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关于玉泉庄“中所六屯”名称和“红线截乾隆”故事传说的考证
听说景县安陵镇玉泉庄另有个新名字叫“中所六屯”,感到很新鲜,便查了有关地方志大运河军屯的记载,并实地从玉泉庄出发向南到庙镇白草洼村,向北到连镇 , 围绕运河东西两岸大堤走了一圈 。在运河两岸的确分布着一些以数字命名的村屯 , 运河西岸除了没有之一和第六,2、3、4、5、7、8、9、10都有相应的村名称谓,一般叫第几屯村 。运河东岸主要是德州市和沧州吴桥县有相应的几个村屯,也应该是除去之一、第十没有(高德地图没有查到),2、3、4、5、6、7、8、9都有对应村屯 。从两岸看,数字村屯排列顺序,河西大致是从南向北由小数到大数排列 , 河东的排列顺序有些凌乱,南面德州界有二屯 , 而最北面是吴桥县的第四屯 , 中间数字村屯排列无序 。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文章插图
据说之一屯一般是百户长官办公地 , 不被称呼之一屯 。但是“第六屯”,东西两岸是应该都有对应村屯的,而河东有 , 河西却没有,说玉泉庄叫“中所六屯”似乎有些理由 。
明朝初年 , 实行卫所制度 , 朝廷把大批的军队安置在地方上屯田 。“卫”在明代是一种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军事组织 , 每个卫5000多人,分前、后、左、右、中5个千户所,设卫指挥、千户、百户等官职 。所有士兵单独设立户籍,叫做军户 , 军户平时屯田自养,不服官差杂役,只管“修河打堤、拉纤挂柳、战时归队” 。
据《德州志》记载,明代德州地理位置重要,尤其是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 , 德州处于沟通两京的交通要道大运河上,成为南北经济交往,国家军事安全保障的重要节点 。
德州正卫设立于洪武九年(1376),左卫立于永乐五年(1407) 。两卫各设指挥、千百户等官 。从桑园(吴桥县)北5公里(北第四屯)到临清附近,管辖近500里的运河两岸 。
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裁左卫守备,并归正卫守备管理 。雍正十二年(1734),将卫地刑名改归州县,其原坐落德州及直隶景县、故城、吴桥归并德州,各屯俱为德州屯,正卫7所计56屯 , 左卫6所计55屯,共111屯 。
官绅校订本《德州乡土志》的记载:
德州卫军屯夹河而营,左卫军屯则星罗棋布,散布于八方 。两卫屯田分布直隶、山东两省17个州县 。两卫共有111个屯 , 内有废屯8个,在德州以外州县者90个 , 在德州境内21个 。
德州卫7所56屯,德州境内1个屯,州外55个屯 。其中:左所10个屯,在吴桥县境内8个,在德州境内2个;右所9个屯,在故城县境内4个,在德州境内5个;中所9个屯,在吴桥县境内5个,在景州境内4个;中左所5个屯 , 在景州境内1个 , 德州境内4个;后所9个屯,在景州境内3个,在故城境内2个,在吴桥县境内1个;大前所9个屯,在夏津县境内7个,在临清州境内2个;小前所5个屯,俱在恩县境内 。
德州左卫6所55个屯,德州境内10个,州外45个;前所9个屯,在德平县境内2个,在陵县境内2个 , 在禹城县境内2个,在平原县境内3个;后所11个屯,在乐陵县境内1个 , 在临清州境内2个,在清平县境内3个,在高唐州境内3个,在堂邑县境内1个;左所8个屯,在德州境内7个,1个在吴桥县境内;右所11个屯,在武城县境内10个,在清河县境内1个;中所9个屯,俱在恩县境内;中左所7个屯 , 在恩县境内4个,在德州境内3个 , 马厂在夏津县境内 。
.................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文章插图
德州正卫中所 共计9屯、
▲二屯 , 原属吴桥,归并德州 。
▲三屯,原属吴桥,归并德州,
▲四屯,原属景州,归并德州 。
▲五屯,原属吴桥,归并德州 。
▲六屯,原属景州,归并德州 。
因水冲,移治坡口 。
▲七屯,原属吴桥,归并德州 。
▲八屯,原属吴桥,归并德州 。
▲九屯,原属景州,归并德州 。
▲十屯,原属景州,归并德州 。
..........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到,所谓的“中所六屯”,全称应该叫德州正卫中所六屯 。官绅校订本《德州乡土志》成书时间大致在清光绪年间(20世纪初),至少是在100年前,中所六屯已不存在了,至于准确位置无从考证,距离现在的玉泉庄多远,也无从得知,只是记载了被冲毁后,村庄移治坡口,坡口的位置应该和玉泉庄很近 。
下图是清乾隆10年(1745)的《景州志》截图,图中已出现玉泉庄(玉泉上庄,玉泉下庄),也就说,中所六屯在此时已消失,改为玉泉庄了 。至于什么时间被冲毁 , 改的名字还有待于考证 。最早不早于明朝朱棣永乐年间 , 最晚应在清朝乾隆10年前已被冲毁,改名玉泉庄了 。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文章插图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文章插图
乾隆五十三年(1788)《德州志》记载,顺治十五年(1658),萧惟豫为进士,籍贯属于德州卫,没有具体村庄 。后来为翰林院侍讲,应该是康熙皇帝的侍讲 。萧惟豫生卒时间1636-1711,享年75岁 。有关记载,康熙南巡途径大运河畔的德州,赐御书一幅 , 以表师生情谊 。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文章插图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文章插图
萧惟豫,原籍系辽东铁岭卫人,其父萧时亨,年十五袭职指挥佥事,萧惟豫于明崇祯九年(1636)生于德州,幼时聪明好学 , 素有气节 。在其父教诲之下 , 年十九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考取甲午科举人;戊戌(1658年)进士;殿试二甲 , 授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院侍读;提督顺天学政 。
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 , 萧惟豫被敕封文林郎 。萧惟豫“洁己惜士”、秉正无私、奉公克己 。在他典试江西既竣时,有两主考“多方为致数千金之装”,“从容游览遍其地之名胜” 。而他则使装萧然,不伤廉洁 。萧惟豫的磊落正直、秉公办事,难免遭人“阴肆挤陷” 。当其将晋职国学祭酒时,年方33岁的他就“力乞终养以归” 。当听到朝廷允准告归时,他竞 “喜不自胜” 。清康熙丁未年(1667年),萧惟豫请告旋里,家中仅“图书数卷,外无长物” 。
萧惟豫回到德州家中后,“奉其先大人于里第,视问知余 , 书卷自娱” 。在他50多岁时 , 其母已年逾八十有余,“惟豫之侍吾母侧也 , 时时为婴儿戏 , 而吾母亦以婴儿视之,惟豫忘乎吾母之年,而吾母亦忘乎惟豫之将老也 。”
萧惟豫去官回乡,“傍河为园,诛茅为屋,编槿为墙,寤食游息其中 , 足不入州城者三十余年” 。有时乘牛车 , 一童一杖,步村墟中,见者不知为荐绅先生也 。家中虽然贫苦,但乐好施善,“居人感德服教,盗贼相戒不入其乡” 。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康熙帝南巡(视河工)回宫,驾在德州 , 萧惟豫被召见并蒙赐御书一幅 。(以上节自《德州廉隶萧惟豫》,百度)
2021年玉泉庄在运河大堤下建了一个文化点 , 讲的是“红线截乾隆”的故事,讲述了乾隆南巡途径该村,拜见老师(肖维玉)的故事和玉泉庄村名的由来 。
以下选自玉泉庄村刘忠整理的故事摘要: 当年村中肖家为望族大户,家族中肖维玉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纳博学鸿儒科,入翰林院,深得康熙帝赏识,提拔为太子太师,任胤禛(雍正)第四子弘历(后来的乾隆帝)老师,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1722年雍正继位,当政13年,太子太师肖维玉在朝中受到权势排挤,48岁那年向雍正递竭辞呈 , 称伺候年迈的老母 , 回到老家 。
正史中乾隆1751年至1784年,六次下江南.......... 。乾隆22年(公元1757年)正月,乾隆第二次沿运河下江南 , 船到景州安陵地段,本屯归隐翰林肖维玉也想当年的学生如今的皇上,怎么能见到呢?他就找人在中所六屯附近的运河东西两岸楔了两个木桩,用一根红线跨运河拦截,随从看到后禀告乾隆 , 乾隆帝听后思忖了片刻,命令停船登岸,他知道是恩师肖维玉在此 。这就是安陵一带流传的“红绳截乾隆 。”乾隆在中所六屯上岸,命随从带48坛烧酒敬赐给恩师,师生相叙离别之情,当晚夜宿此屯 。天明,乾隆离开中所六屯,乘船南巡 。肖翰林打开皇上赐给的烧酒 , 哪里知道48坛烧酒是48坛银子 。肖维玉用这些银子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善事,本屯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为解决村民吃水难,就在村东头给乡亲们打了一眼吃水深井,彰显了皇恩浩荡 。
4月乾隆南巡归 , 在华家口登岸视察景州 , 对景州一带建筑颇为赞赏 。期间又到访了恩师肖维玉,肖对皇上赏赐谢拜,当天中午和恩师肖维玉共进午餐,饭后品茶,乾隆突然询问 , 此水干冽爽口,这是哪里的水,不次于京西玉泉山的水?。〉鼻?〉壑?雷约荷痛偷?8坛白银,恩师肖维玉都为当地百姓做了善事,明白了这水就是中所六屯水井的水 , 也是恩师为村民造福,用赏赐的银子修造的,解决了百姓吃水难的问题,乾隆对恩师大加赞赏 , 亲赐水井为“玉泉井” 。至此,景州中所六屯村因“玉泉井”改名为“玉泉庄” 。
两篇文章两个人物,一个叫萧惟豫,一个叫肖维玉 , 同音不同字,是一个人吗?有相似相近之处,名字读音完全一样,都是清朝翰林院侍讲 。却不在同一个时代,萧惟豫为康熙老师 , 肖维玉为乾隆老师 。萧惟豫在《德州志》上,确有登仕记载,有活动记录 。而乾隆老师肖维玉 , 却无从查考,景州志,景县志都没有记载,说明此人可能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
因此我联系了“红线截乾隆”故事整理者刘忠 , 据他说,这个故事也是根据本村老人们口口相传后整理的,有待考证,确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本村肖姓老人讲述的肖维玉是乾隆老师 , 该老人已离世;一个是本村在德州居住的肖姓老人,年近八旬,他说是康熙老师,并说家传有康熙皇帝赐的御书一幅 。
笔者认为二者应是同一人 , 真实名字应该是萧惟豫,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萧惟豫,有文字记载,有据可考,真实可靠 。肖维玉无从可考,没有史料记载 , 只是口口相传,把音记住,把字写错,也很正常 。
其次,萧惟豫,有生卒年限(1636-1711),有获得进士的确切时间,说他是康熙的老师是顺理成章的,1636年出生,1658年进士 , 22岁入翰林院做侍讲,康熙1654年生,当时4岁,萧惟豫做皇帝启蒙教育老师,绰绰有余 。萧惟豫死于1711年,这一年,乾隆帝刚刚出生,二者是见不到的 。
那么为啥本来是德州的萧惟豫 , 大家“邀请”来景县呢?
笔者认为萧惟豫的籍贯当时应该属于德州卫中所六屯,现在却属于景县的玉泉庄,二者为同一个人,两个村为同一个村 。中所六屯在被运河发水冲毁前,应属于德州卫 , 这是符合事实的,把中所六屯的萧惟豫记录在《德州志》也理所应当,而在《景州志》里是不应该有记录的 。中所六屯被运河发水冲毁后 , 在附近重建了玉泉庄,位置应是北移入河北直隶境内了 。
《德州志》记载,萧惟豫的父亲叫萧时亨,东北辽宁铁岭人,萧时亨年幼为指挥佥事,明朝末年萧时亨来到到德州卫 , 在德州的竹竿巷定居下来 , 萧惟豫是萧时亨的第四个儿子,在清朝顺治年间十五年考取了进士 , 做了翰林院侍讲 。
为了把事情搞明白 , 我们走访了玉泉庄在德州居住的肖玉声老人,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文章插图
老人讲述大致是:某年,萧惟豫被派放南方做科考官,朝廷某官员,企图用重金贿赂萧惟豫 , 将自己的孩子点为状元,萧惟豫拒绝为自己安排的旅游、吃饭、贿银等,秉公执考,不徇私情,致使真才实学者被点为状元 。朝廷官员的企图,没能得逞 。同时萧惟豫也深感官场的腐败与险恶,于是便辞官回乡,侍奉父母 。萧惟豫虽然当年仅仅33岁,便满脸的胡须,中年模样,几次三番上书请辞,皇帝便恩准了 。
萧惟豫 回到老家,住在德州竹竿巷,过了几年 , 萧惟豫当年主考的状元,在离京去南方赴任的途中,看望老师萧惟豫 , 得知萧惟豫家中贫寒,知其清正廉洁,便在德州的北面 , 现在的安陵镇玉泉庄,买下二百亩土地,在德州南面的武城县买下了二百亩土地,将地契装进了一个点心盒子,偷偷送给萧惟豫老师,以答谢知遇之恩 , 萧惟豫发现后甚是感动,学生却已远离德州南方赴任,无奈只好安排后人到现在的景县安陵镇玉泉庄和武城县定居安家 。
老人肯定了萧惟豫三个字的正确写法 , 确定萧惟豫是康熙年代的人物 。安陵镇玉泉庄肖姓,是箫姓的简写,和萧惟豫是一脉相承的 。老人讲,萧家耕读传家的好家风,一直传承至今,历史上出了不少举人和进士 , 萧惟豫是进士,儿子萧承洙是拔贡生,曾孙箫炘是康熙年间进士等等 。
萧惟豫在朝廷做翰林院侍讲 , 给康熙帝留下深刻印象 。康熙第四次南巡(1702年)住跸德州,康熙诏见了恩师萧惟豫,并赐御书一幅 。老人说这幅字是竖轴,有后人见过,现在下落不明了 。这件事是有记载可查的 。
至于在玉泉庄“红线劫船”的传说,无从考证 。首先红线截的不是“乾隆”,可能是“康熙”,也许当年康熙龙船行到玉泉庄时,萧惟豫恰巧在这里“收租子”,或在儿子家“小住”,为了解决当地民生问题 , 萧惟豫大不敬“红线截康熙”,倒是有可能 。多次请辞,远离官?。?清正廉洁的萧惟豫,是不可能为一己私欲拦截龙船的 。

安陵镇 安陵镇玉泉庄故事传说考证

文章插图

岁月如运河流动,百转千回,历史已模糊不清,善良的人们道听途说,口口相传 , 把历史讲成故事,远离了事实真相 , 也是人之常情 。大家对乡贤萧惟豫的崇敬之情真心可见:家乡出了个学富五车的进士,做了翰林院侍讲,令后人传颂; 秉正无私、克己奉公、孝亲友邻的家国情怀为后人景仰 。家乡文化的传承,乡贤的榜样教育,也将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