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总结体会_Java课程总结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中以学习Java将近4个月了 , 在这几个月的学习中我从一开始的迷茫懵逼 , 到现在的懵逼迷茫中 , 写下了这篇这个学期课程的Java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 , 我认为作为一个该开始学习Java的小白 , 在开始学习之前无论你有多大的热情与信心 , 都会在之后的学习中被程序啪啪打脸 , 让你无限的迷茫与懵逼 。于是呢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会 ”不抛弃 , 不放弃“ , 只要能坚定的去做你会发现 , 你的努力或给你带来回报 , 虽然很多时候你努力后得到的成果并不理想 。其次就是多练多打 , 量的积累一定会引起质的变化 。还记得我编写的第一个经典程序“hello Word” 。从那时起我已开始走进Java的世界 。当时自己不是很理解为什么main方法一定要这样来定义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能不能不这样写?问了学长们 , 他们告诉我的答案是就是这样的“java本身要求就是这样子的” , 但我自己不甘心 , 就进行了下面的好多操作:把main改个名字运行一下 , 看看报什么错误 , 然后根据出错信息进行分析;把main的public取掉 , 在试试看 , 报什么错误;static去掉还能不能运行;不知道main方法是否一定要传一个String[]数组的 , 把String[]改掉 , 改成int[] , 或者String试试看;不知道是否必须写args参数名称的 , 也可以把args改成别的名字 , 看看运行结果如何 。结果把Hello World程序反复改了七八次 , 不断运行 , 分析运行结果 , 最后就彻底明白为什么了main方法是这样定义的了 。由此我慢慢感受到了Java的魅力 , 对其更多了一份敬畏 。
对 Java 语言来说 , 万物皆对象 。把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抽象地体现在编程世界中 , 一个对象代表了某个具体的操作 。一个个对象最终组成了完整的程序设计 。最开始三周的Java学习 , 我逐渐慢慢进入了Java这个缤纷绚烂的世界 , 学习这门语言的语法 , 规则 , 体会感悟其魅力所在 。Java 的基本封装单位是类 。Java 提供了私有和公有的访问模式 , 类的公有接口代表外部的用户应该知道或可以知道的每件东西 , 私有的方法数据只能通过该类的成员代码来访问 。从一位架构师老师那学到 , 他将Java的封装概括为一句话:封装是将对象的 属性 (名词) 和 行为 (动词) 封装成一个类 。最开始的三次PTA作业亦是逐步将我们带到面向对象设计的这条道路中 , 面向对象开发模式更有利于我们开拓思维 , 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便于程序的划分 , 方便程序员分工合作 , 提高开发效率 。这三次作业给我印象最深的那便是复用性了 。抽象、继承、封装 和 多态 四大特点都围绕这个核心 。
再之后三周的学习让我真正意义上迈进了Java的大门 , 这三周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设计 , 能够熟悉类图 。一步一步逐渐完善自己设计 , 这是个艰辛但成果很愉悦的过程 。还有就是编程思维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 掌握了一些基础题目的编程思想 。了解了开闭原则 , 及继承和多态的使用 , 对面向对象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在写PTA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代码的可读性十分差 , 条理性还不够清晰 , 我应该注重代码书写习惯 。
随着学习的深入 , 渐渐学习到异常处理、输入输出流 , 对面向课程设计这门课程的认知也更为多一分 , 也越来越喜欢上这门课程 。因为学习Java之前没有C++的经验 , 只有C语言的经验 , 花了很长时间 , 才彻底把这些概念都搞清楚 , 把老师课程的例子反复的揣摩 , 修改 , 尝试 , 把那几章内容反复的看过来 , 看过去 , 看了很多遍 , 才彻底领悟了 。
蔡老师一直秉承着认真教学 , 先学再教 , 让学生先通过作业了解课程大纲 , 再在课程中教授主要知识 。以此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 使编写代码这样枯燥的工作变得更加有趣 , 自己也能比学其他课程时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每周测验使得我们在每周都能对上一周的自主学习内容做到更好地巩固 , 是检验上周自主学习效果的良好措施 , 可能刚开始会很不习惯 , 觉得每周都实验会使得有时没有时间学习其他课程 , 但过了几个周会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 , 也督促自己学习更加高效 , 能够合理分配时间 , 在顾好其他工作、课程的同时 , 也能够认真准备每一次PTA测试 。另外PTA分数排行榜能够使我们清楚的发现自己的学习效果与其他人相比是高是低 , 对自己要求的高低也可能造成不同的想法 , 虽然可能很多地方还和别人有很多差距 , 但能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