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爱国长篇古诗词有哪些?

《九歌·国殇》
先秦·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清代·林则徐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 楛矢何参差 。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
狡捷过猴猿 ,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 , 凭阑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靖康耻 , 犹未雪;
臣子恨 , 何时灭 。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
有关中秋节的长篇古诗词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
美人如花隔云端 。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
长相思,摧心肝 。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 , 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 。象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品 。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 。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 。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
诗大致可分两段 。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 , 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 。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 。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 。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 , 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 。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 。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 。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 。“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 。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 。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 。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 。“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 。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 。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 。”“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 。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 , 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 。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 , 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 。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 。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 , 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 。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 , 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 , 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 。“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 。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 , 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 。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 。这种句式 , 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 , 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 。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 。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 , 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 。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 。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 , 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 。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 。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 , 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 。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 。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 。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 , 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 。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就此而言 , 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 , 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 , 乌乎,观止矣 。” (周啸天)
1.求 中秋节长篇古诗词关于 中秋的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 , 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
群动悠然一顾中 , 天高地平千万里 。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
金霞昕昕渐东上 , 轮欹影促犹频望 。
绝景良时难再并 , 他年此日应惆怅 。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 , 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 , 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 , 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 , 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 , 有起伏迭宕之感 。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 , 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 , 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 , 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
至今不会天中事 , 应是嫦娥掷与人 。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 。诗与陆龟蒙齐名 , 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 , 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 , 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 , 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 , 有以小见大之妙 。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
谁为天公洗眸子 , 应费明河千斛水 。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
何人舣舟昨古汴 , 千灯夜作鱼龙变 。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
堂前月色愈清好 , 咽咽寒? 鸣露草 。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 。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 , 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 , 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 , 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2.求 中秋节长篇古诗词关于 中秋的诗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 , 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
群动悠然一顾中 , 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 , 礼空遥请真仙官 。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 , 有月之景 , 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 , 略出桃源别后 , 难再重游一意 。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全唐诗》)皮日休(约833--?) ,  字逸少 , 襄阳人 。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 , 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
堂前月色愈清好 , 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
(《宋诗钞》)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 。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 , 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 , 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 , 诗情顿挫 , 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天上若无修月户 , 桂枝撑损向西轮 。
3.有关中秋的古诗词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 , 共看明月皆如此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堵湓赂次餍?。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
4.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名句1、《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译文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 , 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
2、《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斓丶涑渎?撕??,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擅髂甑闹星?,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4、《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 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译文去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佳节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浦沙头水馆前度过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昨天的秋风吹过无人理会这凄凉的秋意,今晚清朗的月光还似以往 。
5、《念奴娇·中秋》——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桂魄飞来 , 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
起舞徘徊风露下 ,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译文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 。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 , 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 。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 , 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 。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 , 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
5.关于中秋的古诗关于 中秋的诗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 , 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
凝光悠悠寒露坠 , 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
群动悠然一顾中 , 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
绝景良时难再并 , 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 , 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 , 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 , 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 , 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全唐诗》)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 。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 , 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 , 恍然一梦瑶台客 。
(《宋诗钞》)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 。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 , 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 , "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 , 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节诗词选《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
《水调歌头》(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 , 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
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
手未攀丹桂 , 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 , 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
《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 , 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诗词——汉魏诗1、古诗: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 。
6.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大概有多少首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关于 中秋的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 , 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 , 直欲数秋毫 。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 , "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
碧虚无云风不起 , 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
金霞昕昕渐东上 , 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 , 略出桃源别后 , 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
西北望乡何处是 , 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 , 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 , 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 。
诗与陆龟蒙齐名 , 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 , 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 , 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 , 瑞光千丈生白毫 。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 , 千灯夜作鱼龙变 。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
明月易低人易散 , 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 , 对月题诗有几人 。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 。
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 , 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 , "归来呼酒更重看" , "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 , 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自己去数 。
【从古至今的爱国长篇古诗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