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和臭蒿是什么植物?白蒿和臭蒿的区别
白蒿是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茎长短不一,颜色呈绿色,直径为5mm左右,茎上面有很密的柔毛 , 上面具有纵棱,很容易被折断,叶子皱缩 , 正面和背面均有柔毛 。臭蒿的茎圆柱形,高度为15-60cm左右,叶子为绿色,长度在10-14cm左右,它属于一年生的植物,并且还有浓烈的臭味 。
一、白蒿和臭蒿的区别1、白蒿:白蒿的茎是长短不一的,颜色为绿色,直径大概是在5mm左右,可以看到茎上的纵棱 , 上面有很密的小柔毛,比较容易折断,可以看到互生的枝叶 。叶子皱缩,完整的叶子平展开后二至三回羽状深裂 , 裂片是呈线形的,正面和反面都有柔毛 。
2、臭蒿:臭蒿的茎稀少数,圆柱形 , 单生,茎高15-60cm左右 , 基部直径在0.6cm,颜色是紫红色,具有纵棱 。叶子呈绿色,基生叶子多数,长10-14cm左右,宽在2-3.5cm 。臭蒿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有着很浓烈的臭味 。
二、白蒿是什么植物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是一种二年生的草本植物 , 它生长的速度是很快的,在每年春季3-4月份就会逐渐开始生长,到了8月份中旬就会开花了,等到9月初的时候会结果,10月份初就会生长成熟 。主要是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生长 , 它是能耐干旱和严寒的植物,而且适应能力也很好,可以在丘陵、山地、高平原等地生长 , 但是不能在低湿的盐渍地生长 。
文章插图
白豪跟臭豪的区别具体区别如下:
白蒿的茎是长短不一的,颜色为绿色 , 直径大概是在5mm左右,可以看到茎上的纵棱,上面有很密的小柔毛,比较容易折断,可以看到互生的枝叶 。
叶子皱缩,完整的叶子平展开后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是呈线形的 , 正面和反面都有柔毛 。
臭蒿的茎稀少数,圆柱形 , 单生,茎高15-60cm左右,基部直径在0.6cm,颜色是紫红色 , 具有纵棱 。叶子呈绿色,基生叶子多数 , 长10-14cm左右,宽在2-3.5cm 。
臭蒿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有着很浓烈的臭味 。
臭蒿子是白蒿吗?不是,因为臭蒿子,俗称臭蒿,学名黄花蒿或黄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或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有特殊气味 。茎直立,高40-90厘米 , 中等饲用植物 。本种在北温带与高寒地区为一、二年生草本,根垂直,茎单生;而在稍温暖地区则为多年生草本,其主根虽然亦单一 , 垂直,狭纺锤状,但地下部分经冬不死,当年生茎冬季枯死后,翌年春天又从根部萌发出新的地上茎 , 因此地上茎多2-3枚或数枚 。如图:
而白蒿(Herba Artimisiae Sieversianae)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 , 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
如图:
所以臭蒿子不是白蒿
茵陈与白蒿、苦嵩这三种植物有何区别1、概念不同
茵陈:别名牛至、耗子爪、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 。
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 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
苦蒿:又称白蒿 。桔梗目、菊科、顶羽菊属多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 。根直伸 。茎单生 , 或少数茎成簇生,直立,自基部分枝 , 分枝斜升,全部茎枝被蛛丝毛 , 被稠密的叶 。
2、分布不同
茵陈: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 。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
白蒿: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西藏等地 。此外山东、江苏等地也有栽培 。
苦蒿:分布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善鄯)、湖南等地 。生于山坡、丘陵、平原,农田、荒地广布分布 。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蒙古 , 伊朗有分布 。生于干燥山坡,路旁,田野等处 。
3、功效不同
茵陈: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 。
白蒿: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 。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 。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 , 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 。
苦蒿:消炎,清热,解毒 。治中耳炎,风火眼,风火牙痛 , 口腔炎,咽喉炎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白蒿;
百度百科-茵陈
【白蒿和臭蒿是什么植物?白蒿和臭蒿的区别】
百度百科-苦蒿
- 怎样使用和维护消防栓
- 消防栓和消火栓的区别
- 交强险和商业险有什么不同
- 基础梁和地梁的区别在哪里
- 补血草怎么插花好看
- 佛手花和佛手有区别吗
- 菊花的生长习性和特点
- 回民油饼的做法和配方
- 贴梗海棠是不是海棠
- 进口朱顶红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