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

一滴氯化钠(NaCl)溶液滴在热的表面上,随着水分蒸发,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个问题估计上过科学课的小学生都能回答——液滴会逐渐达到饱和,随后NaCl晶体逐渐析出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似乎再平凡不过,但是,新的科学发现有时就隐藏在这些“平凡”之中 。近日,几位荷兰的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就在这个简单的过程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有趣细节——氯化钠,长出“腿”了 [1] 。

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

文章插图
“长腿”的氯化钠 。图片来源:J. Phys. Chem. Lett. [1]
在聊一聊背后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观察实验 。液滴蒸发过程发生在一个硅烷化的疏水基底上,其接触角为110±4 °,温度控制在70±2 °C 。在蒸发的第一阶段,NaCl溶液饱和,在液-气界面开始形成细小的微晶,并倾向于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最小化 。随着蒸发的继续,微晶逐渐长大,开始形成一个晶体网络,覆盖在液滴表面,随后才在剩余溶液的内部继续生长 。当大部分水分蒸发后,剩余溶液在晶体和基底之间,析出新的微晶,并将整个晶体抬高,直到水分完全蒸发 。这就是NaCl“长腿”的全过程,在晶体析出的最后一刻,NaCl仿佛基底上“站”了起来 。
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

文章插图
【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
NaCl液滴在疏水表面蒸发的观察实验 。图片来源:J. Phys. Chem. Lett. [1]
可见,液滴蒸发的最后时刻,是NaCl“长腿”的关键 。研究者给出了这样的机理推测,氯化钠晶体倾向于尖角朝下,以减小其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这一特点在蒸发初期影响不大 。但当水分剩余不多时,空气进入液-固界面,在大晶体周围的薄液膜形成了“毛细微桥” 。而新的晶体在这层薄液膜内继续析出,并将之前析出的晶体网络整体抬高 。
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

文章插图
NaCl“长腿”机理示意图 。图片来源:J. Phys. Chem. Lett. [1]
研究者以晶体和衬底之间的高度差(Δh),作为从上升开始到结晶结束的时间函数 。基底温度对NaCl“长腿”过程的影响很大,例如在室温下(20 °C)蒸发,上升速度为0.34 μm/s,而在高温下(120 °C)蒸发,上升速度可达60 μm/s,一分钟可以上升近乎半厘米的高度 。
既然是一篇严谨的科学论文,只有这个程度的解释显然是不够的 。下面,要上公式了 。
众所周知,阿伦尼乌斯方程表明,反应速率常数的对数(lnk),与温度的倒数(1/T)之间呈线性关系(如下),并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详见各种版本的物理化学教材) 。
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

文章插图
其指数形式大家可能更熟悉:
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

文章插图
于是,研究者以lnk~1/T作图,计算出NaCl“长腿”活化能约为40 kJ/mol,这与文献报道的NaCl单晶生长的活化能(~20 kJ/mol)非常相似 [2] 。不同的是,NaCl的“腿”生长于刚刚提到的“毛细微桥”中,这会导致活化能的升高 。
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

文章插图
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NaCl“长腿”活化能 。图片来源:J. Phys. Chem. Lett. [1]
类似地,如果对KCl进行相同的实验,“长腿”活化能约为67 kJ/mol,这与文献中报道的KCl单晶生长所需的活化能(60 kJ/mol)更为接近 [3] 。
氯化钠,怎么就长出“腿”了? 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