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跟生,相煎何太急?”以豆萁煮豆喻曹丕同胞相残 。曹丕自愧无颜,放过了曹植 。由于曹植未满七步即成诗 , 后人将这首诗称为《七步诗》 。
我个人比较喜欢把这件事情想象成蔡少芬演的上的场景,好感人哦
7.跟诗有关的小故事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
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 , 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 , 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 。
苏家兄妹戏谚起来 , 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
8.一个古诗的小故事贾岛初赴举 , 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 , 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 , 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
题李凝幽居
作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9.与诗有关的小故事1: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情趣生活 。
两个人在茶余饭后,随手觅得一本书 , 翻开一页,问着对方某事某人出自何书何句甚至何页,输者,直接泼茶于其胸间,茶香伴着亲昵,雅致而不流俗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 , 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
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 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词中用过此典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 沉思往事立残阳 。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她丈夫是金石学家 。
2:纪晓岚贺寿联的故事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 。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 。”
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 。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
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 。”
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 。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 。”
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3: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
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4: 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谐 。有个年迈的七旬的老宰相,续弦娶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夫人,生活很难让年少的妻子满意,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与书童勾搭起来 。
一个中秋夜 , 老宰相外出回家,听屋里传出一阵男女调笑之声 。他躲在窗下偷听起来 。
“看你像面团儿似德!”“看你像粉团儿样 。”“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颗枯焦的老干葱!”宰相越听越生气 , 忍了又忍,到别屋睡去了 。
第二天,宰相摆上月饼,水果,叫来小夫人和书童,要他们吟诗作对 。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东,忽听屋内笑甜声 。
面团伴着粉团乐,外头亮了老干葱 。”小夫人一听宰相知道了,并不害怕,索性对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 。
活着虽然在一块 , 死了还是别人的 。”书童见这事露馅了,心头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赔罪,也吟了一首诗:“八月十五月正圆,宰相肚里能撑船 。
大人不把小人怪,从今以后不再犯 。” 5: 宋代文人陈季常有些怕老婆 , 好友苏东坡为了嘲笑这位自称“龙丘居士”的惧内先生,写了一首有趣的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说空谈有夜不眠 。
忽闻河东狮子吼 , 拄杖落手心茫然 。诗中采用了幽默夸张的手法,把陈季常怕老婆的模样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喷饭 。
把悍老婆称为“河东狮子”也是形象的首创 。从此后,“河东狮”便成了“恶老婆”的代名词 。
6: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长相不佳,国舅长孙无忌显得有些矮胖 。一天,两人互相作诗解嘲 。
长孙讽欧阳诗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家麟上角,画此一弥猴 。这首诗把欧阳询的缺点夸大得入木三分 。
欧阳询也不示弱,马上作诗奉还: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因心浑浑 , 所以面团团 。
该诗既形象又刻薄,令长孙哭笑不得 。两人的讽嘲诗被群臣传为笑料 。
传到唐太宗耳朵里 , 唐太宗大笑不止 。并且幽默地对欧阳询说:“你这首诗千万不要让皇后知道了,她如果晓得了会不高兴的!”因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 。
李世民深知妻子长孙皇后是贤后,是不会为这些小事生气的 , 趁机故意幽她一默 。7: 都说韩复渠粗,其实他粗重更有幽默,如写大明湖:“大明湖 , 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蛤?。?具晒具晒竟具?。”
写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个泉眼一般粗 , 咕吐咕吐咕吐吐 。”最经典的还是:“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 。”
8: 军阀张宗昌文化程度最低,可他也会写诗 , 切诗极富幽默 。如他的《笑刘邦》写道:“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他游泰山写道:“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
如把泰山倒过来 , 下头细来上头粗 。”他在《天上闪电》诗中写道:“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这就是粗人的幽默 , 这就是水平低的人的幽默,这幽默怕是一般人来不了吧! 9: 清朝乾隆年间 , 江南某地有一乡绅,家有一妻一妾 , 三人夜处一室,帐外有一小房乃丫环卧间,一日晚 , 乡绅突发诗兴,命妻、妾各吟七言诗一句,其妻曰:“两只船靠一篙撑” , 其妾紧接道:“一船不撑便相争” 。此时乡绅忽闻丫环在帐外长叹一声,因问之曰:“丫环长叹为何事?”丫环见问,急忙吟唐诗一句作答曰:“野渡无人舟自横” 。
至此,他们四人已各吟一句,合成一诗曰:“两只船靠一篙撑 , 一船不撑便相争 。丫环长叹为何事?野渡无人舟自横 。”
令人捧腹不止 。10: 有一才女,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