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如处子 , 动若脱兔!
佛语云:“静能生智 , 定能入慧” , 身、心、灵和谐共生 , 融为一体 , 才能排除杂念 , 进入禅定境界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万物皆有姻缘际会 。
静如处子 , 动若脱兔 。原是比喻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 , 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
这里同样适应于单个的人 , 身体禅定不动 , 心神却时刻保持机警 , 形容人的机敏和从容 , 对环境的变化的时刻留意 。
哲学上的静与动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运动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属性 , 而静止是一切运动的表现形式 。
“坐地日行三万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现象 , 正如某诡辩学家所说“人一次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
如何做一个“静如处子 , 动若脱兔”之人 , 王阳明是一个最好的典范 , 一方面 , 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正人君子的形象 。
另一方面 , 这个人有一点儿邪气 , 或者说是有一种极其灵巧 , 极其机敏的东西 。
我们想象的儒家圣贤都应该正经危坐 , 整天修身养性 , 遇到危险的时候束手无策 , 不成功则成仁 , 遇到困难的时候大不了就是一死 , 报答皇恩 。
王阳明不是这样的 , 他的哲学标签是知行合一 , 他深懂为官之道 , 时刻保持机警 , 只有在自己该出手的时候出手 。
在生活中常见一些人 , 如半桶水走路般摇摇晃晃 , 将自己的斗升见闻到处宣扬 , 生怕他人不知自己有才有德 , 最后人生不济 , 只会感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
大智若愚 , 常指那些暗藏韬晦之人 , 表面不显山露水 , 内心才高八斗 , 这种人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 扭转事情发展的局面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灭了吕布之后 , 请刘备去饮酒 。酒席间 , 曹操就问刘备天下谁称得上是英雄 。
刘备将孙策、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一一列举 。曹操都说不是 。刘备便问他 ,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 , 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一听大惊 。知道曹操必不能容他 。
于是以截杀袁术为接口向曹操借兵走人了 。曹操一语道出了之后三国时期针锋相对的两个英雄 , 显示出了曹操的洞察力以及颇为自负的豪情壮志 。
也显示出刘备寄居人下的谨慎应变的心态 。
文章插图
做一个机敏的人 , 要有福尔摩斯和柯南般对事物明察秋毫的心态 , 对细节的把握至关重要 , 当我们被眼前的环境和固定的思维所限制 , 我们将无法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
正如英国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里所描述的“通常的犯罪情况是在这许多人中只有一人是有罪的 , 而我面临的问题却是 , 这十三个人中只有一人是无辜的” 。
“机心”对于一些仁波切来说是遁入空门之后所要去除的业障 , 俗世的名利都是驱使人走向痛苦与烦恼的根源 , 正所谓心念一起、震动十方 。
但做一个机敏聪慧之人 , 并不是对他人留有“机心” , 而是要有维系自身生存的法则 , 以及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 正如古语所云:“害人之心不可有 , 防人之心不可无” 。
静中守动 , 动中守静 。根据量子力学思维表明 , 人与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着量子接收和传递的关系 。
同样作为一个人 , 大脑内意识的产生会以量子波的方式进行传递 ,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会对一些特定场景和特定行为产生特定反应的缘由 。
【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意思解释 动如脱兔静如处子是好话吗】
文章插图
在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 , 都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动与静反应的智能模式 , 比如含羞草如何做到在人们面前“害羞”得闭上了自己的叶子 , 这种动理机制在哪里呢 , 莫非它真如人一般具有意识?
- 怎样才能让心静如止水
- 心明如镜心静如水的意思
- 完了考辛斯前十字韧带撕裂,在湖人的处子赛季要报销考神是怎么伤的情况如何
-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色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动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静?
- 有关兔的成语有哪些
- 安静如鸡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梗
- 心静如水的意思是?