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三 )


五、把理想传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首先,我着意让学生从一入学就能体会到我校的优良传统 。记得有一年所带的毕业班,我事先找了几名“班委”学生,让他们把第一周的值日任务承担下来 。他们答应了,也完成得非常出色 。其它同学感到很惊讶:老师没有安排值日,每天教室却干干净净的,这帮“班委”真令人佩服 。这件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这时利用时机,在班会上专题开展讨论:几名班委能够主动把班级卫生搞好,他们给我们服务,你们自己是什么感觉呢?人为我服务,我怎么办?学生纷纷表示,一定要做到人为我服务,我必为人服务 。班级集体荣誉感自然增强了 。
其次,我注意在大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我都利用这些机会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提出奋斗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理想,去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 。为此我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份自己应尽的工作,每次都取得很理想的成绩和荣誉 。我所带过的班级有四次校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在学校广播操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学校艺术节、演讲比赛等也每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就这样,通过一件件看似平常的小事,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 。在值日、大扫除和其他一些活动中,我很少去亲自布置和检查,但他们总是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这一切靠的就是业已形成的集体荣誉感 。
六、把榜样树给学生,身教胜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于他的人格 。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我,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
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公正,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 。我从未因亲疏远近而特别照顾谁或歧视谁 。比如,多年来,我一直以身高而不是以考试分数来确定座位,对于确有困难,需要照顾的,也不管他是谁,都网开一面 。仅从这一点上,我就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拥护 。
班主任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不会把班级带好的,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总是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答疑解难,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的业余辅导员,学生有什么困难,总是帮助解决,有时觉得很累,但我让学生看到了“人是靠精神活着的”,只要学生有成就,永无遗憾 。
当然,要想成为一位让学生佩服、信任,甚至崇拜的班主任,就一定要在所教学科上,真正能给学生以启迪 。不然的话,一切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愿在这方面继续努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业方面的导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根据这一观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 。当我们的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创新意识已经苏醒,一旦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新思维的火把就被点燃,接着就是创新的熊熊火焰,但是新世纪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老师,因此,新世纪的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具有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
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精选篇3
不知不觉,我来到砀山县官庄坝镇岳庄坝村担任大学生村干这个岗位已经快四个月了 。在这几个月的日子里,我在村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慢慢适应了农村的生活,并学会了如何去当好大学生村干 。现把它们分享一下 。
突破“思想关” 。放下架子,摆正姿态 。受过高等教育,经过城市熏陶的我们刚来到农村,环境的落差容易唤起我们心中的自大 。既然来到了农村,必须放下自己大学生的光环,摒弃自己比村民高一头的思想 。把自己和他们放在一个平台上,做到心平气和,和蔼可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心里接受和承认自己的工作,才可以做好大学生村干工作 。
突破“语言关” 。入乡随俗,融入民情 。农村是一个大的集体,村民生活和城市里的楼居邻居生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想要融入农村,语言是一个关键点 。刚刚到村任职,人生地不熟,不能用农民的语言和农民交流,容易与群众产生隔阂 。果断放弃我们已经习惯的普通话,在农村就要说“土话” 。用群众语言与群众沟通,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 。这样村民才会把你当成自家人,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