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石头下凡概括 石头是曹雪芹的化身

《红楼梦》一书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故事连连,但主要还是描写了贾宝玉从情愫萌发到情极为僧的全过程 , 这是从一块顽石到人间经历幻缘的故事说起的 。不妨看看书中关于石头下凡历世和复归本质的大致描写:
【红楼梦石头下凡概括 石头是曹雪芹的化身】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

红楼梦石头下凡概括 石头是曹雪芹的化身

文章插图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 , 日夜悲号惭愧 。........
后来一僧一道从此路过,来至峰下,坐于石边,说说笑笑,高谈快论 。当“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时,这块石头“不觉打动凡心 , 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 。二仙听及此话,就答应帮他一下 。具体是怎么帮的他呢?
书中写道:于是,二仙“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 。”这“一僧一道”真实神通广大,硬是将一颗大石头变成了一粒圆滑的小石子 。这就是贾宝玉胸前挂着的那块通灵宝玉的来历,从出生开始,一直陪伴了贾宝玉的一生 。宝玉一旦离开了通灵玉,则痴傻不定,胡言乱语 。
红楼梦石头下凡概括 石头是曹雪芹的化身

文章插图
这块石头在“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之后,“复归本质”,又回到了青埂峰下的原来位置,只不过从此大石头上多了许多文字 。这些文字经过空空道人“传抄入世”、曹雪芹“批阅增删”后,就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红楼梦》 。
这个石头历世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寓意深刻,是曹雪芹深厚文化功底和超高文字水平的具体体现 。他延续了历代文人托物言志、借景说事的艺术手法,而又进一步发扬光大,将自己曲折而又传奇的人生经历巧妙地描写了出来 。
女娲炼石补天这个神话故事本来很简单,就是因为共工与颛顼素来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结果共工战败,愤而头撞不周山,导致“地陷东南,天倾西北”,人间因此遭受大难,于是出现了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 。
红楼梦石头下凡概括 石头是曹雪芹的化身

文章插图
那这女娲炼了多少石头、每块石头又是什么情况呢?原来的神话故事中没有提及,其实也没有必要提及,因为其目的是补天,只要炼出足够的石头补好了天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曹雪芹在演绎这则神话故事时 , 其用意却不在于如何补天,而是着眼于虚构的那块“无材补天”的大石头,从而演绎出“红楼梦”的故事 。
曹雪芹不愧是天才级的文学大师,他从女娲炼石补天这个神话故事中发现了“漏洞”,就是还有一些未交代明白的地方,由此触发了“灵感” , 就反其道而用之,把这个“漏洞”给利用上了,编出了“无材补天”的那块大石头的故事 。通过这则演绎出的神话故事而引出书中贾宝玉的故事,一是增加了神秘感,二是增加了可读性 , 三是增加了更深刻的寓意 。
这块石头陪同宝玉降世的时候 , 就叫“通灵宝玉”了,而且是与宝玉同一个名字,寓意石头是贾宝玉的影子 , 他们之间有相同的人间经历,发挥了相互传音传影的作用 。这块通灵玉佩戴在宝玉胸前的时候,也就成为了宝玉的代名词,是宝玉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录像机,把宝玉的人生经历给真实地记录下来了,这就是这本书自传体性质的前因后果 。
所以说,书中贾宝玉就是作者曹雪芹的形象 , 石头的经历也就是贾宝玉的经历 。再结合书中批语中频频称作者为“石头”“石头写书”的情况,和前面分析的曹雪芹就是曹颙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石头=贾宝玉=曹雪芹=曹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