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的意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大家都极为熟悉的《木兰诗》中的名句之一 。这两句诗虽然流畅生动,脍炙人口,但字面上却如大白话一般通俗易懂 。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就笔者所见,包括人教版教材在内的很多选本均未对其作注 。至于对这两句诗的解释和翻译,包括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在内的很多资料倒是多有涉及,但大同小异,都经不起推敲 。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的意思

文章插图
如《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研读?整体把握”中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 , 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征战多年 , 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在“练习说明?参考答案”中云:“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又在“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中云:“打了‘十年’,经历了上百回战斗,不少将士都牺牲了,从侧面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
在一些教辅资料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如《中学教材全解》(薛金星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在课文翻译中云:“将士们多年来身经百战,有的牺牲了,有的转战数载胜利归来 。”并加“句解”云:“概述战争旷日持久 , 战斗激烈悲壮 。”又在有关练习的答案中云:“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
这些解读有一点值得肯定 , 就是都能从互文修辞的角度看待全句 , 将这两句诗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理解,避免了孤立理解所造成的荒谬(“将军”都战死了,“壮士”却归来了) 。但是,这种解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未与主人公木兰本人产生关联,偏离主题,有跑题现象;不能与下文紧接着写“(木兰)归来见天子”等句的内容进行衔接,使上下文之间产生脱节 。原文整体上本来是气韵流畅、节奏紧凑的,各部分之间本来也是联系紧密、衔接自然的 , 连贯性极强;而如果按照上述资料对这两句诗的解读法,则显然会破坏文中的气韵和节奏,消除其中的联系和衔接 。
其次,未能体现诗中蕴含的豪壮的气势和昂扬的基调 , 未能体现诗中饱含的浴血奋战拼死杀敌的顽强意志,更未能体现诗中暗含的最终击败强敌大获全胜的辉煌战局;相反,却分明体现出悲伤的情调和低落的意绪 , 即只体现了“死”,没有体现出“壮” 。其结果,让人产生这种感觉:军队似乎被打散了,将士们成了一盘散沙 , 各自为战,甚至单打独斗,最后只有部分人侥幸获胜归来 。
再次 , 未能说明归来的人当中就有木兰,即未能说明“归来见天子”者就是木兰 。所以,如果将下文的主角认定为木兰,就显得突兀 , 也缺乏依据 。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的意思

文章插图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换言之,如何恰当解读这两句诗呢?这就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
一是正确认识该句叙述的角度问题 。要从木兰个人的角度而不是从战争的角度来解读,将其中的“将军”和“壮士”都视为木兰的代称 。也就是说,要将这两句诗仍然看作是写木兰本人行为的 , 而不是写什么战争状况的 。将“壮士”视为木兰,人们应该容易接受,因为下文紧接着是“归来见天子” , 显然是说木兰的,那么此处“壮士十年归”显然就是指木兰了 。这一点无需赘言;而将“将军”视为木兰,大家可能不容易接受,就需要说明一番了 。其实 , 下文对此已经有所照应 。下文云:“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 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策勋十二转”,屡建战功,不断升职 , 直到勋级达到更高,因而升至“将军”,是非常自然而正常的 。木兰如果不是因为功勋卓著而官至“将军”,是绝对没有资格被皇帝在“明堂”上接见的,更没有资格将被直接授予“尚书郎”这种朝廷高官的 。称木兰为“将军” , 是从其身份,即其已经达到的军中职位的角度而言的;而称木兰为“壮士”,则是从其气质 , 即其在军中展现出的精神风貌而言的 。“将军”和“壮士”在这里构成互指关系,即“将军”也是“壮士”,“壮士”也是“将军” 。两种称呼之间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而且相互补充 。正因为木兰具有如此身份和气质,所以才会被天子亲自接见并授予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