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背诵方法 按写作顺序背诵

背诵,这是读书的时候不能少的,很多人都是比较关注的,这个文言文背诵方法是怎样的?

文言文背诵方法 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插图
一、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
二、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 。
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 。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
三、整分联背诵法
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
文言文背诵方法 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插图
四、尝试回忆背诵法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 。
文言文虚词记忆技巧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d、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
1、用作第三人称
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
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5、指示代词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
1、作为介词
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策之不以其道 。
③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