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级市 云南省各市地名由来

云南省 , 简称“云”或“滇”,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全省下辖16个地级行政区,其中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 。分别是: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 。

云南地级市 云南省各市地名由来

文章插图
以地处彩云之南,故名“云南” 。明隆庆《云南通志》:“汉武元狩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 。”又说,以地处云岭之南而得名 。《辞源》:“在云岭之南 , 故名 。”境内有滇池,战国时为滇国,简称“滇” 。
战国、秦朝时,为滇国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 , 设益州郡 。东汉时,为益州郡、永昌郡、犍为属国 。三国蜀时,为云南郡、建宁郡、兴古郡、永昌郡 。两晋时,设宁州、西河阳郡、晋宁郡、梁水郡 。南北朝时,为南宁州 。隋朝时 , 为昆州 。唐朝初 , 为南宁州、姚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为南诏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 , 为大理国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云南行省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云南布政使司 。清朝时,为云南省 。1914年,为腾越道、普洱道、蒙自道、滇中道 。1949年后,为云南省 。
一、昆明市
以昆明夷得名 。“昆明”古称“昆”、“昆弥”、“昆淋” 。《史记》:“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今大理) , 名为、昆明 , 皆编发随畜迁徙 , 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通典》:“昆弥国,一曰昆明,西南夷也 。”又说 , 以境内昆明池得名 。《元和郡县图志》:“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以为名 。”《元史》:“昆明,其地有昆明池,五百余里 。”《清史稿》:“滇池一名昆明池 。”
战国时,属滇国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为益州郡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年),为建宁郡 。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为宁州 。隋朝时,为昆州 。唐朝初,为姚州;永泰元年(765年),为南诏国拓东城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为大理国鄯阐府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中庆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云南府 。清朝时,为云南省省会 。1913年,撤云南府 。1928年,设昆明市 。
二、曲靖市
以元代曲靖路得名 。唐朝时设曲州、靖州 , 元朝时合两州之名设曲靖路,寓“部曲安宁”之意 。《大明一统名胜志》:曲靖军民府“盖举曲州、靖州之名合而用之” 。
战国时,属滇国 。西汉时,设味县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年),属建宁郡 。西晋泰始六年(270年),设宁州 。南朝梁天监十四年(515年),为南宁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为南宁州总管府 。唐朝时,为曲州、郎州、盘州、南宁州、靖州 。宋朝时,为大理国石城郡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为曲靖路、沾益州、南宁州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曲靖府;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曲靖军民府 。清朝时,为曲靖府 。1947年,设第二行政督察区 。1950年,设曲靖专区 。1970年,为曲靖地区 。1983年,设曲靖市(县级) 。1997年,撤曲靖地区和县级曲靖市设曲靖市(地级) 。
三、玉溪市
以境内的玉溪河得名 。《云南省档案馆案卷》:“玉溪县之玉溪二字,因境内有玉溪河,河水环绕若玉带,故定名曰玉溪 。”
【云南地级市 云南省各市地名由来】先秦时,属滇国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俞元县 。三国蜀时,属建宁郡 。两晋时,属晋宁郡 。唐朝初,设求州;上元元年(760年),为南诏国温富州 。宋朝时,为大理国温富州 。元宪宗三年(1253年) , 设不傍千户所、普舍千户所、温富千户所;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江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江府 。1950年,设玉溪专区 。1970年,为玉溪地区 。1983年,设玉溪市(县级) 。1998年,撤玉溪地区和县级玉溪市设玉溪市(地级) 。
四、保山市
以境内的太保山得名 。《大明一统名胜志》:保山县“取太保山为名” 。太保山以明代太子太保文澍得名 。《清史稿》保山县:“城内:太保山,县以此名 。”
战国时,属哀牢国 。西汉元丰二年(前109年),设唐县、不韦县 。东汉永平十年(67年),设益州西部属国;永平十二年(69年),设永昌郡 。唐朝时,为南诏国镇西节度使、开南节度使、永昌节度使 。宋朝时,为大理国永昌府、腾冲府 。元朝初,设永昌三千户、腾冲千户;至元十一年(1274年),为永昌州、腾越州;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腾越州为腾冲府;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 , 改永昌州为永昌府;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 , 设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 。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撤永昌府;嘉靖元年(1522年),设永昌军民府;嘉靖三年(1524年),设保山县 。清朝时,为永昌府 。1942年,设第六行政督察区 。1950年 , 设保山专区 。1956年 , 撤保山专区并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1963年 , 恢复保山专区 。1970年 , 为保山地区 。1983年,设保山市(县级) 。2000年 , 撤保山地区和县级保山市设保山市(地级) 。
五、昭通市
原名“乌蒙” , 以古乌蒙部落得名 。清代以“乌蒙”之辞义不祥,取“昭明宣通”之意改名“昭通” 。民国《昭通县志稿》:清雍正九年鄂尔泰“奏请皇上赐名昭通,举前世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则公之所以大造于斯郡者,诚千万世型仁讲义之勋,而非仅一时除残禁暴之绩也,此昭通之所由名也” 。
西汉时,设朱提县、南广县、堂琅县 。三国蜀时,设朱提郡 。东晋南北朝时 , 为朱提郡、南广郡 。隋开皇年间,为恭州、协州 。唐朝初,为曲州、协州;唐中叶,为南诏国乌蒙部、阿旁部、阿竿路部、芒布部 。宋朝时,为大理国乌蒙部、易娘部、芒布部、易溪部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设芒部路;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乌蒙路;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设乌撒乌蒙军民宣抚司;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为乌撒乌蒙宣慰司 。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 , 为乌蒙府、芒部府、东川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乌蒙军民府、芒部军民府、东川军民府;嘉靖五年(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为镇雄府 。清雍正六年(1728年),为乌蒙府 , 改镇雄府为镇雄州;雍正八年(1730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 。1942年,设之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设昭通专区 。1970年,为昭通地区 。1981年,设昭通市(县级) 。2001年 , 撤昭通地区和县级昭通市设昭通市(地级) 。
六、丽江市
以古丽江府得名 。丽江府以境内的丽江(金沙江)得名 。《元史》:“丽江路军民宣抚司,路因江为名 。谓金沙江出沙金故云 。”清乾隆《丽江府志》:“其曰丽江者,则以金沙江得名 。金沙江即古所称若水,一名丽水者是也 。”
战国时,属滇国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为遂久县地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年),属云南郡 。东晋南北朝时 , 为西姑复县地 。唐朝时,设神川都督府 。宋朝时,先后为大理国剑川节度使、善巨郡 。元朝初,设茶罕章管民官;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为茶罕章宣慰司;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为丽江路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丽江府;洪武三十年(1397年),为丽江军民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 设丽江县 。1913年,撤丽江府 。1941年,设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设丽江专区 。1970年,为丽江地区 。2002年,为丽江市(地级) 。
七、普洱市
以古普洱府得名 。《清史稿》:“雍正七年,置普洱府 。”普洱府以境内普洱河得名 。“普洱”由哈尼语“步日赕”演变而来 , 意为“水湾寨”,东、西普洱河在城东、城西两侧流经 。“普洱河一名三岔河,合金龙河水,南流至县南 。”又说,普洱府以普洱茶得名 。《大清一统志》:“普洱山在府境,山产茶 , 性温味香,异于他产,名普洱茶,府以是名焉 。”
秦朝时 , 为西南夷地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属永昌郡 。隋朝时,为濮部地 。唐朝初,为濮子部、望部、茫部地;贞元十年(794年),为南诏国银生节度使;乾符六年(879年),设威远赕、步日赕 。宋朝时,为大理国威远赕、当箸赕、步日部、思摩部、马龙甸、他郎甸 。元朝时,属威楚路军民府、木连路军民府、车里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 , 设车里军民宣慰司 。清雍正七年(1729年) , 设普洱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宁洱县 。1941年,设之一行政督察区 。1942年,为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6年 , 为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设思普专区 。1950年,为宁洱专区 。1951年,为普洱专区 。1953年,为思茅专区 。1970年,为思茅地区 。1993年 , 设思茅市(县级) 。2003年,撤思茅地区和县级思茅市设思茅市(地级) 。2007年,为普洱市(地级) 。
八、临沧市
以东临澜沧江得名 。《清史稿》:乾隆十二年,设缅宁厅(临沧市),“南猛河水东流入澜沧江 。澜沧江自缅宁入 。”
秦朝时 , 为西南夷地 。西汉时,属哀牢国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属永昌府 。隋朝时,为濮部地 。唐朝时,属南诏国永昌节度使 。宋朝时,属大理国永昌府 。元天历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顺宁州;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顺宁府;宣德五年(1430年),设猛缅长官司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设缅宁厅 。1946年,设第九行政督察区 。1952年 , 设缅宁专区 。1954年,为临沧专区 。1970年,为临沧地区 。2003年 , 为临沧市(地级) 。
九、楚雄彝族自治州
战国时楚国大将庄蹻在此建滇国,明朝时南雄侯赵庸在此建雄关,故名“楚雄” , 寓“楚地雄威远播”之意 。清宣统《楚雄县志》:“楚雄之名,始自战国庄蹻开滇略地至此曰楚”,“地当省垣门户,雄镇迤西八府 。明以楚雄名之,殆取楚地雄威远播之义欤?”郭沫若《宿楚雄》:“庄通滇肇锡名 。”注:“公元前三世纪末,楚襄王遣将庄蹻远入滇国,后为滇王 。楚雄之名由此得 。”
战国时,属滇国 。两汉时 , 属益州郡、越郡 。三国蜀时,属云南郡、建宁郡、越郡 。西晋时,属建宁郡、云南郡 。东晋南北朝时 , 设兴宁郡、建都郡 。隋朝时,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朝初,属戎州都督府、姚州都督府;唐中叶,属南诏国拓东节度使、弄栋节度使 。宋朝时,为大理国弄栋府、鄯阐府、威楚府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设威楚路;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武定路;天历元年(1328年),设姚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楚雄府、姚安府、武定府 。清朝时,属楚雄府、云南府、武定直隶州 。1913年,为南安县、姚安县、武定县、盐丰县、盐兴县 。1946年,设第八行政督察区 。1950年 , 设楚雄专区、武定专区 。1953年,撤武定专区并入楚雄专区 。1957年,为楚雄彝族自治州 。
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以境内的红河得名 。红河(元江)以两岸为红色泥土 , 江水呈红色而得名 。《清史稿》:境内有“红河,即礼社江下流 , 自蒙自入 。”“三岔河又南流 , 与红河会于河口 。”
先秦时,为西南夷地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贲古县、毋县、胜休县、漏江县、律高县、西随县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年),设兴古郡 。两晋时 , 为梁水郡、建宁郡 。隋朝时,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朝初,属姚州、戎州;唐中叶,属南诏国通海都督府、拓东节度使 。宋朝时 , 属大理国秀山郡、石城郡、最宁府 。元朝时,属临安路、广西路、和泥路、元江路 。明朝时,属临安府、广西府 。清朝时,属临安府、开化府、广西直隶州 。1914年,属蒙自道 。1950年,设红河县 。1951年,为红河县爱尼族自治区 。1953年 , 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区 。1957年,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十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以境内的东文山得名 。清光绪《云南通志》:东文山“在府东北二里,秀丽为一方之冠” 。《清史稿》:“东文山 , 县以此得名 。”又说,“文山”壮语意为“火烟山” 。《粤江流域人民史》:“僮人呼火烟亦为云(或作文),云南的文山县即火烟山义 。”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 , 设进桑县、都梦县、镡封县、句町县 。东汉时,为进乘县、镡封县、句町县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年) , 属兴古郡 。西晋时,为进乘县、都县、镡封县、句町县 。东晋时,为句町县、西安县、镡封县、新丰县、建安县 。隋朝时 , 属昆州 。唐朝初,属羁縻严州、羁縻汤望州、羁縻归武州、羁縻奏龙州、羁縻英州、羁縻声州、羁縻勤州;唐中叶,属南诏国通海都督府、安南都护府 。
宋朝时,为大理国最宁镇部、王弄山部、教合三部、矣尼迦部地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 , 设广南西路宣抚司;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广南西路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广南府、教化三部长官司 。清康熙六年(1667年),设开化府;雍正八年(1730年),设文山县 。1913年,撤广南府、开化府 。1942年,设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6年,为第四行政督察区 。1950年,设文山专区 。1957年,为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 。1965年,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十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以明清时曾在此设十二个版纳行政区而得名 。“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个行政单位” 。
西汉时,属哀牢国 。东汉时,属鸠僚部 。三国蜀时,属永昌郡 。西晋时,称“泐西双邦”,属勐泐国 。隋朝时 , 为濮部地 。唐朝时,为南诏国茫乃道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建景陇王国 。元朝时,设彻里路军民总管府 。明朝初 , 设车里军民宣慰司;隆庆四年(1570年),设版纳景洪、版纳勐海、版纳勐旺、版纳易武、版纳勐捧、版纳勐混、版纳勐遮、版纳勐养、版纳勐腊、版纳勐龙、版纳勐阿、版纳曼敦等十二版纳 , 始称“西双版纳” 。清朝时,为车里宣慰司 。1913年 , 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后改为普思殖边总办公署 。1927年 , 为车里县、佛海县、五福县、象明县、普文县、芦山县、镇越县、临江行政区 。1953年,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1957年 , 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十三、大理白族自治州
以古大理国得名 。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建大理国,寓“大治”之意 。《大清一统志》:“五代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 。”又说,“大理”傣语意为“礼仪之邦” 。《新唐书·南诏传》:酋龙立“遂僭称皇帝,建元建极,自号大礼国” 。还说,“大理”为掸语“稳渡”之意 。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为叶榆县、云南县、邪龙县、比苏县、崔唐县地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设博南县 。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年),为云南县、邪龙县、叶榆县、博南县、比苏县、崔唐县地 。两晋时,设云平县 。南北朝时,设东河阳县 。隋朝时,设越析州 。唐朝初,属南宁州总管府;贞观元年(627年) , 属戎州都督府;麟德元年(664年),属姚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属南诏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属大理国 。元宪宗六年(1256年),设大理上万户、大理下万户;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两万户合并为大理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大理府 。清朝时,为大理府 。1913年,撤大理府 。1946年 , 设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设大理专区 。1956年 , 为大理白族自治州 。
十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以地处怒江下游得名 。“德宏”为傣语,意为“怒江下游的地方” 。
先秦时 , 为勐果占壁王国 。西汉时,属滇越乘象国、哀牢国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设哀牢县 。三国蜀至南北朝时,属永昌郡 。隋朝时,为濮部地 。唐朝初,为金齿部、茫施部;唐中叶,为南诏国茫施城、押西城 。宋朝时,为大理国骠赕、布忙甸、干崖赕、南赕、怒谋甸 。元朝时,属茫施路、镇西路、平缅路、麓川路、南甸军民府 。明朝时,为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勐卯安抚司、芒市安抚司 。清朝时 , 为南甸长官司、干崖长官司、陇川长官司、盏西长官司、勐卯长官司、户撒长官司、腊撒长官司、芒市长官司、遮放长官司 。
1916年 , 为陇川行政委员、勐卯行政委员、干崖行政委员、盏达行政委员、八撮县佐 。1932年,为陇川设治局、瑞丽设治局、盈江设治局、莲山设治局、芒遮板设治局 。1950年 , 为潞西设治局、梁河设治局、盈江设治局、瑞丽设治局、莲山设治局、陇川设治局 。1952年,为潞西县、梁河县、盈江县、瑞丽县、莲山县、陇川县 。1954年 , 设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 。1956年,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1969年,撤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并入保山专区 。1971年,恢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十五、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以境内的怒江得名 。《清史稿》:“怒江即潞江,源出 *** 布喀池,自夷境入,南流入云龙 。”
两汉时,属越嶲郡、益州郡、永昌郡 。魏晋时,属永昌郡、云南郡、河西郡 。唐朝时,属南诏国剑川节度使、永昌节度使 。宋朝时 , 属大理国兰溪郡 。元朝时,设兰州土知州 。明朝时 , 为康普土千总、叶枝土千总、六库土千总、老窝土千总、登埂土千总、鲁掌土千总、兰州土知州 。清朝时,为兰州知州 。1912年后,为知子罗殖边公署、上帕殖边公署、菖蒲桶殖边公署、鲁掌行政公署 。1928年后,为泸水设治局、碧江设治局、福贡设治局、贡山设治局 。1950年,属丽江专区、保山专区 。1954年,设怒江傈僳族自治区 。1956年,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十六、迪庆藏族自治州
以境内的德钦寺得名 。“迪庆”由藏语“德钦”转音而来,意为“极乐太平” 。
两汉时,为牦牛羌地 。三国蜀时,属云南郡、马儿敢部 。两晋时,属宁州、马儿敢部 。南北朝时,属党项部 。隋朝时 , 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永隆元年(680年),属吐蕃国神川都督府;唐中叶,为南诏国敛寻城、聿赍城 。宋朝时,为大理国旦当、罗裒间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 , 设临西县 。明永乐四年(1406年),设剌和庄长官司;正统二年(1437年),撤临西县;嘉靖年间,称“忠甸”、“你那”;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蒙古和硕特部地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属丽江土府;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为巴塘正、副土司;雍正五年(1727年),设维西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 设中甸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阿墩子弹压委员 。1913年,为中甸县、维西县 。1935年,设德钦设治局 。1952年,为德钦县藏族自治区 。1957年,设迪庆藏族自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