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乞儿历史原型背景 武状元苏乞儿背后不知道的事( 二 )


苏灿父亲是个但凡儿子还心怀斗志,干什么都敲锣打鼓支持的败家爹 。话说回来,以「苏察哈尔氏」的家世背景,「广州将军」能把苏灿教成电影前半部分那德性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
武将出身,大字不识从来就不是问题 。何况苏灿把武功练得挺好,跟僧格林参打架瞬间秒杀,可见家学传承没丢 。作为地方实权派二代,挥霍无度不算事儿 。
何况苏灿人品不错,甚至还挺有同理心知道尊重底层,既不欺男霸女也不鱼肉百姓,怡红院里广结善缘到连乞丐都包吃包住包嫖赌的地步 。

苏乞儿历史原型背景 武状元苏乞儿背后不知道的事

文章插图
「穷文富武」,练武对家世和经济条件的要求其实比习文要苛刻得多 。整体来说,苏灿技能点过硬,人品不错,算是祖上积德养出的大好男儿 。宝贝儿子说要考状元,不管是为了什么都应该无条件支持 。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武则天时期,兴盛于明清,尤其是清代 。清朝的武举和文举基本一样,分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分别三场,其中两场(外场)考步射及技勇,一场(内场)考文 。
满清本身是游牧民族,骑射一直被统治者看作立国之本,武举对文化考核其实不像宋明那么注重 。最初内场考的是策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 。
后来发现让这帮五大三粗的旗人子弟舞文弄墨挺为难,于是不断改革,到嘉庆年间缩水成了默写武经,通常就100字左右 。
电影里,皇帝钦点武状元的时候,苏灿被赵无极举报舞弊 。皇帝其实有心遮掩,对苏灿的复试只要求他写出名字 。谁晓得苏灿还是翻了车 。
清末科举舞弊案
苏乞儿历史原型背景 武状元苏乞儿背后不知道的事

文章插图
苏灿老爹买通主考弄出试卷,请人代笔答题,到考试现场再替换试卷的操作,其实也算是清末科举舞弊案的日常 。
按照电影所在的历史时段,最出名的科场案要数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 。
1858年10月,御史孟传金举报本科乡试存在舞弊问题,请求立案审查 。
经举报,参加乡试的满人平龄为京剧演员,除了唱戏一无所长 。按清律,伶人不能应考,平龄却在乡试中高居第七名 。咸丰帝也觉得蹊跷,安排载垣、端华等人会审此案 。
这一查就查出了涉嫌舞弊试卷数十份,其中一位考生罗鸿祀,试卷文理不通,700字的文章就写出300多个错别字,居然也成功中榜 。
咸丰帝怒不可遏,决定亲自复审,还给了罗鸿祀一个机会到南书房重考,结果大哥不负众望,又交了一份草包笑料 。
经查实,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军机大臣、大学士柏葰和阅卷的同考官浦安收受贿赂舞弊 。
咸丰帝念及柏葰两朝元老,又贵为文渊阁大学士,想要从轻发落 。
结果被后来的顾命八大臣之一,当年的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肃顺大做文章,强调科举乃「取士大典,关系至重,亟宜执法,以惩积习」,柏葰被斩立决 。
沸腾一时的戊午科场案,历时10个月,查处官员90余人,柏葰也成为史上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 。
文举尚且如此,武举中的舞弊就更不算个事 。僧格林参作为总监考,为了给侄子博达尔多撑腰,又是吹黑哨又是用暗器,谁也不能奈何 。
而后博达尔多中毒身亡,候补的苏灿要不是连名字都不会写,搞得皇帝面子无光,内场舞弊这种小节,估计还真能被咸丰帝直接翻篇过去 。
苏乞儿历史原型背景 武状元苏乞儿背后不知道的事

文章插图
清朝末年内外交困,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 。电影结尾,皇帝与苏乞儿的一段对话,可算意味深长 。
皇帝说:「你们丐帮几千万人,一天不解散,我怎么心安?」
苏灿:「丐帮有多少人不是我决定的,是你决定的 。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当乞丐!」
这段对话实在太诛心了 。
按照历史上那个阶段咸丰帝的境况,换作是我,我肯定摆不出那幅连连称是的满意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